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互联网色彩越来越浓。互联网和传统产业不断融合发展,将带来更加多样和灵活的新岗位、新职业。
早晨,你用手机软件约人跑步;中午,你用手机软件点个外卖;傍晚,你用手机软件搭个“顺风车”回家;睡觉前最后一件事,你躺在床上翻翻微信订阅号……
这其实是许多人的普通一天。
互联网+需求 催生就业新群体
想吃隔壁那家店的豪华套餐却又懒得出门,咋办?拿出手机点一点,只要半小时,外卖小哥就把美食送到了。
今年春节过后,27岁的周小帅成为送餐大军中的一员。一部手机、一辆电动车,加上公司配发的统一制服,这就是他的工作标配。
每天10时到14时、17时到21时,是周小帅和同事们最忙的时候。“一个人一天多时能接30多单,少了也有一二十单。”他说,“每天骑着电动车能跑200多公里。”
周小帅所在的黄村站点只是百度外卖在北京市大兴区的一个小站,有近20人。记者从百度外卖了解到,从2015年5月产品推出到现在仅一年多时间,他们在北京已经有超过1万名送餐员,在全国的送餐员达5万多人。今年年底,预计公司在全国的送餐员将达10万名。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印发。家政服务、文化创意等行业纷纷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中国的第三产业正在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比第二产业快1.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56.9%。
专家认为,相比一、二产业,服务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明显,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但就业保持稳定的最重要原因。
互联网+流量 公众号“网红”纷纷登场
“我还年轻,要到外面闯一闯。”做出创业的决定时,26岁的李彤对自己这样说。
李彤原来在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工作。完全出于个人兴趣,他在业余时间创建了“串价网”,转载和推送一些当地的时政新闻和便民信息。在他的不断努力下,这个微信公众平台慢慢有了雏形。
2013年12月,“串价网”旗下成立“微E影视团队”,团队拍摄的一些视频创造了10多万点击量。人气高,粉丝多,商机就找上门来。
今年初,随着煤炭行业去产能推进,集团开始转岗分流,李彤果断选择了停薪留职、自主创业。如今,“微E影视团队”由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15个人,视频点击率累计超过300万次。
在微信订阅号这个新的媒介生态圈,一些“大号”的文章阅读量轻松达几万甚至十万以上,其中不少订阅号的负责人是辞职后自主创业,专职运营微信。
在互联网领域,流量就是财富。今年北京国际车展,不见了衣着暴露的车模,却迎来了手持自拍杆的女主播,这是被称为“网红”的一类网络新角色。
实际上,网络主播、网店模特等已成为不少人的第一职业。“网红”们实打实地给网店增加了销量,有的“网红”还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业内人士指出,“网红经济”的风口已经到来,现在有多种变现模式让“网红”把流量变销量,“网红经济”甚至还能倒逼产业变革尤其是纺织服装行业。
互联网+分享 用知识和经验创造财富
老家在东北的李新军,如今定居在海南三亚。3年前从国企退休的他,在这里开始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春。
李新军说,刚到三亚时人生地不熟、挺孤单。儿子看他闲着无聊就帮他注册了一个滴滴司机资格,劝他开车出去转转。没想到这一转停不下来了。“来三亚旅游的人多,我每天出车能挣个两三百块钱,比退休前挣得还多。”他笑着说。
李新军跟人分享的是车,而很多人分享的是“人生经验”。手机里装上个运动软件去晨跑、夜跑成了一些人新的锻炼习惯。这也给运动达人带来了新机会——陪跑师,他们可以把自己健身跑步的经验传授给新手。
旅游热兴起,使酒店试睡员成为一个月收入过万的职业。试睡员将自己住酒店的感受、评价等实用信息分享到在线旅游网站,为游客选择酒店提供重要参考。
“有一技之长未必要依赖公司,这在未来是一个趋势。”北京一家职业培训机构超验极客的CEO耿赛猛说。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领域参与提供服务者约为5000万,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5.5%。
专家表示,众多分享经济平台培育了规模巨大的自由就业群体。相比正规就业,分享经济可以让从业者自由地进入或退出社会生产过程,减轻了个人对单位的依赖。
中国就业版图“流变”
就业,民生之本、发展之源。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升级、“双创”战略给就业格局变化带来什么新动能?大学生和农民工这两个重点群体,就业门路又流向何方?记者日前在多地采访,为您描绘中国就业版图上的这场新变局。
二、三线受青睐
“北上广”趋平稳
从1月份到现在,重庆力帆集团已经新招了1500多名工人。尽管工人总数不断增长,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部长洪明军看来,人员还不够用。
中部省份的这种趋势也很明显。“过去是‘我一定要出去’,现在是打听哪里就业更好;过去是往沿海跑,现在是往中西部转移。”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占俊学说。
据国内最大的招聘平台前程无忧网对上半年就业市场分析,一线城市仍保持较高的用人需求,二线城市则增长迅速,武汉、杭州、成都、南京、苏州和西安的同比增加了36.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近期一项研究显示,2011年至2015年,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比例在下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比例明显上升。这意味随着中国经济的产业梯度向内地转移,就业人口格局正在发生区域性变化。
蓝领艰难“蜕变”
新经济领风骚
42岁的魏福晋,一年多前是山西晋煤集团古书院矿的一名澡堂检修工。去年他转岗到当地一家超市工作,成了负责切肉的技术工。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去产能逐步进入实质化操作阶段,煤炭、钢铁领域用工需求减少幅度较大。据人社部估算,这两个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涉及约180万名职工。
转型中,希望与困难并存:一方面,能源重化工企业等传统行业很难再保持高速增长、维持大规模用工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新经济快速发展,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大幅增长。
不久前人社部公布一批技工院校新增专业和专业方向。在36个新增专业中,以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等为代表的二产专业依然占比很高,达到六成。同时,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网络营销等三产专业呈快速发展新势头。
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一趋势的实质是就业从“劳力”向“智力”的转变。
“候鸟”变“钟摆”
离土不离乡
在中原劳动力大省河南,记者在民权、孟州、平舆等县市的产业集聚区采访看到,由于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电动车成了农民工的常用交通工具。每到上班,电动车一辆辆鱼贯而过。下班时,同样场景则换个方向再次上演。
人称“农民工司令”的河南省上蔡籍农民张全收,2001年在深圳创办了一家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十几年后,他把公司总部从深圳迁到了郑州航空港区,输送务工人员的方向也从沿海转向内地。
河南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吕志华介绍,从背井离乡的“候鸟”式迁徙,变成家门口上下班的“钟摆”运动,正成为河南回流农民工再就业的一景。连续几年,省内就业超过省外就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渐趋常态化。他认为这一趋势还会持续。
据农业部测算,近5年返乡创业人数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左右。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已超过450万,约占农民工总数的2%。
机关离职增多
“双创”渐成风气
尽管一些部门和专家对公务员队伍是否出现“离职潮”的认识不一,但根据人社部发布的相关数据,从2008年到2013年,全国公务员总数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而到了2014年和2015年则开始少量减少。
在许多大学生眼里,公务员“铁饭碗”的诱惑力确实不如从前了。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渐成风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这条富有挑战性的就业之路。
在重庆北部新区互联网产业园的腾讯众创空间,一家名为MORIMORI的跨境电商平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跟普通的跨境电商不同,他们将目标客户瞄准了二次元爱好者,还创建了4个动漫形象靠“卖萌”来赚钱。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表示,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明显,平均1人创业就能带动8.4人就业。而且这些创业者对未来总体保持乐观态度,表示即使失败还会再次创业,“双创”新引擎正在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带来新机遇。
本版稿件据新华社等
(责任编辑:罗伯特)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