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媒体曝光上海银行已申请股票代码(601229.SH)。实际上,在2015年12月30日,上海银行IPO项目首发获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无条件过会。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向新京报解释,按照有关规定,企业上市在过会之后,拟上市公司可以申请股票代码。“这意味着上海银行正在排队,很快可以上市了,轮到上海银行后,大家就可以购股票、摇号抽签了。”
上市后上海银行能够缓解资本困境,加快扩张步伐,对比当年的北京银行,上市后的上海银行或再现“一夜造富”的神话。
对于目前广大城商行“一窝蜂”上市,专家认为,监管层出于市场考虑,不会大规模放开闸门。
上海银行8年六次冲击IPO
2008年至今,上海银行屡次申请IPO失败,其间曾“领跑”冲击H股,后撤销。分析称监管层“不开闸门”是主因。
早在2008年6月3日,上海银行召开上市项目暨中介协调会,正式启动上市工作计划。按照内部计划,最快在当年年内完成上市。
此前,2007年IPO大门向城商行敞开,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在2007年先后上市。错过2007年的上市良机,这对上海银行多少有点尴尬,早在2006年,上海银行曾率先拿到了城商行首张跨区经营牌照。
2008年上海银行IPO冲关失利。此后,上海银行“屡败屡战、屡战屡败”——2014年6月,上海银行与其他10家银行一道发布招股书,从2008年筹划上市的上海银行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2015年12月,上海银行第五次冲击IPO。据上海银行董事长金煜透露,上海银行IPO进展顺利,相关材料已提交证监会,处于“已反馈”阶段,希望2016年能上市成功。
A股市场闸门迟迟不开放,不愿苦等的城商行纷纷选择港股上市。在2011年股东大会上,上海银行提出了H股上市发行方案,成为冲击H股之路的“领跑者”。但2012年,全球股市震荡,上海银行终止H股上市。
媒体当时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称,上海银行在港交所已处于聆讯阶段。“上海银行方面主动撤销IPO,具体什么原因不太清楚。”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更多压力来自政府,作为本土银行,一旦H股破发,会很难看。
而与之对应,自2013年,重庆银行、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青岛银行等多家银行南下选择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上海银行未能上市原因在于监管层迟迟不放开市场闸门,”吕随启介绍,监管层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第一,银行板块大对大盘影响大,带来负面影响;其次,城商行本身存在多种问题,与已上市的股份制银行和商业银行相比,实力、规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相差较大。
先后五次增资扩股
2013年末上海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低于银监会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希望通过上市解决资本困境。
上海银行官网显示,上海银行在上海、宁波、南京、杭州、天津、成都、深圳、北京、苏州、无锡、绍兴、南通、常州等地拥有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314个,设有自助银行203个。初步形成了覆盖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重点城市的网络布局框架。
业务不断扩张,使得上海银行资金需求同步增长。“这些地区经济情况好,对资金需求相对旺盛,”吕随启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徽商银行资本充足率14.68%,核心资本充足率10.87%;江苏吴江农商行资本充足率14.16%,核心资本充足率12.02%;张家港农商行资本充足率13.31%,核心资本充足率12.80%;江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82%;重庆银行资本充足率11.96%,核心资本充足率9.26%。
而上海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75%,比2010年末增加1.05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74%,较上一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位居六家银行的末位。
对此,上海银行副行长张伟国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资本金水平不影响未来三年业绩发展目标、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且达到上市银行中等水平。”“按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和业务增长初步测算,我们预计资本缺口超过300亿元。”
而据上海银行2014年的招股书显示,2013年末,上海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94%和9.3%,其中资本充足率比2012年的13.17%大幅下降,且两个指标均低于银监会公布的2013年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2.19%和9.95%。
数据显示,2013年年末的资本充足率比2012年的13.17%大幅下降,且两个指标均低于银监会公布的2013年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2.19%和9.95%。
为了达到监管要求,2014年上海银行通过一期定向增发,使得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2.57%;2015年再次进行定向增发,资本充足率达到12.57%;不过这一数值仍然低于同期行业平均水平。
从1999年至今,上海银行进行了五次增资扩股。2014年年末,上海银监局下发文件同意上海银行增资扩股方案所涉及的第一期认购安排,同意上港集团认购上海银行新发行股份。2015年6月,上海银行实行第二期认购安排,增加了中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等三家新股东。
经过2014年和2015年的新一轮定向增发,截至2015年6月30日,上海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66% 。
吕随启介绍,资本率低可能存在两个原因。“一个是银行经营不好,资本充足率低于行业水平,另一种则刚好相反,银行经营好,但是不想留太多‘压箱底钱’,”吕随启认为,上海银行引进股东补充资本率,可能在于资本金严重不足。
和大部分继续上市的城商行一样,上海银行希望通过上市解决融资问题。“目前实体经济下滑,银行利润空间被大幅度压缩,银行不良贷大幅度提升,”吕随启介绍,银行面对资本金不足问题,继续通过上市融资摆脱资本困境。
“上市使得融资的瓶颈得以解决,使得上海银行扩张成为可能。”吕随启表示,上海银行的地域优势,使其能够在上海金融自贸区享受更多政策优势,业务方面存有不少机遇。
一夜暴富神话或再现
北京银行上市曾催生千余百万富翁,上海银行内部职工总持股比例为7.32%,分析认为持股多的员工有可能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2007年,北京银行上市时,“接近全员持股”的局面让北京银行风光无限,催生了1500位百万富翁。
吕随启称,上市银行“一夜造富”现象的出现关键在于股权结构。“北京银行股权分散,员工和管理层都持有一定股份,上市后股份变现催生了很多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
上海银行能否复制北京银行“一夜造富”的神话?
根据《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通知》规定,内部职工持股的具体标准为,“公开发行新股后内部职工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0%,单一职工持股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约1%。或50万股(按孰低原则确定),否则不予核准公开发行新股”。照此测算,类似之前几家城商行那样一上市高管身家便逾千万元的现象难以再现。
除了对持股比例作出限制外,《通知》还对“套现”进行了严格限定:金融企业高管和个人股份转让锁定期不得低于3年,期满后,每年可出售股份不得超过持股总数的15%,5年内不得超过持股总数的50%。这意味着,高管要完全“套现”至少需要5年以上。
据2015年招股书,上海银行四大股东联合投资公司、桑坦德银行、上港集团和建银投资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15.08%、7.2%、7.2%、5.48%。招股书还显示,截至本招股书签署之日,上海银行内部职工为5937人,内部职工股份数量为395572938股,占上海银行发行前股份总数的比例为7.32%,占据本行发行前股东人数的比例为14.79%。
招股书还显示,单一股东持有内部职工股数量超过50万股的股东共有39名,超过50万股的股份数量为7319470股,占本行发行前股份总数的比例为0.1354%,未超过规定的1‰。
对此,吕随启表示,理论上,上海银行还是有可能出现“一夜暴富”的神话。“虽然员工持股比例不高,但是员工持股并不均匀,有的人持股多,有的人持股少一些,”吕随启说,持股多的员工还是有可能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需要考虑到上海银行的发行价以及上市后的涨幅等因素,”吕随启指出,与北京银行上市时的外部环境相比,目前市场处于熊市,上海银行上市后股价的上涨空间和幅度与“当时的北京银行”不可同日而语。
多项指标上市风险存疑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近年银行业整体利润下滑,上海银行出现资产质量下降、盈利指标下降的局面。
2015年5月,证监会发行监管部表示,证监会在审核中小商业银行发行上市时,重点关注11类问题。这11类问题包括中小商业银行是否符合产权清晰、公司治理健全、风险管控能力强、资产质量好、有一定规模且业务较全面、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较强的要求;最近两年银行业监管部门监管评级的综合评级结果;最近三年年末及最近一期末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否符合银行业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持续经营能力;最近三年内是否进行过重大不良资产处置、剥离,或发生过重大银行案件等。
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影响,近年银行业整体利润下滑,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曾直言:“中国银行业要做好进入漫长寒冬的准备。”上海银行主要盈利指标和资产质量也出现下降现象。
据上海银行的招股书表示,在不良贷款方面,上海银行出现了资产质量下降的局面。2013年至2015年,三年的本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82%、0.98%和1.14%,2015年不良率较2014年上升了0.21个百分点。此外,2015年不良贷款余额为63.7亿元,同比增加16.39亿元,增幅34.65%。
盈利指标也出现了下降,据2015年年报,2015年其总资产收益率为0.99%,较2014年下降0.06个百分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招股书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该行85.35%的存款来自长三角地区,其中,74.22%来自上海地区;71.5%的贷款和垫款由长三角地区分支机构发放,其中,上海市占44.29%。
“上海银行的问题基本上和其他城商行问题一致,其本身并无特别突出问题。上市后,这些问题可能会解决,但是或多或少仍会对上海银行产生影响,”吕随启说。
■ 链接
监管层不会大规模“开闸”
关闭近十年的IPO大门终于开启,批量城商行向A股市场发起冲击。
据上海交易所官网显示,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吴江银行均能查询到相应代码,状态为“已公告发行”,上市步伐逼近。
此外,杭州银行、江苏常熟农商行、江苏无锡农商行、江苏江阴农商行、江苏张家港农商行等5家银行已经通过发审会,成都银行则“已反馈”,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盛京银行等4家银行处于“已受理”状态。
据统计,目前宣布拟上市或者启动上市计划的地方银行已经多达二三十家。如湖北银行、兰州银行、桂林银行等。
在吕随启看来,城商行“一窝蜂”上市反映了银行业对中国未来经济形势信心不足。“目前市场不景气,即使上市,股价也不可能太高,理论上可以等待市场回暖后再谋求上市。但很多城商行不看好中国经济,认为以后上市可能会股价更低,”吕随启认为,市场容量有限,现在并非城商行大批量上市的最佳时机。
但吕随启也提出,资本金缺乏使得广大城商行“饥不择食”,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截至去年年底,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12.59%,较年初的11.91%小幅增加了0.68%。如今城商行重新迎来A股上市潮,也让其获得补充资本的新机遇。
“政府也面临两难处境,一方面政府没有能力解决城商行的资本困境,另一方面银行股占据板块大,如果把银行股放开,更多银行股进入市场融资可能使得股票市场机构产生问题,”吕随启直言,城商行上市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吸血效应,不利于资本市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表示,希望在中国看到一家未上市的银行:“对于城商行的‘一窝蜂’上市能够理解,但我希望中国有一家不上市的银行。”
2015年股灾仍历历在目。城商行“一窝蜂”上市势必占据市场流动性,导致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更多股票下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吕随启认为,虽然此次监管层对城商行“开闸”,但从稳定股票角度,会有一定的把控节奏,不会出现大批城商行“一窝蜂”上市的局面。
B08-B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责任编辑:张明江)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