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落寞锋芒字缝间

  • 发布时间:2016-02-27 01:29:55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桂下漫笔

  小时候看《隋唐演义》,隋唐第四条好汉、紫面天王雄阔海在扬州“反王夺魁大会”上,一人托住了千斤闸,十八路反王因而得脱,而他自己便死在了闸下,做了隋王朝阴谋的一缕亡魂,每次读到这里,总是很为这位英雄扼腕。后来,又读了一些更“高大上”的作品,发现类似的英雄很多,比如鲁迅先生,便愿自己肩住了黑暗的闸门,让青年们、孩子们快快地从闸门下逃去,到光明的地方去,自由地生活、自由地做人。而先生之所以如此,大半又是因为如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那个“狂人”那样,“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能从字缝间读出别样味道来的,是高人,而把自己的话写在字缝间的,更是高人。他们好比逃难的富人或身负秘密使命的特工,把细软、密信缝入衣服夹层之中,非老练的检查官莫能发现。文学家沈从文先生在47岁那年上,被拽离了文学,转到北平历史博物馆做了一个文物讲解员。虽然此前,他已经涉足博物馆事业,还开始编写《陶瓷史》,但从此,他的生命真正转了一个大弯,和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联系在了一起,而收获竟也极丰,写出一部部高明的著作。与先生早年灵动的文字相比,这些作品质朴、平实,但在字缝间,我们还是可以读到一些不经意透露的“消息”。比如,在一篇陶瓷史的文章中,写到北方青瓷的发展时,突然来了一句“新中国建立为社会带来了无限光明的希望,对于中国陶瓷史的知识,也得到了一种新的光明照耀”。又如,谈到西南民间“金满斗会”人们竞相歌唱、传歌之时,忽又写道,“建国后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心情也必然格外欢畅,新一代歌手,都一定比三五十年前更加活泼和热情。”这些关于新中国的判断并没有错讹之处,但通篇读来,却又常令人生违和错愕之感,好比米饭中的沙粒,总是在不经意间突然出现、扫人食兴。这些细小的沙粒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落寞的沈从文。

  而有的时候,却又看出一些锋芒来。比如,在1961年的一篇文章中,他写了一则“附记”,谈到艺术家关于作历史画是否需要较多历史背景知识的讨论。沈先生说,“我对艺术是外行,因此不大懂得,如果一个艺术家,不比较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学学历史题材中应有的知识,如何可以完成任务的情形。”沈先生对于艺术是否是如他所说的“外行”,历史早有公论。但他所说的,一些艺术家还没有过好历史知识这一关,“画曹操还不知不觉会受郝寿臣扮相影响,作项羽却戴曲翅幞头着宋元衣甲如王灵官”,实在至今依然闪着寒光,尤其是当我们看到历史剧中那实在无法忍耐的各种穿帮时,就更是如此了。而在这些看似细碎的考证中,又闪烁着沈从文文化和学术理想的灵光,虽只是一现,也足令人神往。

  若再往前翻一翻沈从文的生命册页,便会发现早在多年前的《谈写字》等文章中,先生已经在字缝间藏进许多意思了。比如他批评有些书法家,“有继往开来的野心,却无继往开来的能力,终日胡乱涂抹,自得其乐,批评鉴赏者不外僚属朋辈以及强充风雅的市侩,各以糊涂而兼阿谀口吻行为,赞叹爱好,因此这人便成一家……结果促成一种风气,便是以庸俗恶劣代替美丽的风气”。他还说,“一个故宫博物院最大的用处,如只是在五月二十这一天,把宫灯挂出来点缀纪念,不能作更有意义的改革,并供给多数人研究学习的便利,这个博物院的存在与否,实在都无意义可言!且不妨比朱佩弦先生主张听它毁坍还激烈,进而主张一把火烧去。”然而,这些文字中也有一些愁绪或落寞之感,但毕竟锋芒多于落寞,后来却是落寞多于锋芒。

  比起沈从文专写物质文化考证的文章,字缝容量更大的其实是诗。陈寅恪先生晚年的诗,曾引起海内外学界不同的解读,以至演成一桩学界公案,至今争论不休。更有意思的是,有的诗不但藏进了作者的心绪,更像藏进了作者的预言,简直与袁天罡的推背图、刘伯温的烧饼歌有同样功效。比如,诗人荒芜在二十多年前便写过一首诗,“新名叫做北京肺,别号人呼‘气管炎’,渐觉无心登白塔,势难拄杖看西山”。而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北京肺》。无心登白塔,是因为空气污染,人们从白塔已不太能看清美丽的西山了。诗人在字缝中流露出了调侃与无奈,而昔日心中的无奈变成今日成真的预言,则是无奈中之最无奈者。行文至此,又想起前几天雾霾深重时,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二十岁站在德胜门能看见西山,三十岁站在德胜门能看见西直门,四十岁站在德胜门,连德胜门也看不见了”。诗,可以兴观群怨;段子,也是这样。因此,段子不妨看作新媒体时代的诗。鲁迅先生曾说过,在小说中可以发现社会,也可以发现我们自己。在段子中,亦复如是。

  好吧,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所以我在这篇短短的文字中多次提到了先生。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80年来,总有些事,提醒我们想起先生在字缝间读书的本事,想起他“横站”的果敢、肩住闸门的往事,以及在“狂人”“过客”等的意象叠加中那瘦小又伟岸的身躯!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