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甘肃贫困农民获得“定制”金融帮扶

  • 发布时间:2016-03-21 14:49:45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兰州3月21日电(记者屠国玺、张玉洁)黄土高坡上,32岁的贫困农民王爱弟现在成了一个“上班族”。除了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每逢年底,他还能拿到保底8000元的分红。

  王爱弟上班的“单位”,是村里建设的第一个散养鸡场,就在家门对面的山坡上,走路五六分钟就能到。这个鸡场是他进城的堂弟和弟媳一起投资建设的。现在,他每天都按时去鸡场看护、放养、收鸡蛋。

  和许多贫困户一样,家在甘肃省礼县罗坝乡花坪村的王爱弟,是家里唯一能挣钱的青壮年劳动力,两个孩子最大的才上三年级。王爱弟守着薄田,种些菜籽和土豆,家里的收入每年不到1万元。

  大前年鸡场刚开建的时候,他常跑去看,也想养些鸡。可一听说前后投资要花几十万元,他顿时觉得养鸡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毕竟存折上只有几千块钱。

  2015年,村干部来找王爱弟,说每个贫困户能有5万元的政府贴息“精准扶贫”贷款,帮助他们发展产业。他想了想,还是没敢贷。“贷了款就得还,赔了可咋办?”

  村干部建议他和其他10户贫困户贷款后入股到养鸡场,平时到鸡场“上班”挣工资、学手艺,每年再从鸡场分红。看着养鸡场的土鸡蛋一车一车往外送,他觉得这种方式,既享受了贷款的好处,又不用担风险,就贷款当起了股东。

  在西部贫困地区,和王爱弟一样的农民,脱贫致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资金”,然而他们也是最难获得金融服务的群体。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和抵押,银行大多不愿意为他们提供贷款。自身能力不足导致的思想保守,让他们不光贷款难、贷款贵,也怕贷款、不敢贷。

  在深入实施的精准扶贫过程中,许多贫困地区都尝试运用金融工具,通过金融的力量,把对贫困户的帮扶方式由此前的“输血”变成“造血”。

  在甘肃,2015年至2017年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为全省建档立卡的101万户、417万贫困群众提供总额500亿元的贷款支持,其中47万户、200万贫困人口已经享受到了这项专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的“特惠”金融产品。

  在此过程中,针对不同贫困户的需求,“定制”了多种方案: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可以选择自贷自用;想贷款但经营能力不足的,可以与能人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协议使用,实现“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

  按照估算,这项为贫困户定制的贷款方案,可使甘肃贫困农户户均年收益7400元,人均1800元。

  对王爱弟来说,他也希望在养鸡场工作的同时,学会养殖技术和经营方法,将来能自己开办养殖场,从根上告别贫困。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