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监管局:在实践中诠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金融不仅是数字和规则,更是一种文化表达。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金融的本质始终是资源配置、促进发展。
北京金融监管局:努力提升北京金融服务的国际化和人性化
期待每一位留学生都能成为“金融体验官”,让北京金融服务“实时升级”,把便捷温暖的中国金融服务讲给全世界听,鼓励更多外国朋友来看看中国之美。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赵林:讲好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故事是扩大世界“朋友圈”的重要“名片”
讲好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扩大世界“朋友圈”的一张重要“名片”。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赵林:共同描绘中西方金融交流发展美好画卷
中华文明历来主张“和而不同”,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互学互鉴。金融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价值理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何平: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中国现代金融业的文化基因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何平在会议致辞中表示,我国金融业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丰沃的文化土壤。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何平:发挥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 推动中外金融文化交流与合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何平在会议致辞中表示,金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已经成为连接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也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徐英晓: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金融服务堵点
近年来,北京银行业在改善支付环境、保障现金供给、优化网点服务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长聘副教授刘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与现代金融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与现代金融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精髓,也契合现代金融发展需求。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扎实推进境外来华个人支付便利化
2024年以来,中行北京分行扎实推进境外来华个人支付便利化工作,发挥专业优势,统筹行内资源,切实提升境外人士支付服务质效。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打造“一站式”全球金融服务体验
中行北京分行打造“一站式”全球服务体验,以“贵宾通”服务机制、外币借记卡、薪酬结售汇特色服务等重点产品为抓手制定专属服务方案。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欢迎更多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金融作为连接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不仅推动了资本与资源的跨境流动,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度交流与融合。近年来,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积极进展,在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强调诚信、责任、创新和稳健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亦为完善全球金融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在上述背景下,2024年12月,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指导,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凝聚北京金融业力量编写的《金融伴我成长(外国人版)》正式出版,以中英文双语形式,通过旅游、留学、生活、商务及海外五大场景,全面介绍在华及海外友人从日常支付到投资经商的方方面面,并包含30余个操作指南小视频,力求让广大外籍人士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真正成为他们在中国及海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贴心“工具书”与随身“口袋书”。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为促进中外金融文化的交流与理解,进一步优化来华外籍人士的金融服务体验,以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2025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指导下,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中国网财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中外金融文化交流会暨《金融伴我成长(外国人版)》推介会,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为本次活动支持单位,特邀金融监管、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等多方代表与广大国际青年优秀人才一道,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讨论、互动问答等多重形式,展开一次中外金融文化的深度对话,切身感受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
14:00
14:00-14:45
签到
14:45
14:45-15:15
致辞
逯剑北京金融监管局一级巡视员
赵林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
何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15:15
15:15-16:00
圆桌交流
逯剑北京金融监管局一级巡视员
赵林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
李迎春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资深客户经理
刘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长聘副教授
学生代表(外籍)
16:00
16:00-16:15
现场提问
16:15
16:15-16:30
《金融伴我成长(外国人版)》赠书仪式&抽奖&合影留念
中国网财经
客户端
中国网财经
微信公众号
中国网财经
微博
中国网财经
头条号
中国网财经
百家号
中国网财经
企鹅号
中国网财经
网易号
中国网财经
微信视频号
中国网财经
抖音号
中国网财经
快手号
中国网财经
Bilibili
中国网财经
客户端
中国网财经
微信公众号
中国网财经
微博
中国网财经
头条号
中国网财经
百家号
中国网财经
企鹅号
中国网财经
网易号
中国网财经
微信视频号
中国网财经
抖音号
中国网财经
快手号
中国网财经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