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发展消费金融不应忽略互联网的力量

  • 发布时间:2016-04-08 02:10:35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观察家

  持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不温不火,一直没有诞生具有标杆高度的企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能不说是因为缺少互联网基因。

  3月30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新消费领域的细化政策措施。而以金融支持消费,除了依靠以金融机构为主要发起人的消费金融公司,更需要重视互联网公司的力量。

  互联网是消费金融发展的基石,消费金融公司有没有原生的互联网基因,事关风控,也事关效率。但目前,包括BAT在内的国内最好的互联网公司,都没有拿到消费金融牌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已有近20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尚未正式开展业务。这说明消费金融在我国没有市场吗?显然不是。反观以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虽然没有消费金融牌照,但互联网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业务尝试已经开展多时。

  实际上,对于有心在消费金融领域有所作为的各路玩家来说,真正的门槛不是银监会设置的行政门槛、牌照门槛,而是互联网行业设置的技术门槛、场景门槛、数据门槛。我国开展消费金融试点的时间并不晚,但是我们发现,最终决定消费金融发展的是互联网的产业变迁,是电商的崛起。可以说,消费金融的需求一直都有,但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品主要是车贷、房贷、信用卡“老三样”,只是因为有了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才使得更低额度、更大覆盖范围的消费金融得以成为现实。至于传统金融机构,其业务模式决定了他们在进入消费金融领域时没有成本优势,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国内银行发放的贷款中,贷给企业的比例高达82%,贷给个人消费的18%中,扣除房贷,真正用于日常消费的金融工具的比例只有3%。

  以优秀的互联网公司为切入口,将消费金融融入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消费金融一般无抵押、无担保,因此,制约消费金融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是风控,传统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问题是征信成本过高,没有数据积累,而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有效化解这一难题。以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为例,其芝麻信用已经与招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合作,为其提供芝麻信用评分、行业关注名单、反欺诈信息验证、数据变量服务、负面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的基于自身优势的数据和技术服务。

  鉴于线上化、场景化将是消费金融的主流趋势,互联网公司除了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征信等服务,其自身若能直接布局消费金融领域,更能直接助推行业发展。持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不温不火,一直没有诞生具有标杆高度的企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能不说是因为缺少互联网基因。

  没有牌照,并不妨碍互联网巨头们成为消费金融领域的无冕之王,而限制牌照数量、或仍以传统金融思维设定准入门槛,其实无助于避免各类乱象的滋生。暂时限制牌照数量,目的在于试点,但消费金融牌照的门槛,将更具优势的大型电商平台挡在门外是不公平的,没有大型电商平台的深度参与和创新(目前只能围绕自身业务进行经营),以传统金融机构的一己之力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注定是不现实的。其实,发展消费金融,最好的做法是相对放开准入门槛(包括数量限制和针对非金融机构设置的门槛)、并加大对发起机构互联网基因的重视程度,通过宽进严管,这样才能经由充分竞争和规范监管两重力量促进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

  □杨国英(财经评论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