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业快速扩张,不少阳光私募快速成长,不仅管理规模实现突破,人才和硬件等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因此,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开始谋求进入公募基金领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大佬在“公奔私”后,经历“高开低走”,欲重返公募大本营。
“目前还在排队等待中,没有更多最新进展可以披露。”6月7日,一家在去年已提交公募牌照申请的私募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一年多以来,主投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私募基金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未有成功“落地”者,坊间对于监管风向可能存在的变化有诸多猜测。
而根据证监会网站最新进度公示信息,近日又有一家知名私募基金——上海博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博道投资”)加入了申请公募基金牌照的队伍中。这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态要“进一步研究推进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牌照”之后,首家递交申请的私募机构。
在格上理财研究员徐丽看来,私募基金争相进入公募业的原因无非就是三方面的考量:产品线扩充、加强品牌效应、提升公司人才使用效率等。
对于监管层目前审批的“纠结”,中投咨询顾问崔瑜则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政策放开了私募基金设立公募基金的限制,这给资管行业发展带来更大想象空间的同时,也仍然存在风控、利益输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监管层向私募基金发放公募牌照的态度也相对谨慎。
公募“情结”
记者查询证监会网站最新进度公示信息了解到,截至6月3日,有31家拟设立公募基金正在静候待批。最新加入申请队伍的博道基金于5月27日递交了申请材料,并于6月3日补正相关材料。这家与莫泰山掌舵的百亿级私募机构博道投资同名的公司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私下了解,博道投资不久前的确已递交申请公募资格的材料。但根据流程,提交申请后,还要经过材料补正、受理、意见反馈、现场检查等诸多过程。
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备案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博道投资共备案私募产品95只。据了解,公司管理规模已达120亿元,有相当部分来自机构委托,产品包含权益、固收和量化三大类。
据悉,博道投资董事长莫泰山曾任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处长;2006年12月,任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后任总经理;2010年9月离职后加盟上海重阳投资,出任总裁;2013年5月,创办博道投资。时隔5年多,莫泰山欲重返公募阵营,申请设立博道基金。
事实上,与莫泰山同样有着公募“情结”的私募还真不少。去年以来,包括景林资产、鹏扬投资、凯石益正、重阳投资在内的多家私募基金都以不同方式挺进公募基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私募高管都是公募出身。比如,去年4月上报公募基金设立申请的北京鹏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总经理杨爱斌原为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总监;而去年9月提出申请的上海凯石益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董事长陈继武历任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副总经理。
“拿到公募牌照后,私募机构可以改变现有的盈利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客户群体,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优势,易于开展海外业务。”中投在线研究员吕晴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徐丽也对记者解释说,私募基金进入公募业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第一,产品线扩充,除发行和管理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外,还可以有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产品线更加多样、丰富,包括QDII、LOF等;第二,公募基金往往体量较大,私募机构进入公募业有助于直接加大资金量,扩大公司管理规模,加强公司品牌效应;第三,提升公司人才使用效率,不少大型私募具有完善、庞大的投研团队,建立公募体系,有助于这些人才的汇聚和激励。
“抬轿”之忧
目前,私募基金开展公募业务主要有三种申请模式:第一种是私募基金公司直接申请开展公募业务,但这对私募机构的规模、人力、硬件等要求较高;第二种是私募机构作为股东发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审批流程和条件与现有公募基金公司设立基本一致;第三种是私募基金通过股权收购成为现有公募基金的股东,这一方式可以享受公募现成的团队和渠道资源,节约后台建设的时间成本。
据记者了解,去年3月,由蒋锦志掌舵的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入股长安基金,成为首家通过参与现有基金公司股权的方式进军公募业的私募机构。而凯石益正和鹏扬投资均采用的是第二种模式,即作为股东发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其中,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采用自然人持股的方式,由陈继武持股96%、李琛持股4%;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则由杨爱斌持股55%、上海华石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5%;重阳投资拟设立的公募基金“重阳基金”将由上海重阳战略投资有限公司控股75%,上海重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控股25%。
尽管通向公募牌照有多种途径,但除了九鼎投资设立的九泰基金、中科招商设立的中科沃土基金以外,鲜有私募机构成功设立公募基金公司,投资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更无设立公募公司的案例。
证监会最新进度公示显示,去年4月2日递交申请材料的鹏扬投资,最新进度更新于去年6月26日,目前仍处于“第一次反馈意见”阶段;去年9月24日递交申请材料的凯石益正,最新进度更新于今年2月2日,也仍处于“第一次反馈意见”阶段;而于去年12月16日递交申请材料的重阳投资,目前还未显示证监会的受理信息。据称,已于去年底完成现场检查的鹏扬和凯石只待最后一纸批文。
那么,私募苦盼的公募牌照缘何“难产”?
对此,一位基金业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监管层可能担心公私募业务会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用公募的钱去给私募“抬轿子”。道理很简单,因为私募的业绩提成高。
一家申请公募牌照的私募人士不久前对媒体透露,“所有的现场检查都完成了,并且提交了要求的文件,但因为私募做公募,监管担心有利益冲突,可能还要出台细则文件进一步规范,所以我们还需要等待。”
吕晴也指出,私募设立公募之后,两者之间可能出现利益输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监管层可能会设立更独立、系统的审慎标准。
“隔离”风险
自2013年证监会颁布新《基金法》、《资管机构设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私募想要跨入公募大门已无政策障碍。根据规定,私募基金申请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除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相关规定,还应当符合:实缴资本或者实际缴付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最近3年证券资产管理规模不低于20亿元。
6月8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查询基金业协会私募分类公示了解到,截至目前,自主发行的私募证券基金中,规模在50亿以上的有33家,规模在20亿至50亿的私募基金有72家之多。
“那些比较大型的私募机构,运营治理结构完善、投研团队专业成熟,已经具备了公募化的实力。”吕晴称。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有更多符合条件的私募向公募牌照发起挑战。
然而,迟迟未有进展的审批引发了诸多猜测,一度有“关闸”的传闻四起。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30日,李超表示,将从七方面推进对于私募基金的政策扶持,其中有一条就明确指出,要研究推进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牌照。这给有意逐鹿公募的相关私募机构吃了一颗“定心丸”,而此番博道投资的申请递交,也暗示私募基金涉足公募管理业务的大门并未关闭。
徐丽告诉记者,对于私募机构设立公募基金公司,保障公平交易、防范利益输送是监管层一直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对于有意愿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的私募机构而言,建立严格的资产和业务隔离制度、保持与监管层及时沟通并接受其指导,是目前解决“利益输送问题”的有效方法。
对此,济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主任王群航评论称,相关的担忧非常现实。他建议,如果做了公募,那么原先的私募业务就可以转为专户。
而据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不排除有机构为了获得公募牌照而放弃私募身份、彻底“私转公”的可能。有媒体援引鹏扬投资总经理杨爱斌的话称,申请到公募牌照后会退出私募业务,专心于公募。而其给出的解释是为了满足监管的要求和防止利益冲突。
(责任编辑:张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