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的螺纹钢期货开盘涨停,开启了2016年钢价的首轮快速上涨,一个半月之后,期货增幅达到惊人的37%。不过,紧接着,一个让人措手不及的俯冲迅速将钢价硬生地拉了下来,到6月1日,期货价格相较高位时下滑28%,再次回到了盈亏平衡点。
90天的时间里,中国钢铁经历了一番近年少有的暴涨暴跌。
这一轮期货暴涨行情,令钢铁企业在经历了去年的严冬之后集体骚动了起来——现货钢价紧随其后不断攀高,高炉接连复产。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国钢材日均产量在4月创历史新高——9667.6万吨。按照这样的月产量,今年的钢铁产量很可能一举超越2015年。
波诡云谲的价格令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产业,难题接连而至。不仅去产能的形势可能变得更严峻,对于反应速度总是比价格慢上一拍的钢铁生产企业,在市场面前也变得无所适从,不仅成本变得不可控,产量更是无从计划。
中钢期货钢材分析师王奕琳向经济观察报表示,这一轮暴涨暴跌,在年初供需错配的前提下,期货炒作的力量起到了先导的作用。“进入6月之后,做多和做空的两股力量又开始了博弈。”王奕琳告诉经济观察报。
钢企的心事
距离3月7日的拉涨停已经二十多天,螺纹钢期货在摇摆中继续攀爬,无论是钢材期货市场还是现货市场,紧张的气氛一点也没有退散。到4月21日,螺纹钢期货价格终于在一路猛跑中到达本年度的峰顶。
为提前锁定未来的价格风险,作为唐山最大的民营钢厂,国丰钢铁近年一直在钢材期货、甚至原材料期货上买入套保。
不过,像国丰钢铁一样懂得利用期货规避价格风险的企业,在中国钢铁行业中依然是少数,更多的生产企业在今年颇为情绪化的市场面前显得很被动。
从3月初到6月初,三个月的时间里,中国钢材市场发生了一轮令他们始料不及的暴涨暴跌行情。
3月7日,夜盘一开市,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强势涨停,单日涨幅达到8%。此后,全国钢材市场全面飘红,价格一天几次拉涨。
现货价格几乎在同步飙升。3月14日,武钢出台了四月钢材价格政策:热轧品种价格上调260元/吨,冷轧板卷品种价格上调280元/吨,此次调价政策已是武钢自2016年2月份以来连续第三个月上调冷热品种期货价格。一个月之后,武钢宣布再提价。
不过,钢铁价格很快俯冲。
4月29日,钢价重启下滑通道,到6月1日,螺纹钢期货价格已经跌破2000点,比之最高点时下滑28%。
一升一降之间,这一轮钢铁价格震荡幅度达到65%。
生产总是慢价格一大拍的钢铁企业对这样是情形感到很恐惧。“价格波动对生产的影响太大了。”兰格钢铁信息事业部副总经理马力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对内供应、对外营销,价格对钢企的影响是全面的。市场稳定的情况下企业对生产会更有控制力,如果钢价波动较大,不仅成本变得不可控,产量更是无从计划。”
与国丰钢铁在期货市场可以自由操作有所不同,国有企业在期货市场受到体制的严格管控。 上海钢联 研究中心主任曾节胜向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参与期货市场的民营钢企更多,比如沙钢集团做一些套期保值等,在国内钢企里名声也很大。”
王奕琳告诉经济观察报,在钢材的期货市场中,现货企业的参与度相对较低,首先表现在企业参与比例的低,再者,交易量也相对较少,对于套期保值来说,对冲的量还是不够。“在现货企业参与太少的情况下,投资的力量在期货市场中毫无疑问地占据主导。”她说。“中国钢铁企业运用金融工具进行价格风险规避的意识和能力依然很有限。”王奕琳说。
罕见涨跌背后
“进入6月份之后,随着钢材价格进入盈亏平衡点,做多和做空的两股力量又开始博弈了。”王奕琳分析。
现货市场的动荡甚至有过于期货。
根据中联钢的数据,上海地区的三级螺纹钢现货在3月1日价格还只有1930元/吨,3月8号就到了2430元/吨,此后的半个月时间里,钢材价格一路震荡上升,到4月21日达到了2900元/吨,涨了将近1000元/吨,涨幅达到50%。从4月29号开始,现货开启下滑通道,到6月2日降至2000点,比之最高点,又下滑31%。一升一降之间,振幅达到81%。
这是过去几年当中罕见的一次暴涨暴跌。“在我们看来。此轮暴涨实际是存在演进的序列的。”王奕琳分析,暴涨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年初的供给不足、需求则旺盛超出了市场预料,出现了供需错配,期货市场产生良好预期。紧接着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在2700点附近一直到4月22日冲顶,这个时间段伴随着钢铁贸易商的大量资金涌入现货市场,倒卖更加活跃,此时现货和期货之间形成了互相的哄抬。“如果说年初价格刚刚涨起来的时候钢厂存在复产,那时钢厂的态度也是犹豫的,原因是此前形势太过于严峻,对后市不看好,而且利润也不够高,再者,资金也没有到位。但涨了一个月之后,这些条件就具备了。钢厂终于开足马力,4月均产量创了历史的新高,供需格局此时发生了转变,到五月底的价格又回到了盈亏平衡的状态。”
王奕琳的分析和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期货研究中心主任李燕杰不谋而合。“实际上,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整个钢铁产业链的去库存已经非常极端了。”李燕杰说,“那时候大家是非常悲观的。一方面企业在拼命去产能,一方面关停的产能也比较多,年初宏观政策对需求有一定刺激效应,同时又逢传统需求旺季的来临,市场的基本面已经支持涨价了,市场预期在这个时候发生变化也就是必然的了。”“这一波上涨过程,现货价格是跟着期货走的,期货起到了很明显的价格发现作用。”王奕琳表示。
不过,期货对现货这种价格发现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的价格引导,在不同时间段发挥的效力有所不同。王奕琳告诉经济观察报,这要看当下期货市场有没有资金炒作,以及供需的情况。换言之,钢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来源于供需还是来源于金融市场,不同阶段二者影响力是不一样的。“期货产品本身就兼具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金融属性,美联储加不加息、本国货币政策如何,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作用明显的话,期货的价格就会比现货价格先有反应。但在某一段时间,如果是由供需面来决定的话,那么现货价格就会先反应,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现货资金哄抬的力量也可能不敌期货的炒作力量,期货价格的反应又会反超现货。”
2009年3月螺纹钢期货正式推出。根据中钢期货对过往的分析,在每一次钢材价格出现拐点(上涨或是下跌)的时候,基本都是期货领先现货。“当然也会出现现货价格拐点早于期货的情况,但总体比较少。”王奕琳介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背景是,今年股市情况不好,大宗商品本来就容易被关注,大宗商品中唯独黑色金属没有外盘,不像其他大宗商品,外盘可以起到价格制衡的作用。当然,最后别忘了,年初的时候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价值洼地。”王奕琳说。
除此之外,王奕琳表示,黑色原材料期货的主力合约交割时间是一、五、九月,成材交割时间是一、五、十月,都是不连续的,因为中间的时间不能交割,也存在被投机力量控制的可能。“理论上,参与的主体越多,越丰富,越能更好的发挥期货产品价格发现的作用。”李燕杰表示,“钢企能够有效地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既有助于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又能提高企业经营能力,也有助于期货价格更好的收敛于现货,更有效地反映市场基本面,而期货作为套期保值工具也会更加好用,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去产能再陷困局
有人这样总结2015年的钢铁市场:钢价暴跌、产销首降、亏损过半、成本回落难救主。
来自中钢协的统计,2015年下半年钢协会员企业日均粗钢总产量便一直在震荡中不断下滑,产销两滞,传统的金九银十和冬储在这一年均没有出现。进入十月中旬之后,产量的下滑尤其明显,到2015年末达到全年最低谷,日均产量只有150多万吨,而这一年的日产峰值在180万吨左右。
考虑到纳入统计的会员单位规模相对较大,那些较小的钢厂并未纳入统计,而这部分钢厂更容易“见机行事”,停产会更加得主动,整个钢铁行业的产量下滑更多。
然而,经历了无比晦暗的严冬之后,2016年春天这波出人意料的暴涨行情令钢铁企业集体骚动了起来。一轮久违的大面积复产潮由此产生。
3月以来,各大数据平台的监测纷纷显示,高炉重新点火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其中不乏一些死灰复燃的僵尸型企业。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国钢铁日均产量强力恢复,最终在4月份达到了历史的新高。
根据中联钢的统计数据,今年前四个月国内钢材累计产量3.69亿吨,同比去年增长七个百分点。按照这一形势,2016年钢铁产量最终很可能又超越过去的一年。“钢价拉涨之后,企业产量就不愿再打压下去了,除非价格又低到了完全无法忍受的地步。可以说,钢铁市场始终处于一种供需两端不断博弈的状态。如今价格再次大幅回调,但出于惯性,钢企的生产却很难对这一的回马枪进行快速地响应。”国丰钢铁公司市场研究员于会会说。
敏感而多变的价格波动已成为钢企最为挠头的问题。业内观察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对于大宗商品现货来说,市场最需要的是稳定,尤其是稳定的价格体系,这对于生产和经营是最为重要的前提。但对大宗商品而言,供给侧相对需求侧的滞后性明显,钢铁也不例外,正因如此,动荡让钢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种种不确定性因素。
钢铁产量在这样的不确定性中失去了方向,行业面临的去产能形势再度变得严峻,企业连年糟糕的盈利状况也再度变得不可预料。
2016年6月8日,2077元/吨,这是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1610的终盘报收价格。如同王奕琳所说,中国钢铁市场做空和做多的力量依然在博弈。下半年会是怎样的形势,没有人说得清。来源: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李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