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潘洪其
四年前深圳市政府透露地铁将设置商务舱,舆论为何没有特别关注并展开讨论?是由于舆论对此不够敏感,还是由于政府为避免引起争议,有意低调决策、关门决策,公众未能获得充分知情、讨论和监督的机会呢?
刚开通不到一个月的深圳地铁11号线,这几天成了舆论争议的焦点。起因是11号线每趟车配置了6节普通舱,另有2节商务舱,商务舱价格是普通舱的三倍。有报道说普通舱摩肩接踵,商务舱却寥寥数人,呈冰火两重天之别。地铁方面辩称,平时商务舱乘客确实不多,但高峰时段商务舱也是满员的。
近年来,各地城市地铁建设速度加快,但与此同时,很多地铁的舒适度明显下降,车厢里常见“沙丁鱼罐头”式的人挤人、人贴人场面,上下班高峰期坐地铁,对很多人都是一场难言的“苦旅”。在此背景下,为乘客提供差异化服务,通过价格杠杆调节乘客流量,有利于提高地铁的舒适度,增加地铁服务的弹性,这应该是深圳地铁设置商务舱最主要的目的。从直观看,地铁设商务舱的出发点是不错的,实际运行的效果也不差,尽管一些时段出现了一边挤成“罐头”、一边闲成“空瓶”的尴尬,但随着乘客对商务舱的熟悉接受程度的提高,普通舱和商务舱之间当能实现流量平衡。那么,围绕地铁商务舱产生的争议,又是所为何来?
据报道,约有五成网友支持地铁设商务舱。他们支持的理由主要有:能够提高乘车的舒适度,让乘客有更好的乘车体验;为有经济负担能力的乘客提供了多样选择,符合市场化原则;市场经济需要创新,应该鼓励城市公共服务业进行市场化探索,等等。
相应地,不支持或反对的网友应该也有五成之多。他们的理由主要有:地铁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而不是提高乘车舒适度;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之一,其公益属性高于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形式,应当优先满足市民大众化、公益性的需求;乘客如果追求乘车舒适度,应该选择出租车、网约车或者自驾车,个性化服务应由个性化的服务者提供,城铁享受了公共财政补贴,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是地铁的职能本位,等等。
上述争议双方中,一方强调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应兼顾市场化、差异化原则,另一方则强调城市公交应恪守公益性、普惠性的边界,两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立场区别十分明显。如果作一个比照,地铁设置的商务舱,有点像公立医院设置的“特需病房”,关于公立医院到底是否应该设置“特需病房”,市场化的“特需病房”能否与公益性的公立医院兼容,以及“特需病房”是否应该全部从公立医院退出,等等,都引起过较大的争议。而最终的结果是,反对公立医院设置“特需病房”的意见占了上风,公立医院分期分批取消“特需病房”,被确定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舆论争议之下,深圳地铁最终会不会取消商务舱,目前还不大好判断。引发争议不是坏事,争议可以将问题拿到台面上来,经过充分展示、辨析、讨论和博弈,有利于形成民主、科学、均衡的公共决策。严格说来,目前引起的争论其实来得太迟了,因为早在4年前,时任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主任赵鹏林就公开透露,未来的11号线上将增加特色服务,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乘客的不同需求,包括加挂2节车厢以提供“花钱可买座位”的服务。赵鹏林说的那种“花钱可买座位”的服务,就是今天的地铁商务舱服务,商务舱服务今天正式推出后引起不小的争议,可是,当初政府透露将增设这种服务之时,舆论为何没有特别关注并展开讨论?是由于舆论对此不够敏感,还是由于政府为避免引起争议,有意低调决策、关门决策,公众未能获得充分知情、讨论和监督的机会呢?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深圳地铁设商务舱引发的争议虽然来得太迟,但有争议总比鸦雀无声的沉默好。同样重要的是,从深圳市其他领域的公共决策,到其他地方和部门的公共事务,都应当汲取深圳地铁设商务舱“争议太迟”的教训,把民主参与、科学研讨、公共博弈设定为公共决策的法定程序,保证公共决策最大限度符合公共利益。
(责任编辑:胡爱善)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