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专家驳“唱衰中国”论:中国经济仍有较大潜力

  • 发布时间:2015-12-09 07:1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马常艳  责任编辑:张少雷

  2015年收官在即,唱衰中国的论调再次冒头,“断挡失速”、“增长极限”、 “经济崩溃”论甚嚣尘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明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增速放缓是事实,但并不存在所谓的“崩溃”,中国经济未来仍然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恰恰也是释放潜力的过程。

  舆论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外溢效应”并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中国经济增速稍有放缓,便有舆论开始担忧中国经济还能否发挥“稳定器”、“发动机”的作用。

  冯明指出,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客观上对一些过度依赖于中国市场的经济体、行业和企业带来了负面冲击。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调整期。这一调整期是在矫正此前经济上行周期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全球经济失衡”,2007年之前“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的模式无法持续了。矫正失衡、走向再平衡的过程是漫长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痛苦的,但这是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事实,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欧洲、或者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都需要作出调整,积极应对。

  今年以来,在“三期叠加”的复杂背景下,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前三季度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25-60岁的就业人员调查失业率稳定。

  冯明认为,从细项指标来看, 2015年全年的实际GDP基本能够实现6.9%左右的增长,符合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

  冯明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主要增长点包括三方面:一是城镇化蕴藏的新增投资和消费需求,既包括非城镇户籍人口进入城市,也包括人口在城市间的重新布局;二是制造业的升级,既包括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还包括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的产能升级、产能绿化;三是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既包括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包括医疗养老、文化娱乐等生活服务业。这三个领域在未来5-10年都会带来巨大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冯明指出,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行的阵痛,中国经济的结构近几年来已经出现了一些向好的迹象,例如劳动报酬份额有所上升、消费/GDP占比在提升。尽管其中也有周期性的因素在起作用,但从长期趋势来看,经济结构是在向好的方向调整的。从中短期来看,经济结构调整的进展快慢则取决于改革的决心和力度。目前困扰中国经济的关键不是需求不足,而是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错配。深化改革的目的正是要疏通障碍,让资源在市场的作用下配置到更有效率的行业、化解错配。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