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开栏语:当前,我国医疗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以个性化医疗、基因组学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精准医疗正在成为未来医疗的主要形态和目标。
在此背景下,中国网财经医药频道推出“中国好医生——三甲医院科室精英系列访谈”报道,通过专访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的创新成果,以推动国家加大对医学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此为系列报道第三十九期。
中国网财经12月13日讯(记者 张润琪) 结构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心脏的结构发生了问题,是一大类与心脏结构相关的疾病的总称。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冠心病中心副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吴永健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早期结构性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方式需通过开胸手术,对患者损伤比较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则可以用微创手术来解决,不用开刀,不用心脏停跳,甚至不必接触X线,即可完成心脏结构的修补。
结构性心脏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资料显示,结构性心脏病是指任何与心脏、大血管结构异常有关的疾病,其常见病种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瓣膜病(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等);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并发于其它疾病的心脏结构异常(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室壁瘤等)。
“结构性心脏病涵盖不同领域,现阶段关注点是瓣膜性心脏病(VHD)。”吴永健表示,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增加,包括心衰、房颤、老年瓣膜性心脏病等。
“近年来VHD患者分布和诊疗有很大改变”,据吴永健介绍,根据阜外医院牵头的两个课题,
CHINA-DVD研究和CHINA-VHD研究发现,在中国老年病患者中,结构性心脏病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由吴永健牵头组织的十二五国家重大疾病注册登记项目“中国老年瓣膜性心脏病住院患者队列研究”(China-DVD)是我国首个瓣膜性心脏病全国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显示,一半的主动脉瓣疾病是由于瓣膜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吴永健表示,过去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需外科手术治疗,现在随着新技术的产生而改变了常规的治疗模式。比如,经导管的主动脉瓣的干预治疗,包括主动脉瓣、二尖瓣的置换,以及瓣膜的修复。“老年瓣膜性心脏病,存在外科手术的禁忌症,目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即使90岁的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依然可以采取微创的治疗方法,不需要开刀,也无需体外循环,用局麻或镇静麻醉,就可以置换或修复瓣膜。”
TAVR是近年来又一改变心血管领域的重要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心脏病中的主要疾病是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但仅仅过了10年的时间,冠心病跃居成为最常见的心脏病,又在以后的20~30年的时间里,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直到目前为止仍呈增长趋势。”吴永健告诉记者,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将不断增长,如果没有新技术应对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那么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就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所以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未来中国老龄化社会问题,当务之急是要研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吴永健表示,经导管的瓣膜置换和修复,为中国老龄化社会中出现的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提供医疗技术支撑。据了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近年来又一改变心血管领域的重要技术,2010年,阜外医院使用进口瓣膜开展了TAVR手术,该手术无需“开胸”,可以通过导管对主动脉瓣进行置换,为心脏微创手术。
目前该院已经成功完成了600余例TAVR手术,吴永健表示,医院正在筹建TAVR医联体,希望将这一技术进行标准化,科学规范地向全国乃至其它未开展该技术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随着TAVR和MitraClip技术的开展,将大大提高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率,改善老年患者的治疗状况,提高患者生存率。”
不过,吴永健坦承,由于我国TAVR技术开展较晚,同时国内患者群体庞大,目前我国从事TAVR领域技术的人员相对较少,和整个国家该疾病的发展不相匹配。“在未来几年中,中华医学会和各分会以及各学术组织,会加大TAVR技术的推广力度,为未来的中国结构性心脏病治疗培养更多的人才。我们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代,技术推广做的很好;在TAVR时代,技术推广依然能做的很好。”
出场人物:吴永健,在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领域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省部级课题,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专项培育项目、科技部国际协作重大项目子课题。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和协调人,是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行业重大专项“CHINA PEACE”的子课题负责人,是NIH全球项目ISCHEMIA的中方共同负责人,是RESOLUTE DIABETES全国共同负责人。
中国好医生——三甲医院科室精英系列访谈
【第一期】协和医院陈伟:全国30%—50%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
【第二期】宣武医院张毅:未来微创手术将替代开胸手术
【第三期】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北京中医医院正在着力攻克其复发难题
【第四期】银屑病发病率逐年增高 清华长庚赵邑:我国正在研发前沿药物
【第五期】专家:耳鼻喉肿瘤大可不必“谈癌色变” 及时就诊能够治愈
【第六期】乳腺癌居中国女性肿瘤首位 专家:缓解压力或能降低发病率
【第七期】脑起搏器新技术将有望攻克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难题
【第八期】我国自主研发“人工心脏” 或将打破国外垄断局面
【第九期】中国胰腺癌五年生存率不超5% 专家:早诊不及时耽误治疗
【第十期】我国瓣膜疾病构成中 风湿性心脏病占第一位
【第十一期】40位心脏专家汇聚“医生集团”“1+n”模式探索多点执业
【第十二期】中国50%的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和肾病死因源于高血压
【第十三期】李宪伦: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成为中国三大“心病”
【第十四期】中国约200万帕金森患者 张建国:DBS手术是最佳治疗手段
【第十五期】我国骨关节炎患者超1亿 专家:针灸疗法或能替代药物治疗
【第十六期】王少为:百对夫妻中约4、5对存在不同程度“生殖障碍”
【第十七期】皮肤肿瘤成全球最高发恶性肿瘤 专家:早治疗不会危及生命
【第十八期】13家医院成立“脊柱脊髓专家联盟” 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
【第十九期】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长 专家建议加强早查早治
【第二十期】老年痴呆治疗难题或将破解 301医院探索“脑起搏器”疗法
【第二十一期】歪脖子等“肌张力障碍”疾病或能治愈 DBS治疗术临床推广
【第二十二期】康复医疗需求递增 专家:提前介入或能帮病人较快恢复正常
【第二十三期】我国每年30万乳腺癌新增病例 大部分患者还采取改良根治法
【第二十四期】阜外医院舒畅:血管上的“炸弹”—— 主动脉夹层
【第二十五期】冠心病不再是“老年病” 白领等成为高发人群
【第二十六期】2050年每3人中有1个老年人 专家提倡“团队模式”全面管理
【第二十七期】中国有2亿多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 专家已开始研究临床特点
【第二十八期】北京中医院刘红旭:中医介入治疗技术与西医达到同步水平
【第二十九期】90%以上癫痫患者可以治愈 其中60%—70%可通过药物控制
【第三十期】精神疾病能治好吗? 北医六院马弘:临床治愈肯定可以
【第三十一期】瑞金医院王继光:只有15%高血压患者把血压降到目标水平
【第三十二期】朝阳医院郭树彬:慢性疼痛不及时治疗或引发严重并发症
【第三十三期】北大肿瘤医院邸立军:乳腺癌早期患者90%都能治愈
【第三十四期】只有颈椎导致眩晕? 中日医院李石良:眩晕问题非常复杂
【第三十五期】宣武医院支修益:早期肺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第三十六期】天坛医院王群:中国癫痫患者占世界1/5 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高发群体
【第三十七期】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 安贞医院董建增:重视院前环节或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第三十八期】北大肿瘤医院步召德:绝大多数早期胃癌没有症状 “早筛“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根本途径
版权声明: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探访白鹤滩水电站
美丽的江苏盐城滨海湿地
秋收正当时
光伏试点项目吸热塔
2022年全国两会
聚焦“中国力量”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即将召开
2021年3·15消费曝光台
中医名医汇 解读中医本源
中小银行普惠金融之道
对话金融科技二十人
聚焦商业银行2023年半年报
金融护航六稳六保 构建双循环
银行业分支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巡礼
银行业助力新市民美好生活
第一届区块链创新高峰论坛
银行业“碳”路绿色金融
走进银行理财子公司
银行业谱写2023年乡村振兴新篇章
第三届中国医养保险高峰论坛
区块链大航海时代行业峰会
中国政府网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民政部人社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 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卫健委人民银行审计署国资委统计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 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中国经济周刊新华财经人民财经CCTV经济中国经济网环球财经 新浪财经腾讯财经凤凰财经网易财经和讯国际在线金融界网站每日经济新闻汽车投诉平台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2081166
传真:0086-10-82081900
邮箱:finance@china.org.cn
中国财经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