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家富
标准化工作改革是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质监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山西省政府也印发了《全省推进标准化改革发展2016年行动计划》,勾勒出标准化工作改革的蓝图,给出了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结合我市实际,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经济提质增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成为摆在质监人面前一项重点性问题。为此,晋城市质监局在工作中紧紧围绕“一争三快两率先”战略布局,提出“突出重点,紧盯前沿,保护传统”的工作思路,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结构,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夯实标准化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服务晋城市经济社会廉洁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统筹发展。
一、晋城市标准化工作现状
近年来,晋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标准化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2006年,在山西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正式启动我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煤层气利用、煤机制造、煤化工、铸造、丝麻纺织、园林保护等重点行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社会参与、企业主导”的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运行机制,为晋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掌控标准话语权,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极大地带动了我市经济的良性发展。2008年,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层气工作组设立在我市。先后制定《车用压缩煤层气》《煤层气术语》《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及附件》等6项国家标准,《大麻本色布》等7项行业标准。《煤机汽油组分油》《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范》等17项山西地方标准。创建成晋城市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围绕煤层气利用、焦炉高炉煤气利用、煤转化、煤化工尾气利用、煤矸石利用、生态农业六大循环产业链,建立了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全市共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9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4个。阳城县“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正在积极创建之中。全市标准化工作走在了山西省前列。
二、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机制
(一)突出重点,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1.建立标准化工作新机制,形成标准化工作新格局。加强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2.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企业通过全国统一的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所执行的产品标准,切实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建立企业标准的监督检查机制,重点监督企业标准的技术指标、服务要求与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符合性,做到放管结合、服务优先。积极探索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纳入企业信用信息指标体系,使标准公开成为企业对产品质量的“硬承诺”。
3.强化标准实施监督,提高标准治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质监、工商、环保、食品药品监管、安监等部门在标准实施中的联动执法,将市场主体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提高标准实施监督成效。以抓好强制性标准实施为重点,研究建立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和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机制。加强标准的培训、解读、咨询、技术服务,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机构,推动标准化服务业发展。
4.做好标准化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标准供给水平。加强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业齐全、满足社会需求的标准化人才资源库。广泛开展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标准化管理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二)紧盯前沿,提高创新驱动能力
1.优化完善标准体系,增强标准创新引领能力。推动具有竞争优势的社会组织、产业技术联盟和企业主持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在装备制造、煤层气综合利用、冶金铸造、丝麻织造、蚕桑、文化旅游、特色饮食传承保护、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建筑、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社会治理等领域参与制定山西省地方标准,创新“技术、专利、标准、品牌、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2.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增加标准有效供给。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组织,自主制定团体标准,培育若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制定机构。支持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支持团体标准转化为地方标准,支持在产业政策、政府采购、产品认证中引用团体标准。
3.提升工业标准化水平,打造“晋城标准”品牌。以智能装备制造、煤层气综合利用、煤基新能源、煤基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领域,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产业化或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技术标准研究。探索实施“标准化+先进制造”,依托山西蓝焰、金鼎煤机、泫氏铸管、中道能源、绿洲纺织等龙头企业,加大基础通用、关键共性技术、重要产品标准研制,推动新技术向标准转化,抢占市场先机。
(三)保护传统,完善地方特色标准。
1.发挥“标准化+特色农业”效应,提高农业产业化管理水平。围绕完善提升、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切入点,围绕畜牧、蚕桑、食用菌、设施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建立覆盖产地环境、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和服务标准体系。鼓励扶持农产品龙头生产企业、合作社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力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深度融合。
2.大力推进“标准化+优势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助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建设国家煤层气质检中心、全国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平台,瞄准国际标准水平,推进煤层气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煤层气废弃井处置指南》《煤层气与煤炭一体化开发技术规范》等系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起草制定工作步伐,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立起覆盖煤层气勘探、抽采、集输、压缩、液化、运输、利用全过程的标准体系。
3.积极开展“标准化+服务业”试点建设,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探索开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养老服务、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商贸物流、家政服务、公共交通、电子商务等领域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和试点建设。加大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力度,以标准化助力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精细化和规范化。
4.实施“标准化+传统产业”提升行动计划,传承晋城文化。围绕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特色传统产业传承保护,紧盯手工业、餐饮业等传统技艺,发挥标准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传统产业经营方式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变,向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启动潞绸纺织、高平黑陶、泽州铁货、大阳钢针、晋城十大碗、高平十大碗、阳城八八宴席、阳城枣糕等传统工艺制作标准制定工作。
三、“十三五”的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力争建成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会)(TC/SC)1~3个,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5个。
农业标准化: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新制定农业地方标准40项,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力争创建部级蔬菜标准园3个,省级蔬菜标准园5个,市级蔬菜标准园12个。力争98%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
工业标准化: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3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执行率100%,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率100%。
服务业标准化:重点开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服务标准化建设,创建5个以上服务标准化试点,制定10个以上服务业山西省地方标准,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罗伯特)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