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客户端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中国新三板客户端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
虽然港股市场最近几个交易日不断下跌,但问题是之前上升幅度很大,所以A股不入MSCI就成为拖低大市的理由,再加上英国“脱欧”赔率快速升温,因此,相对而言,港股面临的压力比A股更大一些。 香港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员叶尚志表示,MSCI再次宣布暂时不纳入A股并未对港股形成进一步的打击。他说:“市场对于深港通短期内有望宣布开通的预期仍在,这成为目前支撑港股的主要基本面因素。
对于“如何看待A股和H股价差,深港通的启动是否会缩小甚至消除两地价差”这一问题,李小加给出的答案是“应该无法消除”,但长期来看,因为两边的投资者都有了更多选择,肯定会有助于缩小两地价差。 与此同时,李小加表示,中国。
未来MSCI指数体系纳入A股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同时,“沪港通升级”利好A股和港股,尤其是港股中的中小盘股。深港通升级机制有实质性进步,对A股和港股市场短期影响积极,虽然港股在过去几个月已经连续上涨,但额度的取消及投资标的的扩充使得港股仍是深港通机制的受益者。 中期来看,“沪港通升级”将催化更多的交易策略,促进内地与香港市场的融合,促进A股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的朝着更成熟、更国际化的趋势迈进,对两地的金融生态...
李小加提出,如果设想得以实现,“新股通”将为两地市场创造巨大的共赢机会。对内地来说,“内投外”可使内地投资者能在沪港通体系下广泛投资大型国际公司,有效帮助内地投资者解决“资产荒”问题。“外投内”则可以帮助内地公司引入更多国际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者结构,完善新股发行定价机制。
李小加提出,如果设想得以实现,“新股通”将为两地市场创造巨大的共赢机会。对内地来说,“内投外”可使内地投资者能在沪港通体系下广泛投资大型国际公司,有效帮助内地投资者解决“资产荒”问题。“外投内”则可以帮助内地公司引入更多国际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者结构,完善新股发行定价机制。
本周港股在23000点预计会以震荡整理为主。权重股如腾讯控股等有回补缺口压力,如果欧洲各项数据偏好及美联储加息意愿降低,则调整后依然有上升的潜力。投资者可关注滞涨的中小市值品种及“一带一路”的相关个股机会。在近期的“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管理层提出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发力和“一带一路”海外的积极拓展,国字头工程企业迎增长良机。 受消息影响,上周A股市场上海外工程板块连续领涨,周五中国中铁涨停,中国铁...
李小加表示,未来的30年是中国内地资本双向流动的时代,除了发挥传统的融资功能外,中国香港地区还须尽快调整定位和转型,做好新的三件事,除了像沪港通、深港通这样的帮助中国内地财富实现全球配置,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在离岸管理金融风险、实现商品与货币的国际定价。 “内地股市虽已经完全市场化,但具有双刃剑效果的。
沪港通,此次香港市场兴奋少了些,冷静多了些,舆论对深港通的前景分析更趋理性客观。 这里面有消息早就流出导致市场多已消化而最终方案未超出预期、缺乏惊喜的因素,也有经历了沪港通的起起伏伏各方多了份成熟的缘故。 回顾过去一年多以来,沪港通宣布后,从香港市场到内地A股市场,大起大落犹如过山车,投资者受创颇深,市场
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2081166
传真:0086-10-82081900
邮箱:finance@china.org.cn
中国财经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