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管离职潮涌,半年时间,已有近30位银行高管离职。他们之中,部分因年龄限制而退休或被行政调任,不过离职后前往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行业也成为新的选择。
“高层变动实在太快,称得上是‘大换血’!刚刚结束审计,新行长上任后,又是一系列考核。”7月20日,某国有大行的员工唐先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7月20日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平台发布信息:执行董事、副行长王希全因工作变动,向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执行董事、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副行长职务。
王希全离职并非孤例。从去年年底起,短短半年时间,已有近30位银行高管职位变动。一封封辞呈,引发市场对银行高管变动现象的关注,银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规模巨大的高管“大换血”。
半年近30高管离职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在这近30位离职或变动的高管中,涉及2位董事长、4位行长、多位副行长以及执行董事。
其中,国有银行高管变动最为明显。工商银行包括董事长、行长、董事长秘书、首席信息官和副行长等在内的多个职位都出现了变动,原董事长姜建清卸任,易会满接任其工作,副行长郑万春则出任民生银行行长;农业银行原副董事长、行长张云,原副行长李振江出任国务院金融事务局副局长;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潘岳汉出任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
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高管变动频率最高。《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公告得知,自2015年初至今,兴业银行累计离职高管高达十人,在今年年初离职的就包括一位行长、一位副行长、一位董事。
一些城市商业银行高管也有所变动。宁波银行副行长冯培炯出任董事,副行长洪立峰出任监事长;江苏银监局城商处处长周洪生出任南京银行副行长,法国巴黎银行大中华区负责人杨伯豪出任南京银行董事。
《国际金融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今年农业银行高管变动涉及两位“一行三会”的重要成员。原农业银行董事长刘士余调任为证监会主席;原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出任农业银行董事长。据了解,现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三会”主席均在农行担任过“一把手”,这一现象并非偶然。
互联网金融诱惑
除了因年龄限制而退休或被行政调任外,部分银行大佬为何放着银行这个“躺着就能赚钱”的行业高管位置不做,而选择离职呢?
谈到这个问题,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行业的广阔前景吸引了众多银行高管的加入。
现在,银行业压力太大,但薪酬减少。201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据《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原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2015年薪酬为54.68万元,比起2013年的199.56万元下降了72.6%,降幅明显。在2015年,高管平均薪酬同比下降的银行不在少数,不少银行降幅甚至超过了30%。
薪酬下降的同时,银行工作人员的压力逐渐增大。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实体银行利润逐年下降,揽储压力倍增,再加上不良贷款率逐年攀升,贷款催收越来越难,业绩考核使每个银行员工焦虑不已。
而此时,互联网金融这类新兴行业如一颗蜜糖,对于“压力大薪酬少”的银行高管们来说,是不小的诱惑。《国际金融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阿里巴巴旗下著名金融服务集团蚂蚁金服副总裁的名单上,出现了原杭州银行行长俞胜法和原招商银行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胡滔;今年7月,在万达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首次曝光的领导班子中,赫然出现原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王贵亚。
“相比于银行的低薪酬,互联网金融企业非常慷慨,在这里,我没有很大的压力,但是挣到的钱远远多于银行”,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一位刚从某国有大行跳槽到某著名P2P平台的王女士,她说,“在银行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业务员,而在这里,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
“黄金十年”成追忆
面对互联网金融诱惑的同时,银行利润几近零增长,不良贷款率年年攀升,社会对银行业的前景信心不足等压力,也都使得银行高管走出体制,另谋出路。
据了解,2016年4月底,四大行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工行实现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0.7%;建行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9.52亿元,同比增长1.41%;农行实现净利润545.68亿,同比增长0.46%;中行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6亿,同比增长1.70%。可谓是龟速增长!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认为:“四大银行利润增速较慢主要是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现在中国宏观经济状况不理想,经济增长速度本身有所下降,银行受宏观经济状况影响较大,这意味着银行面临的贷款市场萎缩,M1增速达到24.6%,企业有大量的存款闲置,需求下降,投资力度不强,导致银行贷款放不下去;再者,大量需要贷款的企业现在处于不利状况,经营较为困难,这使得银行本金、利息回收难,也导致银行贷款意愿不强,利润增速放慢。”
对于整个银行业而言,黄金时代可谓是渐行渐远,除去四大行利润进入“零增长”时代,近日,银监会又发布消息称,截至2016年6月末,银行业的资产总额为21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各项存款余额为15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各项贷款余额106.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81%,拨备覆盖率仍保持在161.3%的较高水平。一些银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银行不良贷款率会更高,对此,奚君羊表示:“不良贷款的比率、规模现处于上升阶段,但是由于外部环境没有明显改善,还会继续上升,直到宏观经济环境走好。”
新面孔新挑战
2016年6月,易会满代替姜建清,成为工商银行新任董事长,面对种种挑战,他是否可以带领“世界第一大行”工行走出如今的困局?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易会满于1985年加入中国工商银行,曾任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江苏省分行行长,北京市分行行长,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行长等职,2013年7月起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可以说,易会满在成为工行董事长之前,已经在工行各个岗位上历练多年。一位在工行工作多年的王女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易会满从基层做起,工作经验丰富,也只有他能够接任姜建清董事长,带领工行走出困境。”
早在今年3月,易会满便客串参与工行互联网金融品牌发布会,为工行新推出的三个互联网金融产品和三个平台演讲造势。一位发布会参与者评价:“此次易会满的演讲,有点‘乔布斯的乱入感’,工行此次转型很有诚意。”
今年6月,易会满首次以工行董事长的身份主持工行的股东大会,他表示:“为了实现工行利润增长,工行一方面将通过进一步加大存量、增量贷款的并轨管理来加强风险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将会加快转型以及提升创新能力,适应当前消费主体80后、90后的需求。”
同样,原银监会副主席、农业银行新董事长周慕冰上任后,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他在新一届党委召开的第一次党委会议上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良贷款双升、同业竞争加剧等内外部矛盾和挑战面前,农业银行要再接再厉,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和推动转型发展。”。
据统计,2016年一季度末,农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39%,与2015年末持平,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87.56亿元,其不良贷款率是所有上市银行中最高的。针对这一问题,周慕冰上任后,正积极筹备参与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相关工作,着手解决此问题,并将发行“农赢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对此,奚君羊表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大有裨益,如果取得成功,则有利于银行脱困。”
新上任的光大银行行长张金良将该行的转型方向概括为“四化”,即综合化、特色化、轻型化、智能化,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虽然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复杂局势给国内银行业未来发展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但是这些困难和挑战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恰恰是银行业转型发展的最大机遇,如果商业银行能很好应对这一机遇,就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银行换帅,能否快速帮助银行“脱困”,恐怕没有那么乐观。在奚君羊看来:“银行是主体性行业,个人对于银行业整体的发展贡献有限,银行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但是对于单个银行自身的问题推进,主要领导人可以从战略、管理方面加以提升。”
(责任编辑:李乔宇)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