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规范重组上市: 三方面加强监管安排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7月1日证监会例会上表示,证监会6月17日发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完善了事前准入条件,规范了重组上市,颁布该办法的同时,证监会要做好配套保障措施,研究形成了重组上市的全主体、全链条的监管安排,主要安排有:
第一,交易所强化一线监管,明确重组上市复牌前要召开媒体说明会,相关各方均应参会,交易所要发布相关业务指引,严格对重组上市的问询,提高信披质量;
第二,证监局要加强现场检查,重组草案披露后一律安排现场检查,对已经实施完毕的重组上市分批开展现场检查,进行重组上市项目的回头看,发现违法违规严肃查处;
第三,严格执法,对于中止审查的不得豁免其信披责任,中介机构同步问责,加强业绩承诺监管。
证监会: 对重组上市现场检查不是监管背书
张晓军进一步谈到,对上市公司重组上市开展现场检查不是监管背书,现场检查与公司自主决策平行推进,证监局对现场检查不影响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等程序,现场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相关程序依法推进,现场检查发现相关主体违法违规的证监会将终止审查。
证监会:最近36个月内存在环保方面违法违规不得IPO
张晓军表示,证监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明确有关要求的安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绿色金融。证监会将严格执行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在发行审核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强调中介机构责任。
张晓军称,发行人募资金项目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要符合国家环境法律,最近36个月内收到环保相关行政处罚或者收到刑事处罚的,不得公开发股票。
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环保信披力度 提高信披质量
至于上市公司,张晓军表示,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环境保护信息披露力度,提高信披质量。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的规定,需关注环境保护问题,鼓励上市公司履职情况,对重度污染的上市公司需披露达标排放情况等。
张晓军表示,积极推动债券市场支持绿色产业,推进绿色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工作,由交易所和相关指数公司合作推进绿色债券指数工作,还将推动绿色资产证券化的工作。
证监会:对各类违法违规保持高压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张晓军表示,证监会将始终保持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张晓军表示,下半年证监会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动态,进一步优化“类案集中、批次推进、持续高压”的案件查办组织模式,持续保持对各类违法违规的高压态势。
中鑫富盈、吴峻乐操纵“特力A”等股票案罚没金额超10亿
张晓军具体指出,2016年上半年,证监会对88起案件作出处罚。其中内幕交易类案件30起,市场操纵案件18起。在市场操纵案中,中鑫富盈、吴峻乐操纵“特力A”等股票案被罚没金额超过10亿元,黄信铭操纵“首旅酒店”等股票案罚没金额超过5亿元。
证监会上半年新立操纵市场案件52起 同比增68%
张晓军同时表示,上半年,证监会受理涉嫌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338起,启动初步调查案件241起,新立案件138起,新立涉外案件76起。办结立案案件101起,同比增长25%,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8起,同比增长27%,累计对253名涉案当事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冻结涉案资金20.1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在办案件444起,同比增长48%,案件查处数量继续呈现快速攀升态势。
张晓军表示,上半年,新立内幕交易初查和立案案件共193起,占比达52%,为当前在办最主要案件类型。新立操纵市场案件52起,比去年同期增长52起,同比增68%,是数量增长最快的案件类型。IPO及上市公司信披违法违规案件33起,中介机构未按规定履职案件18起,增长明显。新立利用为公开信息交易案件42起,基金经理涉案占比85%,长期居高不下。
证监会盘点上半年违法违规案六特点 涉案金额屡创新高
具体到上述案件的特点,张晓军表示,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案件的主要特点包括:
第一,案件涉及领域不断拓宽,覆盖面广。内幕交易案件除主板市场易发多发外,新三板市场案件不断上升,内幕信息涉及资产重组、非公开发行、控制权变更、高送转等多种题材。操纵市场案件在主板市场持续攀升,在期货市场、新三板、债券市场以及沪港通等领域不断出现,信披违法违规案件全年覆盖主板和新三板市场的IPO、挂牌、定期报告、并购重主组等各个环节。
第二,违法主体类型不断增多,少数违法主体屡涉违法。内幕交易主体除涉及上市公司治理直接相关大股东、董监高等,交易对手及其关系密切人员也有涉案。
第三,违法违规手段复杂多变,花样不断翻新。违法分子既有采用利用资金或持股优势连续买卖、利用信息优势联合、黑嘴荐股等传统手法,还有利用配资系统多点布局、多账户分仓、程序化下单等新兴手法。
第四,违法交易金额屡创新高,违法情节严重。
第五,信披违法涉及主体广泛,危害后果严重。个别案件还触发了退市条件,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社会影响极坏。
第六,审计评估机构多有涉案,市场反映强烈。
(责任编辑:李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