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客户端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中国新三板客户端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
目前,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位列全球第四,处于第三方阵前列。美国为第一方阵,德国、日本为第二方阵。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在发布会上表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实现创新驱动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相比较规模发展指数而言,质量效益、结构优化以及持续发展三项指数占比均不高,基本在15%左右,这表明相较美、德、日等制造强国我国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具体而言,2012-2014年,我国制造业规模发展指数在指数增长中仍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但其增速有所放缓。朱高峰分析,规模发展指数是。
报告称,2012年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为89.48,居第4位,前三名依次为美国(156.12)、日本(126.10)、德国(119.49)。2013年中国指数为94.02、2014年为96.36。“提高步伐有所减缓。”朱高峰称,原因是中国的“规模发展指数”增速放缓,符合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模式。 但对中国来说,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及持续发展三项指数占比仅在15%左右,较美、德、日等制造强国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报告比较了中国与主要制造业国家2013年和2014年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变化情况,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分别为94.02和96.36,分别提高了4.54和2.34,提高幅度均超过其他几个主要制造业国家。由此表明,中国在制造强国之路上继续迈进,但提高的步伐有所减缓。 报告显示,中国在制造强国之路上前进的同时,其他制造强国也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
《报告》指出,从制造强国的综合指数看,美国、德国的发展快于中国;中国要想由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必须从提升质量效益入手。 《报告》比较了中国与主要制造业国家的综合指数变化情况指出,中国在制造强国道路上前进的同时,其他制造强国也并未停止不前。除美国继续保持绝对领先地位外,德国的步伐在加快,并于2014年超过日本上升到第二位,美德2014年的指数增长值均超过了中国。
今天下午,中国工程院发布《2015年度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位居全球第4位,排在美国、德国、日本之后。
在品牌发展规划方面,国内很多企业采取合资方式与国外企业合作,大多忽视了对自主品牌的保护,也不重视企业自身的品牌价值和无形资产,导致自主品牌最终被国外企业兼并收购而消失。 在企业文化方面,我国尚处于品牌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对品牌文化内涵的理解普遍比较粗浅,企业品牌建设缺少文化底蕴,品牌感召力和影响力不足。 四是工业企业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制约了工业品牌的发展壮大 一方面,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福建省委员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厅、英中贸易协会主办的“中国制造2025交流会”当日在福州举办。英国贸易投资总署、英中贸易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此间作出上述表述。 近年中英贸易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零售、奢侈品消费、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合作频传佳绩。
点击查看更多
盛松成
如果各项数据表明经济已经企稳或很快企稳,则降准的必要性就没那么大。
张晓晶
造成中国债务积累与杠杆率攀升的体制性根源在于国有企业。
杨建华
从中长期看,股市依然向好,但在股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短期要关注业绩增长能否和股价相匹配。
刘兴国
近期南船对旗下上市公司重组方案的调整,无疑引发了市场对此次南船业务整合的猜测。
刘平安
“新三板+H”模式落地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揭开新篇章,为提升新三板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机遇。
巴曙松
港交所与股转的合作可参考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预计今年6月7月将出现首批合资格三板企业上市。
崔彦军
现在企业拟IPO热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业对于是否要冲层保层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周运南
A股和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核心组成部分,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上下互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