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对话金融科技二十人

近年来,金融科技热度不断攀升。金融科技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金融业发展变革的关键驱动力。抓住金融科技带来的发展机遇,抵御融合引发的新兴风险,是行业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网财经重磅推出《对话金融科技 20 人》系列访谈栏目,邀请金融科技企业家进行对话采访。通过对业内优秀企业的观察,窥见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风向。

对话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科技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公益

井贤栋,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担任过阿里巴巴多个高级管理职务。2016年10月,出任蚂蚁金服首席执行官 。2018年4月起,担任蚂蚁金服董事长并兼任首席执行官 。现任蚂蚁金服董事长,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合伙人。

撰文|杨畅


近日,蚂蚁森林上线了最"难"喝的果汁"MA沙棘",首批沙棘汁10万箱,上线两个小时就官宣售空。


为何"难"喝的沙棘汁能秒售罄?上线三年,蚂蚁森林到底做了哪些事?获得了哪些成绩?与其他公益扶贫相比到底有何创新?蚂蚁金服的发展愿景是怎样的?蚂蚁森林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带着这些疑问,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了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


蚂蚁金服共同发展愿景:以科技让社会变得更好


井贤栋说:"科技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公益。"


谈及蚂蚁森林,井贤栋面露喜悦,他谈到:"我们用平台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公益。蚂蚁森林是蚂蚁金服实现愿景的一个探索路径。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利用技术的力量,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一起保护生态,继续探索'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扶贫脱困'方面的工作。"


那么,以上提到的蚂蚁金服共同的发展愿景是什么?


井贤栋表示:"蚂蚁森林和支付宝、余额宝、相互宝、花呗、网商银行,虽然是不同产品和服务,是从不同的切入点切入,但都秉持着同一个愿景——以科技让社会变得更好。我们改变金融服务的目的是为提升整个社会的福祉,为每个人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让每个小微企业获得更好发展,创造更多就业。"


他谈到,蚂蚁金服用科技不断探索新金融服务,让金融更加温暖,更有包容性,更加透明和安全,更加可持续。而蚂蚁森林是这个理念下的项目和产品。


据了解,2017年12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成立"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将脱贫工作上升为集团战略,组建起一套组织保障体系,用"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全面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去。在"可持续、可参与、可借鉴"的理念指导下,阿里巴巴在教育脱贫、健康脱贫、女性脱贫、生态脱贫和电商脱贫等方向进行探索。


其中,支付宝公益聚焦在"生态脱贫"和"女性脱贫"两大方向集中发力,该领域产品蚂蚁森林经过三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见的成果。


小果子是一个大生态 小果子是一个大生意


拿出资金去捐一片森林,捐一个村子,是较为常见的做法,对生态和扶贫是有推动意义的。


但有没有一种模式,能将"生态"和"扶贫"结合起来,并"可持续化"呢?


答案是肯定的。


井贤栋对中国网财经记者介绍道:"MA沙棘脱贫模式是蚂蚁森林项目的典型案例。沙棘果价值非常高。小果子是一个大生态,小果子是一个大生意。"


他谈到:"蚂蚁金服找到的是一种生态模式,用科学的方法,让所有人能参与的方式,找到修复当地生态的一种植物。我们在恢复生态的同时,找到一套机制,能够提升当地的经济收入,靠山吃山需要一套新玩法。将生态与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我想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蚂蚁金服的团队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沙棘专家蓝登明做过详细的研究和沟通,沙棘是个"宝藏"。


沙棘具有强大的生态价值。研究表明,沙棘生长的区域可减少地表水土流失75%,减少风蚀85%,而治理水土流失对山地丘陵地区的群众生计至关重要。此外,沙棘是地道的"中国原生植物"——全球沙棘80%分布在中国12个省(区),尤其在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分布很广,这些省份也恰好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沙棘具有经济价值。沙棘的果实富含维生素C,被誉为"维C之王"。沙棘的果汁、果油都可用于生产加工高端食品和保健品。一亩沙棘地的产值高达千元,贫困地区的农民采收沙棘的劳务收入,比种地高出5倍以上。


开篇为何说沙棘"难"喝?


答案在这里。沙棘有几大"难":难采摘、难储运、难制作、难推广。生长在恶劣环境下的沙棘,多枝刺,果实脆弱易碎,要当地老乡在冬季凌晨3-6点采摘"冻果",再进行加工才能做成沙棘汁。


那为何10万箱MA沙棘一经上架两小时就售罄?


因为蚂蚁金服是宝藏沙棘的伯乐,以平台和电商科技的力量调动了5亿用户的关注,促进这个"冷门水果"的推广和销售,将沙棘汁打造成为"爆品"。调动起当地村民踊跃种植沙棘的热情,让沙棘带来的生态价值和扶贫价值"可持续"起来。


井贤栋表示:"我在清水河见到当地的村民,那一张张笑脸背后,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我希望大家能继续多多参与使用蚂蚁森林,我们一起为中国绿色生态脱贫的事业努力。"


蚂蚁森林 "年终奖"已发至5亿人


蚂蚁森林订阅号近日给所有用户发了一则推送"你收到一份年终奖"。


在5亿用户的参与和推动下,蚂蚁金服获得了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FCC)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颁发的"联合国灯塔奖"。这是世界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最高奖项,用来奖励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示范意义、值得推广复制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典型案例。


井贤栋表示:"其实9月底,联合国也曾给到我们一个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上次在领奖的时候,我说这个奖是我们代所有用户领的奖,不是我们的奖,这个奖属于每一个蚂蚁森林的用户。我们所有支付宝的用户、蚂蚁森林的用户,在用每天的行为践行着保护环境的作用和使命。"


关于中国网财经记者提问的当前蚂蚁金服的整体运营情况,井贤栋分享了几项数据:截至目前,蚂蚁森林已经成功带动超过5亿人的热情,用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在内蒙古、甘肃、青海、山西、四川、云南种植和养护真树1.22亿棵,种植总面积超过168万亩。累计碳减排792万吨,同时守护着公益保护地18万亩,累计创造超过40万人次的绿色就业岗位,实现劳务收入超过6059万元。


他补充道:"蚂蚁森林的第一棵树就是种植在内蒙古的阿拉善,首个经济树种"沙棘"于2018年11月19日上线,目前已造福内蒙古清水河县、山西平顺县、四川小金县三地。就沙棘这个单个的树种,2020年我们还会在清水河再种2万亩沙棘林。"


最后,井贤栋总结道:"正是因为蚂蚁用户的点滴行动,推动着更多的像清水河的沙棘林和MA沙棘这样的故事涌现,这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巨大的机遇。也许蚂蚁金服有一天会消失,但蚂蚁森林不会消失,这是我们给这个世界留下的美好。希望蚂蚁森林得到更多用户的关注和参与,给这个世界更多美好的改变。


展开

收起

对话360金融CEO吴海生:保守估计公司仍有20倍空间待挖掘

吴海生是北京大学硕士,360金融创始人,现为360金融CEO。吴海生在互联网产品方面拥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曾任百度地图、360导航、360影视、360手机浏览器等产品负责人。

撰文|杨畅


吴海生,是360金融联合创始人,也是360集团金融业务板块得以开启的关键人物。


2015年3月16日,吴海生在深圳给周鸿祎看了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周鸿祎很感兴趣,俩人一直谈到半夜两点,最终拍板让吴海生单独出来做金融。次日,周鸿祎又在公司内开了战略协调会,确定了内部孵化做360金融的事。


2016年7月,360金融正式成立,同年9月,首款产品360借条上线。2018年9月,360分期、360小微贷上线。2018年12月,360金融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QFIN",成为互联网巨头系赴美上市第一股。2019年9月, 360金融披露半年报时宣布,CEO徐军由于个人和家庭原因辞职,360金融总裁和联合创始人吴海生被任命为CEO。


吴海生对金融科技行业对公司本身的发展前景持何种看法?对360金融有哪些期待?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为何?本次对话围绕以上几个问题展开。


蓝图:市场至少还能扩大20倍


面对宏观环境变化,吴海生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抓住机会。他谈到:"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监管通过有弹性而非一刀切的政策,鼓励行业合规发展。在此背景下,行业未来将呈现三分天下格局,持牌机构、互联网巨头系企业与独立平台各自优劣势明显。而作为互联网系金融科技平台,我们在牌照获取、获客、大数据风控、资金等方面,都建立了结构化优势,加之自身天然的流量变现能力,可以更好地以不同业务形态匹配市场变化。"


此外,吴海生对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十分看好。 吴海生认为:"一时的市场动荡并不足以影响行业长期发展的大趋势。无论从市场总规模还是市场渗透率的角度,金融科技行业和互联网巨头系平台面临的天花板都还很遥远。保守估计,360金融未来仍有二十倍市场空间待挖掘。"


他表示:"从360金融目标人群角度看,目前中国有7.46亿张信用卡,人均持有0.53张,持卡人群3.5亿人。与此同时,付息人群比例大概在60%左右,据此测算,付息使用信用卡人数近2亿。而在360金融1591万在贷用户中,持卡用户占比为70%。如果将付息使用信用卡人群作为金融科技未来用户规模,这意味着金融科技市场客观容量巨大,360金融有很大市场空间待挖掘。"


方向:确定"科技转型"目标


扩大市场必然要提升公司能力。吴海生认为:"2019年,对于中国金融科技行业而言,是强监管、扶优限劣的一年。360金融密切关注和主动实施最新的监管合规要求,确定了科技转型的目标,并沿这一道路稳步向前推进。"


为配合科技转型战略,公司在科技业务上持续发力,除常规科技投入外,360金融2019年四季度引入原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蚂蚁金融人工智能资深算法专家张家兴博士任首席科学家,全面推进数据AI中台的搭建。


科学家就位后,360金融开始全力打造崭新的数据智能平台矩阵,全方位推动数据和AI在业务中的深度渗透,针对获客、用户经营、风控等业务关键节点,建构了金融智能全链路。


吴海生谈到:"随着科技转型的推进,科技服务促成的交易额稳步上升,占放款额总量由2019年初的0.8%跃升至2019年底的22%。"


心态:承上启下推进公司战略升级


专访近尾声,谈及接任CEO时的情景,吴海生较坦然:"接任CEO 时,公司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因行业整体环境面临诸多挑战。"


他介绍道,一方面,通过3年多的发展,团队心怀创业初心、拥抱变化、敢打硬仗,不断创新,脚踏实地趟出了一条属于360金融自己的路。具体来看,公司成为互联网系Fintech第一股,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同时也在实战中建立了卓越的业务及科技应用能力。


如上所言,360金融2016年成立, 2019年赴美IPO,短短三年已完成上市。二季度财报显示, 360金融闯入亿级用户俱乐部,当时累计注册人数达1.09亿,授信用户数量1923万人,累计借款人达1254万人。


吴海生还谈到,在成就的另一面,是监管趋严,行业中多数平台面临转型和技术压力。此时,360金融需要提高自己精细化的经营能力和安全的运营能力,加快推进公司的战略升级。


展开

收起

对话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叶望春:做最懂金融的科技企业

叶望春在金融及银行领域拥有逾40年的从业经验,2007年3月加入平安集团,曾任平安银行总行副行长,于2015年底至今任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

撰文|杨畅


叶望春,是一名兼具传统金融机构和新金融从业经验的金融老将。他的经历与金融壹账通在风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金融壹账通,亦是在汇集了平安集团传统金融经验基础上,扬帆起航,不断在金融科技领域里开拓进取。


叶望春在金融及银行领域拥有逾40年的从业经验,2007年3月加入平安集团,曾任平安银行总行副行长,于2015年底至今任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


众所周知,注册于2015年12月的金融壹账通,成立4年便完成上市。自带光环的金融科技独角兽"金融壹账通"当前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上市后的计划为何?在服务金融机构上有何特别之处?作为一家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当前势头正劲的"新基建"上有哪些成果?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了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


心态:上市只是新起点


提及金融壹账通仅4年就完成上市,叶望春除了喜悦,表现出更多的是责任,他谈到:"上市不是终点,而是快速发展的新起点。"


从战略计划上看,叶望春提到金融壹账通的成长将经历四个阶段"平台孵化期、平台获客期、分润增长期、利润增长期"。


平台孵化指,2008年平安集团在金融科技领域开始大量投资,金融壹账通从中孵化,并在2015年开始独立成一家公司;平台获客期,是快速获客扩张规模;分润增长期是指,更多的客户开始使用我们的产品,且不断提升产品使用率;利润增长期是指,随着公司平台和模块化设计的产品广泛运用,达到规模效应,并带来高增长的利润。


叶望春表示:"我们正处于发展的第二阶阶段,准备迈入第三阶段。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世界领先的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科技云服务平台。"


具体来看,金融壹账通现处于"获客-深化-融合"的第二阶段,重点在于通过产品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用户粘性,提升客户价值。值得关注的是,金融壹账通目前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规模效益日渐凸显。财报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在一季度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金融壹账通仍逆势拿出了收入同比增长29.6%的好成绩,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50.4%,高于整体增幅。同时,公司运营类产品收入同比上升148%,收入占比从15%上升至28%。产品数量和种类也更为丰富,拥有50多种产品13大解决方案。


定位:最懂金融的科技企业


关于企业的战略定位,叶望春提到:"金融壹账通是平安集团孵化的独角兽企业,是平安集团对外统一输出金融科技的平台,是最懂金融的科技企业。"


叶望春认为,金融科技企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金融机构解决问题。作为一家金融科技企业,必须对与金融行业中各个环节遇到的情况、发生的问题充分了解,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只有积累了更多行业的经验,才能服务好金融机构。


叶望春谈到:"金融壹账通背后有平安集团的支持,平安集团不仅仅有银行,还有保险、资管公司、证券公司等。假设银行方面有业务问题,首先我们团队就有很多平安银行来的专家可以解决,如果他们也不懂,我就立刻可以找到平安银行的专家去进行咨询,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找到最精通这块业务的人,就可以解决掉这些问题,即使客户问的非常细。这种集团平台给予的业务知识积累,是其他的科技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也是其他机构很难实现的。"


叶望春还提出,了解客户需求基础上,要加快产品的研发,让数字化帮助客户快速提效,让金融机构能够看得到数字化的好处,更加坚定的推进数字化转型。金融产品离不开底层技术的积累,只有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品问题,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底层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企业的价值。


此外,叶望春特别强调:"平安的文化理念是'专业创造价值',其在'金融+科技'战略上的眼光和布局,给予科技转型强大的支持。金融壹账通非常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为这些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为大家提供施展才华创造价值的机会。"


据公开信息,平安已设立8大研究院,57个实验室,拥有近11万名科级业务从业人员、3.5万名研发人员、2600名科学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


聚焦:以"数字化"提质"新基建"


谈到金融壹账通当前业务发展的亮点,叶望春特别介绍了该公司在"新基建"上的布局与建树。


他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首次被提出是在2018年12月,强调加快发展'5G商用步伐、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聚焦'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这次疫情让发展新基建上升到一个更新的高度。目前已有不少政府公共平台、金融机构等开启科技转型,以数字化提质新基建。金融壹账通在中国平安过往30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经验,很早就开始布局新基建业务。"


叶望春认为,金融壹账通在提质"新基建"的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金融壹账通在金融行业打造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实力,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球专利申请累计3710项,其中境外专利申请765项。


专业的项目实施能力。金融壹账通拥有逾2000多人的专业开发团队,具有丰富的政府、海关、监管项目的实施经验,能够确保高时效建设、高质量交付、高标准运营。


丰富的生态构建能力。金融壹账通曾作为香港金管局贸易联动平台、天津海关区块链网络、广东金融局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等技术服务提供商,后续还将协助广东省广泛链接海关、香港澳门和一带一路的贸融平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构建跨境金融贸易的"空中走廊"。


叶望春谈到:"金融壹账通在新基建方面的建设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接下来的项目会越来越多。今年4月初,数字广西集团与金融壹账通共同组建的金融开放门户(广西)跨境金融数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将作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资金、物流、信息流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端到端的跨境贸易、金融和企业服务平台,让公共资源更好地服务两地的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助推广西—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


展开

收起

对话马上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致力成为最被信赖的金融服务商

赵国庆, 2015年创办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马上金融"),马上金融的创始人兼CEO。曾任京东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 拥有南开大学学士学位、天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持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EMBA学位。

撰文|杨畅


赵国庆, 2015年创办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马上金融"),马上金融的创始人兼CEO。曾任京东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 拥有南开大学学士学位、天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持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EMBA学位。


赵国庆提到,创业精神是马上金融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核与精髓,是贯穿企业发展历程的精神动力,马上金融致力于成为一家国民企业,成为最被信赖的金融服务商。


而今,马上金融走过了五年岁月,完成了从0到1再到业绩名列头部的跨越。公司成立次年便实现盈利,近几年业绩稳居行业头部。


马上金融当前处于何种发展阶段?是怎样的发展内核能让一家公司拥有如此的"爆发力和成长速度"?该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何特别之处?带着这些疑问,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了马上消费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


"五年马上":已进入高质量、可持续、稳健的发展阶段


据了解,经过三轮增资,马上金融注册资本达40亿元,连续四年实现盈利。截止目前,累计发放贷款额超过4000亿,合作金融机构200+,覆盖全流程全场景合作商户100万,注册用户突破1亿,截止2019年末累计纳税25.03亿元。


"今年对于马上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既是公司成立五周年,也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的一年。但是通过多年来积累的自主研发能力,实现'云呼叫中心'分布式部署,在疫情期间让员工在家实现远程办公,用户一次性问题解决率已超过85%,客户满意度达到98%,成功经受住了疫情考验,实现了逆势发展,这是全体马上人为五周年送上的一份最好的贺礼。"赵国庆表示。


自成立以来,马上金融始终坚持不以规模及盈利为荣,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目标的经营理念,这也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核因素。虽然已走过五年征程,赵国庆强调,创业精神仍是马上金融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核与精髓,是贯穿企业发展历程的精神动力,是每个马上人始终铭记的初心。


下一个五年,马上金融还会继续坚持全闭环能力建设、坚持科技驱动和数字化、坚持开放平台,坚持合规经营、坚持重视风控,致力于打造能够担当更多责任的企业。


硬核实力:全面数字化闭环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赵国庆强调全闭环能力的建设。他表示:"企业应建设全闭环的业务模式。这也是马上金融经过疫情检验的正确模式。我们的全部业务都是自主可控的,因此可以在面临突发危机时,做出更加敏捷的反应、灵活的调控与决策。"


据介绍,马上金融覆盖业务全流程的全面数字化闭环能力建设,包括合规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多元融资能力、数据决策能力、自主获客能力、自研科技能力、智能客服能力、组织协同能力。各个能力犹如齿轮环环相扣,构建了马上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获客方面,实现多场景智能营销,打造自主精准获客能力。构建了APP、公众号、服务窗、小程序四位一体的自营获客渠道以及全面覆盖互联网巨头、零售商、电信服务、垂直互联网公司等超过200个场景的开放合作生态,形成了线上、线下多元化、全场景、高效触达用户的自主开放获客模式。


风控方面,建立了智能化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实现自动化、实时化、自适应的风控体系,形成了灵活迭代的风控策略和千人千面差异化授信及风险定价。300多人的大数据风控团队,积累了亿万级数据源、10万+ 风险特征变量、毫秒级的实时数据获取及加工以及2000+风控决策策略、决策流、数据模型人工智能算法。


科技方面,构建了线上化、适配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群体的多元化产品矩阵,打造了完整的去IOE的互联网分布式架构,结合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把AI技术广泛应用在智能获客、风控管理、智能贷后管理、智能客服全流程,实现了一流的用户体验以及高效的运营体系。


赵国庆谈到:"科技能力已成为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竞争力。消费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会越来越深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这些技术会跟消费金融业务深度协同,进而会重塑金融服务的成本和效益的均衡,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马上金融已组建1000余人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了800余套涵盖消费金融全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技术系统,累计提交专利申请220余件。马上金融拥有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唇语识别、智能语音识别、声纹识别,智能空号检测、OCR识别等通用技术及得助智能交互平台、智慧双录系统、智能语音实时质检、刷脸支付等成熟产品解决方案均具备对外输出能力。


企业文化:每一位同事都参与了"马上文化"的塑造


一个企业拥有硬核成绩的背后,是强大的"软实力"。谈及企业文化,赵国庆说道:"文化不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而是靠实践'做'出来的,每一位在马上或者曾经在马上的同事们,都用行动参与了我们企业文化的塑造。"


马上金融的价值观是:诚信、团队、创新、效率。赵国庆表示,在2020年这场抗疫中,马上金融的团队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好的答案。疫情发生之后,内部没有任何的迟疑,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保障用户服务不中断,客户利益不受损。


他谈到:"这中间有很多让我们难忘的人和事,我们的研发团队昼夜奋战,仅用48小时完成了云呼叫中心上线;有放弃与孩子春节团圆,坚守岗位14天不下火线的同事;有背着两箱方便面,冒着疫情毅然登上返渝列车的同事;有四处借电脑,只为第一时间远程上线支援团队的同事。"


值得关注的是,赵国庆在访谈中谈到了他对"马上金融的企业文化是否仍然适应发展现状"的思考。


赵国庆表示:"今年是马上金融创业的第五个年头,从2015年创立之初,我们就确定了企业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做一家让员工和团队倍受尊重,让用户信赖的国民企业。经历了五年的发展,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来自不同行业、拥有不同背景的员工越来越多,但我们所坚守的文化价值观依然保持一致,特别让我欣喜的是,我们不忘初心,艰苦朴素的马上创业精神始终保持不变。"


展开

收起

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解码经营逻辑和用人之道

黄金老,经济学博士,国内著名金融专家,现任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

撰文|杨畅


黄金老,经济学博士,国内著名金融专家,现任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


作为一名学者型银行家,黄金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发表了大量有关金融危机、债务重组、欧元、金融全球化、WTO、货币政策工具和银行公司治理的论文,在业内颇有影响;同时,黄董事长还是一位实干家,他先后任职中国银行零售金融部财富管理总监、公司金融部客户关系总监以及华夏银行副行长,期间所负责各项业务均成绩斐然。


2017年6月16日,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业,黄金老任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该行成立三年多,以超700亿的资产规模位列行业第三。江苏苏宁银行缘何能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稳步发展?就江苏苏宁银行的经营理念、发展节奏、科技战略以及用人之道等,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了董事长黄金老先生。


采访之初,黄金老谈到:“在2017年6月16日的江苏苏宁银行开业仪式上,我们就明确了苏宁银行的定位——‘科技驱动的O2O银行’,我们坚持以‘研发能力、专业专注’为立行之本,要让金融像水一样渗透更多生态。这三年,在经营发展中,大家都在践行这一理念,在为一件大事拼搏。江苏苏宁银行总体发展节奏符合发展预期,四大核心业务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江苏苏宁银行遵循“金融科技+场景金融=普惠金融”的经营发展理念,将微商金融、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等普惠金融作为核心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江苏苏宁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54.27亿元,同比增长124%;供应链金融余额达到92.89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6亿元,同比增长261%;对公贷款户均贷款金额由2019年末的24.35万元降至今年6月末的13万元;个人贷款余额达到220亿元以上,户均7000元左右,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升级。


黄金老表示:“过去三年,江苏苏宁银行的发展取得了些许成效,但与市场主体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接下来,我们将在场景金融、金融科技、合规等方面继续发力,实现稳健发展。”


“金融科技+场景金融=普惠金融”


在很多场合,黄金老一直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就是江苏苏宁银行致力于把金融服务像水一样渗透到各个场景之中,把金融服务或者金融产品内嵌到企业的生产环节、交易环节和个人的生活环节。发展场景金融,对于银行来说一方面可以依托多元场景与海量数据,激活存量客户、获取新客户,“保障客户的永续经营”;另一方面,实现价值链端到端数据打通,进而“提升风险的经营能力”。对于用户来说,可以满足他们在场景之中的真实需求,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这几年,江苏苏宁银行已经将金融服务融合到物流、餐饮、电商、商贸、新能源汽车、钢铁等场景中,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他还谈到,想要把金融服务渗透到这些环节就必须要依靠金融科技的力量,也就是江苏苏宁银行在遵循的“金融科技+场景金融=普惠金融”这一经营逻辑。开业以来,银行自主研发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核心银行系统“云开”,打造了区块链物联网动产质押融资平台、基于区块链的福费廷业务交易、微商金融全流程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等等。正是这些核心科技,帮助江苏苏宁银行可以真正进入到场景之中,有效甄别和控制风险,同时降本增效,让普惠金融成为可能。


他还强调:“从行业领先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路径来看,依托于强大的产业资源来快速发展金融科技研发能力,是一条被证实成功的道路,未来江苏苏宁银行将继续在数据风控、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金融科技上持续投入,使金融科技成为我们新的增长点之一。”


此外,金融机构的发展离不开合规经营。据黄金老介绍,江苏苏宁银行一直高度重视合规经营,强调要稳健发展、审慎经营,股东也特别支持这一经营理念,尤其是关联交易、流动性管理等工作。开业三年来,江苏苏宁银行从未向股东提供一分钱贷款,充分认识到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对流动性风险限额的监测,确保流动性风险各项监管指标和内部监测指标持续达标。2020年6月末,流动性比例为190.52%,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为121.40%,同业负债比例19.02%,各项监管指标均大幅高于监管要求。


坚持“小而美”科技战略


目前,多家民营银行都对外宣称以科技驱动金融发展,从开业之初,江苏苏宁银行就定位于“科技驱动的O2O银行”,而在科技战略部署、科研投入、科研成果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黄金老看来,江苏苏宁银行坚持的是“小而美的科技战略”。


据了解,江苏苏宁银行的金融科技战略主要聚焦在数据风控领域,目前已经有了以下产品:“伽利略”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矩阵,基于3000多个变量,从行为、设备、账户、习惯等6个维度,对消费贷款的贷款中介包装、恶意骗贷等欺诈行为进行识别;“天衡”小微金融风险审批体系,从5个维度得出小微企业的信用评分,实现纯线上的小微金融服务,帮助“微商贷”产品对接了多个小微企业场景,如苏宁零售云、美团餐饮、狮桥汽车服务等,服务了十多万的小微企业;“秋毫”小微企业风险预警产品,专门做面向小微企业的风险预警,从舆情、行业、企业、工商、司法、知识产权等500多个维度对小微企业进行企业画像、风险评估和智能预警,在覆盖江苏境内的小微企业数据方面比较有优势。


黄金老谈到:“江苏苏宁银行是新兴小银行,科技战略也是小而美,在科技方面投入不会天女散花,只能持续聚焦到上面所说的数据风控的几个金融科技产品上,做深做精,这样既助力业务稳健发展,也能够在充分产品化之后,将金融科技能力输出给其他金融机构,对外赋能。2019年,我行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56%,相比上市银行,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比重。”


苏宁银行只有两类人——专家和工匠


金融科技人才稀缺一直是整个金融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关于金融科技人才的建设,黄金老介绍,江苏苏宁银行从筹备之初,就重视金融科技人才的建设,着重强化对信息科技、风险建模、金融科技等方面人才的引进,进一步夯实我行科技力量,目前银行科技员工占比超过40%,包括科技开发、数字化营销、风险建模等职能。

关于金融科技人才建设,江苏苏宁银行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部署。


首先,科技人才来源多元化,从头部互联网公司、头部科技公司、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引进了大量的各类专才,从董事会到管理层均有IT、信息工程等领域的专才配置。另外,苏宁有专门的1200管培生培养工程,从境内外名校招聘专才培养,优先招募计算机、统计学、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等理工科专业的硕士和博士,补充到科技人才梯队中。其次,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及投入。江苏苏宁银行在研发支出方面持续投入,建立数据风控、物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AI和金融云五大实验室,打造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不断赋予高素质人才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机会,鼓励全员在工作中尝试不同领域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此外,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银行内部常态化开办数据经营学习班等培训活动,加深员工应用金融科技、应用数据的意识,比如做数字化转型、Python开发、风险建模、RPA等培训。江苏苏宁银行为每个科技员工规划了清晰的长期专业发展方向,并安排其加入具体的项目组,为金融科技产品化做持续的贡献。


黄金老谈到:“江苏苏宁银行只有两类人——专家和工匠。我行一直强调员工要成为某方面的专才、专家,比如数据风控方面专才、互联网运营专才、营销专才、交易专才、客户体验专才、科技专才。成为专家的基本条件,是有本领域的专业证书,既然是专家,就要有能够破解发展的难题。工匠则是某一方面的操作能手,从事业务进件等方面的工作。我们银行的工作强度是不小的,但激励也到位,大家有的是激情。而简单至上的企业文化也已经建立,全行量化绩效实施充分透明,凡晋升提薪均以业绩为中心,一切就都简单了。”


展开

收起

中国网财经头条号

中国网财经客户端

中国网财经微信公号

中国网财经微博

中国网财经一点号

中国网财经百家号

中国网财经大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