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相较去年12月31日的6.4936已贬值2.95%,比去年7月9日中间价6.1151贬值8.53%。对此,有研报指出,人民币并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没有必要过度悲观,要平常心看待人民币加大波动,这是汇率形成机制更为市场化的表现。
纵观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这11年的历程,人民币汇率起起伏伏,汇率制度多次改进。特别是自去年“8·11”新汇改后,各国央行、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及汇市政策变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今年5月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特别是6月英国意外退欧引发黑天鹅事件,人民币再次持续走低。大家都想知道,人民币未来将走向何方?
案例
人民币贬值让留学生一年多花3万元
从美国回来度假的留学生小赵最近很不开心,准确地说,是她全家都很郁闷。上周五,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到了6.6853,而小赵脑子里还清清楚楚记得去年这时候的中间价只有6.11左右。
“我真是不能相信,人民币对美元这一年竟然贬了这么多。”小赵说,每年暑假父母都会给她准备5万美元。如果按去年的汇率,差不多是30.55万人民币,现在最少要花33.45万,短短一年就多出了快3万元人民币,成本提高了一成。小赵的母亲这几天特别后悔去年夏天汇率低的时候没有多换一些。
跟小赵一家一样懊悔不已的还有很多人。比如,去美国移民或买房的中国人,以50万美元的基础计算,如果去年换汇,只需要305.5万元人民币;到了现在就要涨到334.5万元人民币,一年时间就要多支出29万元,不少都市白领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
但是,如果我们把观察的时间拉长一些,就会发现,现在换汇的人也不是最倒霉的,以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曾经长期在7以上甚至达到8,比现在还要低很多。
数据
汇改11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23.8%
打开央行网站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汇率走势图,不难看出,自2005年7月21日开始到现在,汇率的曲线明显分为四段。
从左到右第一段(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是向下的抛物线,第二段(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则是一条近乎水平的直线,第三段(2010年7月到2015年8月)是一条有明显起伏的向下曲线。第四段则是一段斜率和波动都较大的向上曲线,时间从2015年8月到现在。
从对应的汇率来看,11年前的2005年的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夜之间升值2.05%,从1美元兑8.2765元变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2006年5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告别8字头进入“7时代”,全年升幅3.35%。此后,人民币兑美元开始加速升值。2007年全年升幅6.90%,2008年上半年就大幅升值6.50%。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达到6.9920元。到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人民币开始重新盯住美元不变,在汇率图表上留下一条水平曲线。
两年后的2010年的6月19日,人民币迎来“二次汇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加剧,也不再是一味单边升值。比如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全年出现先强后弱的走势,但全年升值幅度只有0.25%。2014年1月14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早已跌破8字头、7字头,达到6.0930,但是此后人民币汇率仍然有升有降,但是总体波动区间有限,基本都没有超过6.20。去年8月新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从6.1左右一下跳到6.4左右。随后,人民币开始一波明显的贬值,直到现在已经接近6.7的水平。虽然比6.1时贬值不少,但比起2005年汇改前,仍已升值23.8%。
事实上,人民币汇率曲线每一次出现趋势性变化,基本都与汇率制度重大改革有关。以2005年7月作为中国汇改的元年,人民币汇改一直都在向前推进。
现状
过去一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8.53%
2015年8月之后,人民币汇率开始一个新阶段。去年8月11日,央行实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制度改革。这一举措增强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使人民币汇率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
但是,这一新举措也带来了人民币汇率迅速下挫,人民币对美元几天之内就大幅贬值近3%。随即,贬值潮继续汹涌,很多境内居民个人和企业争相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避险。9月,外汇占款继续大降,再创历史单月最大降幅。随着11月底IMF委员会将人民币纳入SDR篮子,2015年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一篮子汇率基本稳定。当日,离岸人民币跌破6.56,创四年新低。12月7日至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录得“十连跌”,创逾四年半低位。
今年5月开始,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攀升,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趋势明显,5月份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中间价累计跌幅分别达到1.13%和1.38%。6月份,在脱欧事件冲击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继续贬值0.8%。北青报记者计算发现,今年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相较去年12月31日的6.4936已贬值2.95%,比去年7月9日中间价6.1151贬值8.53%。
市场
担忧人民币形成长期单边贬值
除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节节败退,更令市场担忧的是,7月1日最新公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4.88,不仅突破历史新低,同时较2015年底已贬值6%,这意味着到今年底该指数或下跌超过10%。
很多市场人士担心,如果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继续走低,可能会形成人民币长期单边贬值的预期,最直接的影响恐怕是外汇储备的快速流失。去年“8·11”新汇改后,外汇储备由2014年6月最高点近4万亿美元迅速下降至2015年底的3.33万亿美元。部分业内人士预计,人民币可能还要继续贬值,年内有望跌破7,最低或跌至7.2,贬值幅度超过10%,这也和年初部分经济学家的预期相符。
相比市场的忧心忡忡,央妈倒显得十分镇定。7月6日,人民币汇率又刷新了68个月的新低,当天央行官网发表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文章,题目是“6月份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贬值”。文章称,2016年6月30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5.02,较5月末贬值2.19%;参考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96.09和95.76,分别较5月末贬值2.39%和0.47%。虽然三个人民币汇率指数均有不同程度走贬,但在英国“脱欧”导致国际汇市剧烈波动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幅远小于其他货币,总体上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市场预期也较为平稳。文章强调,6月份,央行连续通过微博和有关负责人声明的方式,向外传递“坚定不移地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按照既有的形成机制有序运行”的信息。相信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将继续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机制下呈现双向浮动的特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观点
要平常心看待人民币加大波动
除了央行的坚定,已经有数据更能稳定人心。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为3.205万亿美元,较5月意外增加134.26亿美元,市场原预期减少247亿美元。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在第2和第3季度,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可能增加,但不会出现大幅调整。因为,目前中间价形成机制透明有利市场预期,现在的走势是“有锚的波动”市场压力不会无限累积。其次,美元指数继续上行空间有限,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必要性不大;此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利人利己”的现实选择,一次性贬值的窗口已经关闭。而且,G20会议多次强调要避免竞争性贬值,人民币加入SDR篮子也将于10月正式生效,中国人民币汇率政策发生重大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民生证券宏观研报认为,升贬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是否认为重要,人民币过去跟随美元被动升值的确过多,如果可以不引起过度的恐慌情绪与资本外流,让汇率重回其原本功能定位,贬值其实并不是坏事。长期来看,“国内经济高增速+进出口贸易大顺差+中美利差尚为正+海外是非多”,人民币并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没有必要过度悲观,要平常心看待人民币加大波动,这是汇率形成机制更为市场化的表现。(程婕)
(责任编辑:罗伯特)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