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踏上复兴之路的德国宝沃汽车将采取B2B2C和B2C2B双结合的创新商业模式,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这种模式说白了,就是汽车厂家打造自己的销售服务电商平台。这给作为利益相关者的消费者、厂家和经销商带来什么?
问:宝沃车主将通过宝沃品牌的APP选择授权经销商上门服务,还可以像淘宝那样对服务进行评价。您怎么看?
答:这将是汽车销售服务领域里的一场革命。在现在的汽车营销模式中,厂家是主宰,授权经销商是附庸,用户经常很无奈,就因为以前是供不应求、卖方市场;现在是供大于求、买方市场,自然要用户主导,电商化可以让车主成了爷,厂家成了管家,授权经销商成了佣人。游戏规则变了,利益格局变了,博弈三方的关系变了,所以说是一场革命。
以前,厂家和经销商总把“以用户满意为中心”的承诺挂在嘴边上,现在是真正兑现的时候了,虽然是被逼的,而销售服务电商化目前看来是兑现这种承诺的最佳方式。
问:为什么是宝沃率先采用这种模式?
答:因为这种模式可以降低成本。现在即便是一些成熟的大品牌,要说服经销商建一个新的4S店,也要费一番功夫;德系三高中有新建成的4S店都不敢开业,因为价格战惨烈,一开业卖车就会亏损,又没有老客户来保养维修,无异于等死;一些经销商倒闭的倒闭,跑路的跑路,改行的改行,已经没了轰动效应。在这种背景下,你让经销商与宝沃这样一个汽车市场的迟到者结盟,没有新的盈利模式是不行的。
这种模式的一大特点是,一个品牌用不着在一个城市里建那么多的高成本4S店,有一两家旗舰店就够了,重点是在地价便宜的郊区建一些低成本的维修点,专做维修保养和配件,也就是所谓2S店,养一些人上门取车送车,到这里来维修保养,总比在城里养一个4S店的成本要低。甚至不用养人,与代驾公司合作也是一种方式,只要把服务标准、责任关系理清了就行。这个账是可以算好的。另外,你还可以和某个覆盖面很广、信誉不错的品牌连锁维修店,比如米其林驰加店合作,把客户的车送到这里来保养维修,要按你的品牌标准做,由你向用户提供质量担保。
这种模式可以大幅降低销售服务网络扩张的成本,尤其适合那些入市不久、急需扩展网络的品牌,比如DS、观致等。
问:那些成熟的大品牌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吗?
答:当然可以,特别是豪华品牌。我上班时,经销商把车取走,下班前保养好的车被送回,在线支付,价格也不贵,还能在APP上很方便地留下我对这次服务的评价,它与其他用户的评价一道,决定这家经销商未来的命运,而不是像打客服电话那样,让你的抱怨石沉大海,这是很多豪华车用户的诉求。
从经销商角度看,我在这个城市里已经有了一家以上的某品牌4S店,如果用户不断增加,超出了到现有4S店的容量,我就不必建立新的4S店,而可以在城郊建2S店,来降低成本。另外,如果我是一个经营多种汽车品牌的经销商集团,还可以选择在地价便宜的城郊建一个多品牌综合维修店,反正是为用户提供接送车服务,用户也用不着体验店内的品牌专属特色,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日本名古屋我曾看到,有家经销商的丰田店和大众店虽然是相邻独立的两个门脸,但在后面的维修车间里,大众高尔夫、丰田卡罗拉等是混在一起维修保养的。在美国纽约附近,我曾看到雷克萨斯和捷豹路虎的4S店独立相邻,但维修保养也是混在一起的。
问:问题是有的城市里,一个豪华品牌的4S店有十多家,一个中档品牌有几十家,已经过剩了,该怎么办?
答:只能是关停并转。实际上,如果实现电商化管理,4S中的销售功能可以部分转移到线上,信息反馈这个S可以彻底搬到线上,效率和效果还会有本质的提升;维修保养和配件供应这两个S完全可以转移到地价便宜的近郊,或者与连锁品牌维修店合作。换句话说,4S店的功能正在分化,与之配套的昂贵的房地产资源也要分化、调整,当然还要算上越来越大的二手车业务。
问:这实际上是动了经销商的奶酪,而且客户采用淘宝评价体系,实际上是把经销商放在火上天天烤,经销商干吗?
答:销售服务电商化是一种容易复制的模式,你不干,别人干,你就只有等死。一年前,电商强势闯入汽车销售服务领域,人们说汽车电商将干掉品牌授权的4S店。现在看来,4S店完全可以采用电商的模式经营,来降低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而汽车电商由于线下的品牌专属硬件、人才、培训和技术资源匮乏,信用也是一个问题,反而会在深度竞争中处于劣势,毕竟,汽车厂商学汽车电商很容易,反之则很难,可以说,汽车电商为汽车厂商做了嫁衣裳(参见《4S店在风雨飘摇中升级?》)。
实际上,去年奔驰就看清了这一点,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专属销售服务电商平台(参见《面对电商,奔驰厂商“颤抖”了吗?》),据说今年年底就会推出。另外,据我说知,上汽中国品牌类似的电商平台即将推出,全新荣威RX5SUV将率先上线;一汽大众奥迪的电商平台也在酝酿中。
问:但汽车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太过紧密,用户的一个差评有可能要了一家店的命,经销商要主持电商平台的厂家老总铲掉差评,老总能不网开一面吗?
答: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厂家老总胆敢这样干,而且被发现,那这个平台就崩溃了,那就是作死,因为公开、公正、透明、信用是这个平台的基础。所以,厂家要做品牌电商平台,就必须做好遵守相关游戏规则的准备,一旦上线,在众目睽睽之下,你可就不能胡来了。
经销商也如此。多年来,经销商一直要改变与厂家的从属关系,争取平等的话语权。如今,《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即将出台,经销商的地位更加独立,你不能一方面要跟厂家有平等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又要厂家对你自己的行为负责。用户不满意你的服务,在品牌电商平台上给你差评,最后把你淘汰了,没有让厂家负责的道理。我曾经说过,这叫“让用户来管理经销商”,颠覆了以往“由厂家来管理经销商”的模式(参见《汽车电商为新型厂商关系做嫁衣?》)。
记得一位豪华车品牌高管对我说过:一旦落实《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我们现有几百人营销团队中的一半人都没事干了,他们原本都是管理经销商的。这样看,汽车销售服务电商化,可以大幅降低厂家的管理成本,你用不着养一批人一天到晚地冒充用户对经销商进行“飞行检查”了;用户对销售服务的评价摆在那里,实时更新,你也用不着花几十万元、上百万元让调查公司做那些可信度不高的“用户满意度调查”了。还有一点很重要,“让用户来管理经销商”,还能使你规避反垄断的风险。
总之,汽车销售服务电商化能让用户当爷,降低经销商的运营成本,促进经销商之间的良性竞争和优胜劣汰,同时降低厂家的管理成本,规避法律风险。不仅如此,由于信息反馈功能彻底转移到了线上,用户还可以在品牌电商平台上对车型的设计、品质、技术等指手画脚,相关数据可以直达产品研发、生产部门,为产品改进提供最直接可信的参考,这叫“让用户来设计、改进你的产品”。另外,如果你的APP有几十万、上百万的用户,这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了。
(作者为《国际商报·汽车周刊》主编)
本栏目与网通社合作
(责任编辑: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