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结构改善 后劲增强来源:中国信息报发布时间:2016-05-17 09:57
1-4月份,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投资结构不断改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对投资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虽然投资增长面临民间投资增速回落的不利影响,但支撑投资增长的积极因素增多,下一阶段全国投资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投资保持平稳增长
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32592亿元,增长10.5%,增速比今年一季度、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2和1.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和今年1-2月份分别提高0.5和0.3个百分点,呈平稳增长态势。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6749亿元,增长10.1%,增速比3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月和去年12月份分别提高0.5和1.7个百分点。
从三大重点行业看,1-4月份,制造业投资43279亿元,增长6%,增速比一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4和2.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25376亿元,增长7.2%,增速比一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1和6.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24159亿元,增长1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二、投资产业结构不断改善
(一)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趋于合理
1-4月份,第二产业投资52754亿元,增长7.3%,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9.8%;第三产业投资76538亿元,增长12.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7.7%。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比第二产业快5.1个百分点,比重比第二产业高1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比重提高,反映出投资的产业结构不断改善,这有利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1-4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8202亿元,增长15.1%,虽然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但比全部投资增速高4.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5379亿元,增长14.9%,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8.9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2823亿元,增长15.5%,比全部服务业投资增速高3.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总量不大,比重较低,但快速增长态势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减缓了传统产业下滑的影响。
(三)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加快
1-4月份,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0643亿元,增长15.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比全部工业投资增速高8.5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9.8%,比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18585亿元,增长15.8%,提高2.3个百分点,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9.8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42.9%,比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工业和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快速增长,比重持续上升,表明企业投资从注重铺摊子、扩产能的外延式增长向注重技术改造的内涵式增长转变,这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提高工业产品的竞争力。
(四)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
1-4月份,消费品制造业投资11785亿元,增长1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4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投资1585亿元,增长16%,提高4.6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投资1418亿元,增长15%,提高2.9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投资1273亿元,增长18.3%,提高2.1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在我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匹配问题比较突出,高质量消费品供应不足,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速提高有利于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步伐。
与此同时,高耗能制造业投资负增长。1-4月份,高耗能制造业投资10071亿元,下降1.7%,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五大行业中有三大行业投资负增长,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605亿元,下降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3363亿元,下降6.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292亿元,下降1%;有两个行业投资正增长,但增速不高,分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3774亿元,增长1.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037亿元,增长4.2%。高耗能制造业为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行业,投资负增长有利于从增量调整上化解过剩产能。
三、投资地区结构继续优化
(一)投资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1-4月份,东部地区投资64241亿元,增长7.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48.5%,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36540亿元,增长13.3%,提高0.1个百分点,占比为27.6%,提高0.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30864亿元,增长13.2%,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占比为23.3%,提高0.6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高5.5和5.4个百分点,投资占比合计提高1.3个百分点,反映出投资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投资的地区结构不断改善,这有利于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三大战略”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带一路”拓展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一带一路”共涉及全国18个地区,1-4月份完成投资47457亿元,增长7.8%,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1.7个百分点。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地区,今年以来福建省投资增速逐月提高,1-4月份增长13.8%,增速比一季度和1-2月份分别提高1.8和12.1个百分点。广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投资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随着首都北京部分功能定位的疏解与转移,1-4月份河北省投资增长11%,增速比一季度和1-2月份分别提高0.1和0.9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地区投资增速加快。1-4月份,长江经济带11省区投资66474亿元,增长12.8%,增速比一季度高0.4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2.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0.1%,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三大战略”奠定了我国未来区域结构发展大格局,随着战略的逐步推进,我国区域发展将趋于协调、平衡。
(三)中心城市群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伴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城市化的主流趋势,我国区域经济也正由传统的省域经济与行政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1-4月份,成渝城市群投资增长13.1%,长三角城市群投资增长10.4%,均保持了比较好的经济活力。这些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将有效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此外,在商品房销售持续高速增长的带动下,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暖。在重点城市投资持续增长的辐射作用下,以二、三线城市为主的非重点城市投资增长后来居上。1-4月份,重点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非重点城市增长7.8%,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
四、投资潜力很大,后劲增强
(一)基础设施“补短板”,投资潜力大
年初以来,受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不断落地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在三大领域中贡献最大。1-4月份,基础设施投资24159亿元,增长19%,增速虽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但比全部投资高8.5个百分点,而且明显高于房地产开发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基础设施投资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0.6%,比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政策措施不断落地,国家预算资金和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力度加大;另一方面也与“十三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提前开工有关。目前的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在相对薄弱领域,如中西部铁路、农村道路、城市地下管网、污染治理、农田水利等方面,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对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改善民生发挥巨大作用。
(二)民间投资增长空间大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民间投资36条”等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间投资增长的政策措施,2015年以来又大力推进PPP模式,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这些措施一方面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方式降低了民间投资的不确定性,极大激发了民间投资的活力。2015年民间投资在投资中所占比重超过64%,但去年四季度,特别是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占全部投资比重也出现下降。1-4月份,民间投资82393亿元,增长5.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低5.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2.1%,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市场需求疲弱与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是民间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同时应当看到,我国企业主体从数量上看已以民间企业为主,投资建设的潜力很大。只要解决好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政策配套,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出台政策细则,民间投资活力将有望得到进一步激发,投资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三)投资增长后劲增强
新开工项目和投资到位资金的较快增长,预示着未来投资增长后劲增强。一是新开工项目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1-2月份以来分别增长41.1%、39.5%和38%,而去年的1-2月份为下降1.8%,一季度和1-4月份则分别仅增长6.1%和0.2%。二是投资到位资金支撑作用逐渐增强。今年以来投资到位资金增速逐月回升,1-4月份,投资到位资金158077亿元,增长8.1%,增速比一季度和1-2月份分别提高1.7和7.2个百分点,与同期投资增速的差距缩小到2.4个百分点。综合以上分析,受相关领域投资潜力仍然较大、政府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新开工项目和投资资金等投资先行指标持续向好的影响,下一阶段投资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司长)
(责任编辑: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