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企业飞信低调上线 瞄准IM市场前景不明
张靖超、赵正
8月7日,企业飞信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悄悄上线。相比今年阿里发布钉钉2.0、腾讯推出微信企业版,中国移动此次未做任何宣传。如此低调进军企业IM(即时通讯)市场,还打出了飞信的旗号,中国移动此举引起业内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PC时代曾是飞信的光辉岁月,注册用户超过5亿人次,活跃用户最高时曾逼近1亿,但自微博、微信上线后,飞信的业务与活跃用户数量急剧萎缩。一度,中国移动将停止飞信业务的传闻甚嚣尘上。
显然,此番飞信重出江湖不可小觑,其已然瞄准了阿里、腾讯同样垂涎三尺的企业IM领域。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这一领域市场前景并不明朗,但十多年来,各路势力相争未分胜负,而移动飞信的卷土重来,将使得这一细分行业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
续写飞信历史前景待考
飞信诞生之时,正值MSN大行其道。一开始,中国移动将飞信定位为增值业务,并拒绝向联通、电信开放,使得以飞信为核心的动感地带产品在校园市场风生水起,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移动在全国高校新生市场的发展,甚至占有率一度达到95%。
但时过境迁,飞信也一度迷失。在经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衰落后,中国移动此刻推动企业飞信悄然上线,且要面对已有阿里钉钉、微信企业版、班聊等早已入场的同类产品,由此,企业飞信都具有哪些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及优势就显得颇为神秘。
就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就企业飞信的差异化优势及市场策略等问题向中国移动询问,但截至记者发稿仍未有回复。
此外,记者通过苹果APP Store看到,企业飞信最早在8月7日上线,在功能描述中有单聊、群聊、电话会议、任务管理、OA应用等,并在8月8日进行了一次更新,新增了打卡签到功能。与早期飞信不同的是,企业飞信向全部运营商用户开放注册。
凭借中国移动庞大的用户数量和众多的企业服务业务,企业飞信从出生就拥有诸多优势资源。但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企业飞信的“身份问题”使这款产品很难在市场上成长起来。
张毅表示,中国移动是体制内的国有巨头,且受到行政垄断资源的保护,这也注定企业飞信仍将是一个体制内的产品,但它却要面对市场环境。
像企业IM这样的互联网产品,在前期一定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经历长期的亏损也属正常,但中国移动这样的国有企业或难容忍一个亏损的业务长期存在。张毅认为,中国移动同时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外部资本很难进入,这就为企业飞信的前景和可持续性打上了问号。
“虽然中国移动在信息安全、用户数量基础等方面拥有先天优势,在推广当中可以更为便捷,但运营商做互联网产品,常常缺乏清晰的定位和独立的技术研发团队,这不仅是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也同样存在这一先天缺陷。”独立电信分析师项立刚表示。
资本抢食IM千亿市场
事实上,截至目前,瞄准企业IM市场的中国移动的次序已是倒数,稍早前,同为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联通推出了“蓝信”;电信则拉上了网易,推出了“易信”;阿里于今年3月推出钉钉2.0,并把广告贴到了对手腾讯的后院;腾讯则提前3个月上线微信企业版……算上稍早前的班聊、融云等,这片B2B的垂直领域在今年显得格外热闹。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端企业即时通信依靠智能手机随身、随时的特性并集成了云存储、实时会议、移动办公等适用于企业工作场景需求的专业功能,在打破企业用户使用场景限制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企业内部员工的沟通与协作效率,企业级市场也成为了互联网服务、社交领域的新风口。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汇讯WiseUC获奇虎360、红杉资本近千万元投资;2013年亲加在天使轮获奇酷360数百万元投资,第二年又获得英特尔1000多万元的A轮投资;云之讯2014年在A轮获得万光资本1000万元投资,第二年君联资本、成为资本等在B轮为其注入近亿元资金;环信在2014年和2015年完成A轮、A+轮和B轮总计约3000万元的融资;容联则刚在今年7月完成C轮逾7000万元人民币的融资;而基于微信企业号的移动办公平台“办公逸” 日前宣布,公司已完成1500万元的Pre-A轮融资,Saas厂商身价水涨船高。
项立刚认为,三大运营商纷纷鏖战企业IM市场,其动机说到底是希望能够在移动互联网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成为数据流量的管道,也希望去做业务和应用。目前这片市场还未分出胜负,而资本市场又普遍看好,不仅仅是电信运营商,谁都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
张毅则表示,经过多家互联网咨询公司估算,企业IM市场未来很可能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量级。显然,这一量级值得三大运营商为之垂涎。
企业痛点仍然难解
事实上,企业IM市场量级不小,但专门面向企业用户的即时通信产品已经上市多年。
今年3月,在深圳IT领袖峰会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坦言,中国企业社交不好做,从历史沿革中,单单是腾讯,便至少推出了3款企业IM产品,也未把大部分市场份额收入囊中。从整个市场来看,从最早的OICQ,再到腾讯RTX,再到IMO,即使在今年,钉钉、微信企业版入场,整个市场依旧呈现百花争艳的状态。
这一现象可以说明,目前的企业IM产品服务还未真正抓住企业用户的痛点。
张毅认为,企业IM产品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两个问题,一是信息安全,二是解决不同企业的不同诉求。因此,企业飞信能否破题,值得观察。
另据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近期公布的《2016中国企业即时通讯(IM)用户市场调研趋势报告》显示,企业用户优先考虑因素是产品安全性,并对协同、数据分析和智能匹配等发展方向非常期待。具体而言,企业IM沟通本身就有协同方面的能力,对自身积累的数据进行连接,从而统计分析得到新发现,再扩展到提醒项目发起等。此外,企业用户对IM的主要应用在与企业外部的沟通交流,或者其他人员,例如销售员通过企业IM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客户沟通交流。
而在推广方面,由于新老厂商的入场顺序不一致等原因,企业IM整体主流品牌认知度均值水平较低,仅为3.7%,而不同行业首次接触企业IM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市场推广方式。
“就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产品能够解决大部分企业IM诉求方面的痛点,一是行业仍在发展,企业也在不断摸索、试错;二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在移动互联时代形成了大量复杂的交叉,想要解决大部分目标用户的痛点需求也是非常困难的。”张毅说。
他表示,即使是钉钉,当下坐拥150多万的用户中,吐槽、抱怨声也是远高于赞誉。而企业微信由于上线匆忙,很多基础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此其目前的用户数量积累并不理想。
“做企业IM产品服务是一件非常细腻的事情,‘BAT’这样的巨头并不擅长此类事情,新兴创业公司的机会甚至要大于‘BAT’。”张毅说。
对于未来的企业IM市场,张毅预测称,“‘BAT’有着雄厚的资金、庞大的用户基数群和大数据支撑,也会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毕晓娟)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