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8年发展,公募基金标杆地位受挑战
7月9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洪磊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从公募基金出发,分享了资产管理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问题。他认为,当前,大量金融资产缺少长期安全、有效的投资渠道,资产管理业呼唤一场全面的供给侧改革,可从法律制度、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建设、人才资本竞争等五个层面完成行业的自我革命,真正承担起提供普惠金融和推动产业创新的责任。
公募基金标杆地位
受到挑战
“公募基金制度建设结出持续健康发展之果,公募基金已经成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为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创造了巨大收益和金融便利,同时,为长期信任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创造了可观的相对回报。公募基金还在助力养老金保值增值方面也做出重大贡献,是养老金和FOF资金理想的投资工具。”洪磊表示,但与其他资产管理行业迅猛发展相比,公募基金专业能力被边缘化,结构失衡现象突出;作为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代表,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中的买方价值远未体现;另外,核心人才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
洪磊认为,公募基金作为资产管理行业标杆的基础性地位受到挑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微观看,基金公司没有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与投资者的关系,投资者长期利益让位于短期波动收益,加剧投资者风险暴露;二是与员工的关系,国有股治理僵化,缺少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股东利益主导了管理人行为和管理绩效评价,导致公募基金过于追求短期规模增长,基金投资行为短期化,投资人利益无法在治理层面得到充分保证。
从中观看,投资者机构化程度不足,缺少长期资金来源是重要原因,真正的长期机构资金占比很小,养老金、保险资金等真正的长期资金主要通过专户管理,对公募基金无法起到支持作用。产业链发育不足,过多依赖外部销售渠道,代销关系削弱了公募基金募集职责,销售利益最大化加剧频繁申赎,投资者难以享受长期收益,销售适当性以及投资者教育难以落实。更为重要的是,大资管市场标准混乱,面向非特定对象的公募产品和面向特定对象的私募产品缺少统一标准。大量理财资金不规范接入资产管理市场,“刚性兑付”产品穿上资产管理外衣,助长了相信无风险高收益的投机文化,冲击资产管理本质和理财文化根基。
从宏观看,法律基础不统一导致监管碎片化是根本原因。资产管理业务的上位法既有《基金法》,也有《商业银行法》、《信托法》、《保险法》,导致资产管理领域出现大量信贷业务与投资业务混同、买方与卖方主体不清的现象,“资金池”、“通道”、高杠杆结构化产品等违背资产管理本质的业务屡禁不止。分业式监管叠加以机构为主的监管,导致大资管行业监管碎片化,业务标准与规则各异,监管标准与业务性质发生错配,风险属性和杠杆风险无法得到充分披露和有效监管,跨部门风险积聚且难以监测。寄希望于所谓的“监管竞争”来改善市场运行效率只能是缘木求鱼,分业监管同时叠加机构监管注定为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留下大量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空间,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十分突出。
资管行业供给侧改革
“五步走”
鉴于当前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洪磊表示,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进行一场全面的供给侧改革:
一是在法律制度方面推动统一立法,建立有助于资本形成和积累的税收体制。应调整《证券法》和《基金法》立法理念,让《证券法》和《基金法》从调整机构活动转变为调整金融服务活动。“要推动资产管理统一立法,公募类产品必须恪守公募本质,必须面向非特定对象,保证产品结构简单,低杠杆或无杠杆,高流动性,申赎自由。必须在公募领域严格限制对优先级保本保收益的结构化分级产品,回归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金本质。严禁公募类产品开展资金池业务、信贷业务以及承诺保本保收益,严守不‘刚性兑付’的底线。私募类产品必须恪守向合格投资者募集的底线。”他说,要建立有助于资本形成和积累的税收体制,推动慈善捐赠等财产免税制度,对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在滚动投资阶段豁免征收资本利得税。
二是加快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建设。在个人养老账户制度下,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商业银行理财型产品、保险投资型产品均可以成为投资标的,在产品层面实现公平竞争;个人所得税减免、投资所得税递延等税收优惠政策也可以在个人养老账户下实现公平对待,保证税收政策的市场中性和连续性。
三是在监管层面鼓励人才资本竞争,建设资产管理三层架构。应鼓励专业人士、民营机构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形成多元化股东结构、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公募基金行业内在竞争力。应设立以证券投资基金为投资标的的公募2号牌照,为理财资金公募化提供制度通道,推动代销机构转型为真正的募集机构,承担起销售适当性职责;推动理财资金转化为公募FOF产品,化解非标业务、通道业务潜在风险;推动理财资金转化为长期投资,促进专业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发展。应研究设置投资顾问牌照,允许符合条件的专业机构和个人从事投资组合管理服务。应支持符合条件的私募机构申请公募投顾牌照,为公募基金和公募FOF募集人提供投资决策咨询和投资组合管理服务。应支持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士申请个人投顾牌照,可组建小型团队为公私募基金提供投资决策咨询和投资组合管理服务。“应建设从基础资产到集合投资工具再到公募FOF的资产管理三层架构体系。通过投资工具层面的分散投资化解非系统性风险,通过公募FOF的大类资产配置化解系统性风险。”洪磊表示。
四是在行业自律层面夯实行业信用,推动规范发展。加强诚信档案管理,建立从业人员、基金管理人“信用+业绩”数据库。推动完善公司治理,培育以人为本、以投资者利益为出发点的行业文化。鼓励探索核心人员持股、跟投基金、利润分享、事业部制等多元化激励约束机制,使激励与风险控制相匹配。为避免单一公募公司难以实行业绩分配递延制度,行业应形成薪酬递延公约,避免短期激励、过度激励造成的不良投资导向,为行业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在基金管理公司层面完善股权治理和激励约束,建设行业信用文化。公募基金管理人应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股权结构,提升治理水平;鼓励引入专业人士、核心人员作为基金公司股东,增强专业人士、核心人员在公司经营发展中的话语权,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增强各项制度措施实施的稳定性;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实施薪酬延期支付制度,将不低于一定比例的薪酬递延至3年内支付,培养投资管理人的风险控制意识,以及对公司和客户利益的忠诚;坚持持有人利益优先原则,强调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短期业绩和长期业绩相结合,产品的业绩表现和风险控制相结合,打造股东、员工、持有人利益协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创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股票型、债券型基金,培育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基金产品,坚持聚焦上市企业内在价值、成长性和估值合理性,促进资本形成。
洪磊最后强调,资产管理业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行业文化。资产管理人必须坚持投资者利益至上,恪尽专业诚信义务;投资者必须明白,承担多大的风险,才能获取多大的回报;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必须恪守资产管理的本质,厘清公募与私募的边界,统一监管标准和执法尺度,打击以投机套利为目的的各种伪资产管理活动。“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各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应协调起来,共同推动资产管理统一市场的繁荣,推动资产管理业与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共同成长。”(赵学毅)
(责任编辑:罗伯特)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