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深入餐饮服务单位检查指导。
集美区召开规范学校食堂现场会。
执法人员查扣非法私宰肉。
商家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场承诺诚信经营。
检查茶叶质量。
【核心提示】
依托集美学村特色,推广华侨大学“6T”先进食堂管理理念和经验;推进明厨亮照工程,安装食堂智能化监控系统,从被动到主动实现“企业自律”、“社会监督”、“部门监管”三统一……为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集美区以“嘉庚精神”为引领,立足于区情实际,打造出一项又一项具有鲜明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新举措,让市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在市委、市政府提出争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集结号”吹响后,集美区迅速召开动员会,出台行动方案,量化细化创建目标,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在“突出重点、抓好难点、提升亮点”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广度和深度,稳步推进各项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A、集体食堂监管
推广先进经验
建设“阳光厨房”
餐饮服务环节既是食品生产经营的最后一环,也是风险集中度最高的一环。集美全区共有各类大中小学以及托幼机构212所。借助得天独厚的学村文化,集美区委区政府以学校食堂为创建工作重点,按照“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工作方针和“政府统一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指导、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多管齐下,部门联动,开展了强有力的规范和整治行动。
去年年底,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华侨大学食堂为示范点,组织召开现场会,组织全区100多家食堂负责人到华侨大学,观摩学习 “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为内容的“六T”食堂管理经验,并现场签订责任书,统一规范整改,为集体食堂餐饮服务监管做好提升和示范。
记者在华侨大学紫荆二食堂入口处看到,上方的显示屏正实时直播食堂后厨食品库房、粗加工区、切配区、烹饪区等关键区域的实时动态,就餐的学生、教师通过这个显示屏,就可清楚地看到厨房的“一举一动”,了解食堂卫生情况和食品制作全过程。据了解,目前,集美区以学校食堂为试点,已完成首批25所公办学校28个集体食堂的可视化改造,安装了视频图像采集装置,采取“互联网+”的监管方式,让食堂的各个环节进一步透明化。
“实施智能化监控,可以达到企业、从业人员自律,学校和社会共同监督,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监管等多重效应。”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专员钱洪志说。推行学校食堂操作智能化监控后,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后台数据中心实时调取,掌握现场生产环节情况。此外,采集的图像资料可以保存,如果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可以回放加工过程、查找问题,从而实现各节点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
B、餐桌污染治理
实施农产品可追溯监管
消费者买菜时往往会担心农残超标,但在位于集美灌口镇东辉村的厦门好绿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描外包装盒上的二维码,就可一目了然地查出豆芽的产地、检测信息等,让疑虑烟消云散。
据了解,目前集美区共有蔬菜安全用药示范户17户,示范基地95亩。区农业部门通过加大检验检测力度,强化对农副产品的禁限用农药、抗生素非法添加等方面的风险隐患排查;同时,建立了5家可追溯试点单位、2家固定监测点单位和2个镇级监测室,并在今年新申报了3家追溯点建设单位。
厦门好绿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单位之一。据介绍,该公司对每一批次生产出来的芽苗都会检测化验,并录入追溯系统。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不仅可以得知豆芽桶的消毒清洗情况、泡豆时间、种植时间、采收时间等生产记录情况记录,还可得知产品检测时间和检测情况。
通过为农超对接牵线搭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将豆芽纳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网,将记录实时上传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网,企业自行打印上市凭证,实行索证索票制度,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在完善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同时,集美区还不断引导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转变经营方式,推动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进程。厦门好绿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也是标准化生产的一个缩影。记者在该公司生产现场看到,“放心豆芽”生产全部环节都实现了全自动、全智能、标准化、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每天可生产100多吨豆芽菜,年产量超过4万吨,可满足厦门市场总需求量的80%左右。该项目的建设,既可以保证市民吃到“放心豆芽”,也为我市现代农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C、诚信自律建设
食品餐饮行业
成立自律协会
“严格原材料索证索票制度,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使用的食材和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日前,在集美区食品餐饮行业自律协会成立大会上,首批30家涵盖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的会员单位在自律公约上郑重签字,宣示加入食品餐饮行业自律协会,为推动集美区食品安全和自律工作注入新的力量。
按照“政府推动、企业自发”的原则,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相关部门的推动和指导下,集美区率先成立了全市首个食品餐饮行业自律协会。在协会筹备期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次参加筹备会,指导协会制定自律公约,并挂牌向社会公示。为促进行业自律公约有效落实,协会一方面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业评定标准进行约束,积极协调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培训与服务,提高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抽调会员组成协会自律检查组,对落实食品安全制度情况进行暗访和监督,发挥协会行业食品安全“服务者”、“监督员”的角色。
为维护旅游景区食品安全,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集美街道还组织嘉庚景区周边餐饮店成立了自律分会。除了建立自律公约、加强自律约束,分会还将尝试实行食品安全风险代偿基金和先行赔付制度,由商家拿出一定保证金建立协会风险代偿基金,只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在第一时间用基金进行先行赔付。
餐饮行业自律协会还与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商业保险机制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据了解,目前自律协会已和富邦保险公司签订协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因食品质量问题导致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情况,由富邦保险公司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然后再追根溯源查找问题环节,进行行业追责。
D、食品安全宣传
首推食品安全
微动漫短片
6月13日下午,在集美区食安办牵头的2016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一块户外电子屏幕正在播放的食品安全宣传动漫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食品安全仅仅靠监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多的要靠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律,并让更多的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管,通过各方的努力形成社会共治。为了更好地宣传食品安全法,提高经营者和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参与度和认知度,营造共治的社会氛围,集美区以集美的形象使者,卡通人物“阿集”、“小美”为元素,推出食品安全系列微动漫短片。短片共设7个篇章,包括总述篇、经营许可篇、食品规范篇、餐饮服务篇、消费者维权篇、违法责任篇、监督管理篇等,内容十分完整,通过这种通俗易懂、情节生动的演绎方式解读《食品安全法》。同时,集美区食安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制作动漫宣传手册,向社会各界广泛分发,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此外,区食安办还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宣传活动,以主题专家讲堂、食品安全常识全媒体宣传等形式,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同时,在电视台联合开办《科普新说》栏目、在人流密集的地段设立58个科普画廊和3个电子科普显示屏,在30多所学校增添新的科普宣传点,营造全民参与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的良好氛围,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素养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知晓率。
【数据盘点】
10152家:集美区现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0152家,其中,食品生产主体151家,食品流通主体5374家,餐饮经营主体4627家。
8.8吨:为有效打击私宰肉,集美区重点实施了“从源头上查、从市场上堵、从餐桌上防”等多项举措,全力打击私屠滥宰和违法使用不合格肉品行为,自去年以来共销毁不合格肉品8.8吨。同时,坚持规范与整治并举,对肉品经营户开展培训,签订责任书、承诺书等,督促和指导经营主体履行责任义务,取得了良好的规范效果,目前集美区已基本没有私屠滥宰窝点。
95.23万元: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启动后,集美区以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导向,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开展了豆制品、食用油、水产品及农村食品安全“扫雷行动”等30多项专项整治,共查处食品案件38起,罚没95.23万元。
【相关新闻】
食品安全宣传周
为消费者解疑释惑
6月13日下午,由集美区食安办牵头,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农业、卫计、质监等11个部门联合在杏林文化宫广场举行2016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并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和咨询活动。
今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在启动仪式上,集美区成立了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志愿者代表宣誓,区食安委现场为志愿服务队授旗。此外,“阿集”、“小美”食品安全系列微动漫短片在活动现场推出,以动漫形式解读《食品安全法》。
启动仪式过后,各职能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大型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开展假冒伪劣食品实物辨别,向消费者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材料,当场解答食品安全问题,接受消费者食品消费投诉、举报,并通过展板宣传、现场服务等形式,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案件曝光】
销售无中文标签进口食品
被罚1万元
2016年4月,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报,在辖区查处一起在网络销售无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的案件。经查,当事人通过电商向某副食品店购进62包原产地为台湾的进口食品,并在其开设的网店上销售。当事人所售的进口食品均没有中文标签,也未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最终,经营者因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的违法行为,被处以10000元的罚款。
销售无证生产面包
被罚5.5万元
2015年12月,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一家面包店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店不仅销售无标签预包装食品,而且无法提供食品流通许可证,属于未经取得许可、擅自从事销售预包装面包经营活动及销售无标签预包装食品的违法行为。经调查核实,该局依法对面包店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55000元的行政处罚。
生产经营不合格茶籽油
被罚5万元
2016年2月,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某企业生产的茶籽油进行抽检,发现部分指标不合格。经立案调查,企业因生产设备使用的管道及包装材料的原因,造成生产的产品抽检不合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除了依法对该企业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及不合格茶籽油以外,并处以罚款50000元。
本版文/本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蔡良军 童斐
本版图/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
(责任编辑: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