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研究:需跳出既有方法的框框限制
- 发布时间:2015-11-01 01:30:54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10月5日,屠呦呦研究员因青蒿素的研发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医药”的大辩论。中医中药的科学性到底该如何证明?10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农工党中央委员会在京联合主办“第二届中医科学大会”,共同探讨如何求证中医中药的科学理论。
事实上,在我国有着5000多年历史传承的中医中药,其针灸、拔罐、汤药等疗法的有效性在国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然而,近百年来,随着西医西药的强势“入境”,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医中药开始逐渐萎缩,中医疗法也面临着诸多质疑。
面对这些质疑,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在“第二届中医科学大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任何忽视传统医药给人类健康所带来价值的行为,都是一种傲慢和偏见。
施贺德说:“中医药传承了数千年的智慧,不光能解决各种慢性疾病等,还给我们带来了健康的生活。随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中国和全世界的疾病谱中占据越来越重的比例,中医药对疾病的预防作用和保持健康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
施贺德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并且重视传统医学在各个国家卫生体系中发挥的作用。2014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传统医学决议》,肯定了传统医学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向各成员国发布了截至2023年的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
“传统医学往往既面临着全盘吸收的拥趸,又面临着不加查证的质疑,有一些人不相信传统医学的好处,而另一些人又不承认传统医学的局限性。”施贺德认为,“要克服这一挑战,唯一的办法就是需要我们系统性地找到传统医学的科学证据。”在施贺德看来,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中国的屠呦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诺贝尔奖是对一个科研工作者最高的奖励。青蒿素挽救了世界上贫困地区几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获得诺奖是实至名归。”
对于传统中医药的国际化之路,施贺德却有着较为审慎的看法。“中药不是简单的通过分子合成,使它符合国际的质量标准而已。”施贺德说,“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医学用一种更加系统的眼光来看待健康,通过很多方法来恢复和保持人体健康,而不是仅仅消除某个病的症状。”在他看来,这正是中医的价值所在。“但也正是由于中医这一特性,使得现代很多科学方法在中医药领域不够用,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事例都能通过对照实验来测量的。”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认为,从古到今,中医药的发展始终是一个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不断吸收同时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发展的过程,随着现代社会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成为科学发展的潮流,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以及智能医疗等信息化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中医药资源配置、服务模式、科技创新和管理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建议,要在继承中医药理论和学术的科学内涵、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手段,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和实践。
对此,施贺德的看法与刘晓峰有着惊人的一致。他认为,“单纯地戴着现代科学的眼镜来审视几千年的医学智慧和经验,并不是挖掘传统医学证据基础的唯一办法,需要跳出既有方法的框框限制,找到创新的方法来测量和记录。”
施贺德举例说:“比如中医药加上大数据,有可能将成为未来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又一大切实的贡献,这一贡献的意义有可能超越中医药的范畴。”
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身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的王国强,对中医药未来的发展也有着更为长远的谋划——推进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
王国强认为,推进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强化科技支撑。“中医药的研究应当瞄准中医药科技创新前沿和重点,集成生物医学、系统科学等研究方法,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并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快速发展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新技术以及不断涌现的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寻找创新灵感和路径。同时还要加强中医药科技规划和项目的统筹,打破创新壁垒,创建战略联合体,把技术需求、服务需求和创新攻关结合起来,将资源优势、知识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经济优势,促进中医药服务业发展。”
(科技日报北京10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