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亚旭本报记者张培奇
陆锡芳走了,离开了他挚爱的淅川大地。1987年,47岁的他怀着扶贫梦想来到偏远的豫西南淅川县荆紫关镇撒播科技星火,这一待便是28年。28年间,他黑发变白发,中年变古稀,两次婉拒当副县长的机会,潜心投入桑蚕事业之中,使淅川县湖桑种植面积发展到6万多亩,3万多农民依靠养蚕走上了致富路。直到2015年8月12日12时08分,他在指导荆紫关镇万亩桑蚕基地生产中,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75岁的他永远离开了。
一世清贫淡泊,只为实现桑蚕梦
1964年,陆锡芳从江苏省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东桑西移”号召,来到河南南阳农校担任桑蚕专业主任。1987年,中共南阳地委提出“科技兴宛”的战略后,他主动要求到最贫困的地方进行科技扶贫,指导桑蚕养殖。
当时淅川是贫困县,陆锡芳选择了这里并提出了发展桑蚕业的三个条件:要是最贫穷的地方,要有老桑园,要有充足的土地。经过考察后,陆锡芳决定从荆紫关镇张巷村干起。在他看来,这里经济发展非常落后,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更为迫切。
陆锡芳说服妻子,告别家庭,怀着一腔热血来到了张巷村。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冷落和白眼。“坐船过丹江时,撑船的年轻人得知他是来搞养蚕的,非让他付双倍的渡河钱。当时群众对发展桑蚕业认识不足,并以粮桑矛盾为由竭力反对。”张巷村83岁的聂朝华老人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陆锡芳不气馁,经走访后得知:以前这里发展过桑蚕,但由于缺乏技术都失败了,群众折腾怕了,所以抵触情绪很高。张巷村蚕农聂付彦说,当时村里是“五户联体”,5户农民种的桑树合计15亩,看着效益不好,都想把桑树砍掉,陆老师好话说尽,才把桑树留下来。
“为帮助这仅有的5家养蚕户,陆老师真是豁出去了。”聂付彦说,麦收时节,村民顾不上给桑树剪枝,为不影响桑树生长,陆老师就一个人钻到桑园里,拿着剪刀去剪那些比大拇指还粗的桑枝。烈日下,干了3天后,他晕倒了,两手磨得满是血泡。
蚕农魏国义是最初养蚕的5户之一。陆锡芳为打消他养蚕的顾虑,自费买来喷雾器,配制了消毒药水,赖在他家做技术指导。当年,魏国义一张蚕产量就由过去20多斤增加到70多斤,净挣了700多元,是过去收成的三倍。这下子人们算是服了,第二年,张巷群众养蚕积极性空前高涨,不少人重新栽上了桑树,桑园发展到200余亩。
慢慢地,陆锡芳成了张巷村的一员。“桑园管理期间,陆老师手把手地教剪枝,下到田间拨开表土查看施肥情况;养蚕期间,经常到蚕室查看温湿度,教蚕农切叶喂蚕;卖茧时,他帮蚕农分拣蚕茧,让好茧卖个好价钱;即便是到县城开会,总不忘记帮有需要的农户捎点蚕需物资,减轻群众负担。”张巷村村民龚记周回忆。
陆锡芳的同事汪金强说,陆老师生活简单,从不讲究吃穿,夏天灰白色的短袖,冬天黑色的夹克,成了他的“标准装”,很少见他买新衣服。做饭往往是煮一锅米汤,就着咸菜吃,这顿吃不完下一顿热热接着吃。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袁晴超回忆说,1987年底,淅川县请陆锡芳出任科技副县长,他以要调动群众养蚕积极性为由拒绝了。1995年,唐河县邀请他担任科技副县长,经过组织安排,加上考虑到淅川桑蚕业有了一定基础,他这才离开,但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兼顾淅川,每年回来指导桑蚕生产10次以上。而干了不到3年,他再次辞职回到了淅川。他说自己不是当官的料,喜爱的事业是桑蚕,只有在农村才能发挥作用。
一心为民,带领一方百姓致富
陆锡芳热爱自己的事业,更渴望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为提高养蚕的效益,陆锡芳想了很多办法来增加蚕农的收入。
在张巷村农民王改云的记忆里,每天早上陆锡芳总在村里转悠,遇到蚕农后就关心地询问桑蚕的情况,并嘱咐一些注意事项。在陆锡芳的帮助下,王改云家种植面积扩大到5亩多,成了全村养蚕大户,不仅盖了新房,还买了摩托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张巷村,村民聂令会曾很反对种桑养蚕,但后来见乡亲们一个个发了桑蚕财,便在荒河滩上种起了桑田,主动找陆锡芳要书看,还积极参加村里每次培训。经过科学养蚕,仅1992年他养蚕收入就达3万余元,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盖起了楼房。
张巷村党支部书记魏振国说,陆老师在村里6年间,群众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千元增加到5000多元,九成农民的房屋都由土坯房变成了砖房。1993年,镇里把陆锡芳接到政府住,临走时,村民们自发在村口为他立了一块功德碑,上面刻着“传科技富民数载,建功业流芳千秋”两行大字,村民们赠他“桑蚕‘活字典’,致富‘活财神’”的称号。
2000年,到了陆锡芳退休的年龄,他的妻子陶宛良早一年退休回到了江苏太仓老家,按常理,他也应该回去和家人团聚安享晚年。“单位的领导、荆紫关镇的老百姓都不让我走,希望我继续留在这里做指导。”陆锡芳再一次说服了自己,选择了留下,继续和他的桑蚕事业朝夕相伴。
在淅川县,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和桑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护生态,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带领当地百姓过上小康生活,成了陆锡芳新的研究课题。
在反复论证和实践的基础上,陆锡芳探索出了大棚规模养蚕、拉长产业链条、循环高效利用、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在湖桑基地建立通风条件及保温效果都好的塑料大棚养蚕室,既可养蚕,又可在农闲时就地粉碎桑枝来种植木耳、香菇等,发展食用菌产业。
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但拓宽了淅川县百姓奔小康的致富门路,更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8年来,陆锡芳以桑园为家、与桑蚕为伴,还研发出了格簇养蚕新技术,使单位面积养蚕使用率提高了5倍。蚕茧色白,品质好,价格也从10多元涨到20多元,得到了蚕农的认可和好评。
如今,在陆锡芳的帮助服务下,丹江两岸群众年收入达2万多元。淅川县湖桑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占全省桑田总面积的2/3,3万多农民依靠养蚕走上了致富道路,淅川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全省第一桑蚕大县。
一生奔忙,汗洒淅川大地
初到淅川荆紫关镇的陆锡芳,为了能尽快让当地百姓接受技术指导,也为了方便照顾桑田和蚕种,他自行在河边找了一间连窗户都没有的低矮房子,一直坚守长达6年之久。
作为科技工作者,陆锡芳深知养蚕技术的重要性。看到一些蚕农因不懂技术而遭受损失后,他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掌握的养蚕技术传授给蚕农。荆紫关镇麻坑村党支部书记麻庆林说,陆老师手把手传授的同时,通过抓点示范、培训讲课、巡回指导等措施,使农民尽快学到“真经”,老人、孩子,都成了他的学生。不仅淅川县,毗邻的湖北郧县、陕西商南县的农民也跑来听课。
“粗养猪,细养蚕,28天见现钱”“消毒、防病、良桑、勤提、保湿、稀放”,63岁的蚕农聂桂江至今还记得陆锡芳讲课的内容。为便于蚕农掌握和记忆,陆锡芳精心准备,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易懂好记的顺口溜或口诀,并结合实际来讲授,深受蚕农们的欢迎。
撒播科技星火,助力农村发展。28年来,陆锡芳在淅川、内乡、镇平、唐河、方城、郸城、卢氏等20多个市、县,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00多期,听众达3万多人次。
为主动适应市场形势变化,陆锡芳提出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探索桑蚕经营管理新路子。在他的建议下,2012年,荆紫关镇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盛坤农业公司,打造种桑养蚕-蚕沙养鱼、肥莲-鱼粪肥塘-塘泥肥桑的循环生态链,培育桑、莲、鱼观光农业园,为桑蚕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盛坤农业公司副经理冯建昌介绍,目前,公司承包桑园1万多亩,主要从事桑蚕生产、收储加工、田园观光等,年养蚕2万多张,产鲜茧30多吨,产值6000多万元,每年可就近安置劳动力500多人,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桑蚕基地。
冯建昌和陆锡芳有深厚的感情。他说:“陆老师作风端正,无论日子过的怎样,从未向当地政府和他服务过的企业村组提过任何要求,一生不求名利。作为技术顾问,他更是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责,每天和工人一起上下班,从厂区布局、基地建设,到桑树栽种、管理都倾注了他大量心血。”
陆锡芳逝世的当天上午,他还在桑蚕基地查看桑园管理情况:嘱咐蚕农及时除草,让蚕农做好中秋蚕催青前的准备工作。和当初一样,每个环节陆锡芳都是认认真真地向蚕农讲解。
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陶宛良带着家人从太仓赶到淅川,见到遗体,便痛哭不止。“他工作认真,事业心强,安排的事不论大小一定要干好。劝他退休后回家歇一歇,可他总是说这儿离不开他,要再帮带几年。”陶宛良悲伤中带着一丝责备。
陆锡芳生命的最后献给了丹江大地,这位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省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省管优秀专家是荣幸的,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坚守在豫鄂陕三省交界的土地上,直到生命的尽头。
(责任编辑: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