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杨传华:“平民院长”的中医情怀

  • 发布时间:2015-11-06 10:30:55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专家名片: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高血压研究所所长、附属医院院长,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专注于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中医药综合防治研究;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牵头主持1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高血压病防治研究课题;主编专著5部,发表论文40余篇。

  朴素的打扮,亲切的笑容,深厚的思想,面对自己成绩的谦逊,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疾病洋溢的热情,一场没有距离感的交谈……此刻,他已不单单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院长了,他更是一位普通的医者,从他的言谈话语中,笔者深切感受到的是一位平民院长浓浓的中医情结。

  从大学期间对高血压病产生兴趣到今天,三十多年时间的打磨没有磨掉他对这一疾病深入研究的决心,再忙再累也没有放弃过。哪怕已经收获众多荣誉,哪怕已经成为院长,他最惦念的,却还是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解除高血压患者的痛苦,还他们久违的健康和欢声笑语,以及对中医发展前景的重重忧虑和深入思考。

  被“逼”出来的中医专家

  最初,杨院长学习中医并非是出于兴趣和自愿,而是因为父亲的“逼迫”。

  1980年,山东德州平原县。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这片古老的土地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发展机遇,一切都百废待兴,一切也都欣欣向荣。那时,高考刚恢复没几年,但对参加高考的芸芸“众生”来说,要跨入大学门,却因其万里挑一、凤毛麟角,而成为多少人都不敢去想的“梦”。当时,18岁的杨传华,既聪慧又勤勉,学习成绩突出,对未来信心百倍,满怀憧憬。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在药材公司工作的父亲因为长期接触中医中药,震撼于小小一味方药的神奇,便要求他学习中医。当时的杨传华对中医并没有多大兴趣,但父命难违,只得顺应父亲意愿迈进山东中医学院的校门。

  既来之,则安之。五年的大学生涯,他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也渐渐开始对未来成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深刻的领悟。如果说学习中医是命运硬塞给他的机会,那为众多高血压患者造福,则是他面临顽症所抓住的机遇。1989年他师从著名中医药大家周次清,受益于良师指点,并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开始了高血压顽症治疗的探索与实践。

  在人类向医学文明迈进、战胜一个又一个病魔时,高血压却成了“众病之母”,是因为它每年在全球造成的死亡超过700万例,是人类居主导地位的死亡风险因素,而我国又是世界上受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投身高血压研究之后,他深觉临床和科研意义的重大,为了发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特色,他针对西药治疗易反弹、波动的负面作用,提出了高血压“肝肾分明、血脉自病”新学说,研制了系列中药复方新制剂,显著提高了血压控制率和血管保护效应,初步开创了中医血管医学新领域。一项项成绩摆在眼前,可能连杨院长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那个不情愿学习中医的倔强青年,能够一心向学拿到博士学位,再到如今,已是一位探究“众病之母”的中医名家了。

  到目前,杨院长已经主持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首部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首个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等重大行业性任务,主持构建了全国中医临床研究协作网络,主持开展了最大规模的高血压中医随机临床试验。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荣立山东省政府二等功2项,荣膺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好院长首先应该是个好医生

  2015年1月22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了2014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杨院长主持的“提高中医降压质量的关键技术及转化应用”依托医院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也标志着医院的科技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很多医疗上的工作您都会亲自去做?比如看病、义诊?”

  “会,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都去。”

  问他会不会太累,他思索片刻:“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已经习惯了。兴趣是最好的动力,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干的事情太多,但是时间太少。”的确,多年来杨院长一直都是这么忙碌过来的。如果说他是一盏燃烧的灯,那他就是用心做灯芯,用旺盛的精力做燃料,照亮了自己的征程,也点燃了他人的生命之光。

  而他的忙碌,也是因着他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杨院长主张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发扬中医各流派的不同优势,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突出中药改善证候以提高生活质量的独特优势。临证对心血管常见和疑难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高心病等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和预防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入探索。对高血压及高血压造成的心血管重塑与中医络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在私底下,医院的人会喊他是“平民院长”,他不端架子不清高,而且更是一位医术水平很高的中医专家。每周的周三、周四都有杨院长的专家门诊,除非因公出差,不然他从不缺席。因出差不能坐诊时,都会提前贴出通知说明原因。

  患者的口碑胜过金杯、银杯。“杨院长您好,我是那个疑难杂症,在几大医院被视为必须要心脏移植才行的患者。吃您给开的药方一月左右,疗效很好,病状已基本恢复到原来健康状态,可再来找您看病,看门上贴的通知,您要在两个月后才能再回来坐诊,感到很失落。我的病在您的诊断治疗下,才刚刚起效,有了希望,迫切盼望您能尽早回来,再现华佗之神效。谢谢!”这是一位患者写给杨院长的留言。

  做一名好医生的情怀,让杨院长深切懂得技术、服务、人才,对一个医院来说有多么重要。截至目前,省中医拥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研究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8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医院的医术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呈现一片灿烂前景。

  身为中医人格修养应该是第一位的

  “有人说,要成为国医大师,就得先成为国学大师,您怎么看?”

  “他就是国学大师。”还没等杨院长开口,坐在一旁沙发上等他的朋友抢先一步:“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没这么夸张,书画还行,琴就免谈了。”杨院长笑着纠正。

  杨院长很喜欢美术,13岁那年拜师于河北画院的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画画,一学就是三年。几十年来,写字、画画所锤炼的那种淡泊宁静、沉稳安然的心境,融合他所倾情投入的中医药情感,塑造出了今天这位与众不同的院长名医。

  中医药学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形成和发展中,不断吸收中国古代的哲学、数学、历算、地理、天文、军事等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从而形成了带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学科。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正所谓医道相通、医儒相通、医易相通。

  “那这是否也代表学习中医需要悟性?”

  杨院长并非纸上谈兵,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大量读书。当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否会为中医的培养机制带来影响时,他张口就来地推荐了李·约瑟博士写的书《东西方技术发展史》。他还说,无论是看病做研究,都不能忽视团队作用,而做中医,也不是自己在那望闻问切之后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小小的一副草药,都是以“团队效应”在发挥作用,更何况是开药的人?

  以中医“优势”赢得未来

  采访杨院长,他思维敏捷,十分健谈,时而蹙眉深思,时而开怀大笑,性情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而作为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他凭借多年经验对中医药的机理、特长也是了然于胸。“攻坚克难抓疑难重症应是院长的重要责任。”杨院长说。比如说对如何解决脉压增大的研究。

  “现在,我们不仅是要治疗高血压病,如何提前预防保护也是我们下一步要探讨研究的问题,而这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所在。”杨院长信心满满。

  那么,这种“优势”到底能不能成为现实?在杨院长眼里,中医药对高血压防治的优越性已经存在了。而他以及他的团队所思考、研究的一切问题,不是天马行空也不是望洋兴叹,这是一种紧迫感,是他要用一生努力去企及的高度。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对未来,杨院长也早已立下目标:围绕高血压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共性和关键科学问题,建设规模化高血压中医药诊疗研究中心和全国性临床科研一体化协作网络,开展规模化中医临床研究,力求解决制约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发挥的关键问题,在中医药综合防治血管病变、保护靶器官和病症结合疗效评价体系等重点临床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体现中医药个体化疗效和安全性,开发确有疗效的中药新药和院内制剂,建立中医药诊治和疗效评价的规范、标准、指南,引领中医药防治高血压临床研究的学术方向。(金良)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