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江阴: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发布时间:2015-09-09 03:31:54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周静文

  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江苏省江阴市,近年来,以保护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为抓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和农村绿色发展的新路!

  近年来,江阴市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市)、省重点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进县、省农民培训先进单位等部省级荣誉称号60多项,在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监测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请看江阴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成绩单——

  截至2015年5月底,江阴完成农业总产值40亿元,完成“三资投农”5亿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84%,高效农业比重达63%。全市蔬菜、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小麦生产实现十二连丰,叶菜自给率达80%以上;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奶牛养殖数量从2013年的6700多头削减到5600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8%,测土配方施肥100%,林木覆盖率达到23.9%,创建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25个,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科技引领,推进生态型农业建设

  打通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通道,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下大力突破生态型农业建设。

  规划建设生态园区。根据各地产业特点和资源现状,明确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特色果品、特种水产、健康畜禽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全市规划建设了以江苏省江阴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代表的10个万亩生态农业园区,20个千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规划总面积达35万亩。

  目前,全市有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高效渔业产业园、8个无锡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科技服务支撑绿色农业。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实现科技与农村、专家与农民、技术与生产的有效对接,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包括:发展农业机械,引进适合江阴果品、蔬菜、水产等产业精细化作业的小型农用机械,推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全市农机化率达到91%。

  科技支撑,还包括发展智慧农业。全市主要蔬菜基地逐步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平台系统,并向粮食、水产、畜牧生产领域扩展,实现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培育生物农业。提升生物肥料、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的建设水平,让生物农业领跑和推动江阴生态农业发展。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注重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者的培训,重点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创业能力”“订单经营”等培训。上半年全市完成职业农民培训780人,完成年度任务的55.7%。

  新型主体培育引领绿色农业。首先,培育家庭农场。推进家庭农场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上半年,全市经工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28家。其次,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全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40家,入社农户达14.8万户,占全市农户数的71.7%;其中,无锡市级以上“五好”合作社75家,占比11.7%。同时,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6家,无锡市级17家;上半年,全市24家无锡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0%。

  产业化发展助推生态农业。以“华西村”“徐霞客”“璜土葡萄”“长江三鲜”等已有一定美誉度的品牌为核心,以标准化生产引导生产要素向这类品牌聚集,实现品牌统一,形成品牌规模优势。对稻米、果品、蔬菜、水产品、畜禽和食用菌等进行深加工,构建农产品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网络,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高附加值。

  在江阴,农业旅游产业化渐成气候。依靠现有华西都市农业旅游、徐霞客文化旅游、万亩果品休闲体验旅游、特种水产观光旅游等基础,借助境内“三纵三横”生态大道,嫁接发达工业旅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以产业发展为基础,集生态、文化、教育、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基地,实现农业与旅游产业的紧密结合,适应市民多层次、多元化的闲暇消费需求。

  农产品生产上去了,销售的方式手段也日新月异。江阴注重大力发展以地产农产品销售中心“苏合联社”“鹏程公司”等为代表的农产品连锁经营,持续开展“周末赶大集”等农超对接、农企对接活动,加快形成以农业园区生产基地为基础,以直销点、连锁超市、订单销售、网上销售为重点的新型直销模式。每年新建江阴地产农产品销售门店2家以上。积极组织参加省、市两级农产品产销会,让江阴农产品走向全省全国。

  大力治污,让绿意更纯正更清新

  推进绿色发展,农业污染防控越来越迫切。为此,江阴大力推进面源污染整治。畜禽污染防治着力“两个循环”的建设。对单一的规模养殖场,实现了以沼气处理为纽带、以种养结合为重点的单元式小循环模式。对区域内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主要依靠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实现农田——畜禽——粪便——有机肥——农田的闭环路径循环利用。目前,全市已建成44个沼气设施,总容量约为11350立方米,配套农田1万余亩,理论年产沼气约193.4万立方米、年发电量425万度。同时,建成2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年生产优质商品有机肥10余万吨。

  农业减排也是重要一环。几年来,江阴在普通减排模式的基础上,大力进行规模养殖场综合治理。2012年以来,污染减排达标的规模养殖场共有24家,COD消减量为2504吨,氨氮消减量为80吨。预计至今年年底,可完成5家养殖场的污染减排工作。

  大力推进肥药双减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等技术和措施,积极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料,推广秸秆综合利用,适度恢复绿肥种植,以有机肥适当替代化肥,并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草害统防统治。5年来,每年在华西示范方、联业家庭农场和万顷良田地块,推广种植紫云英、蚕豆等经济绿肥1万亩,逐年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今年上半年,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5%,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超过95%、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达97%。

  与此同时,江阴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行秸秆全量还田,秸秆机械还田率达70%;推广秸秆异地覆盖栽培技术,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在食用菌生产基地,利用秸秆作种植基料;示范推广顾山东歧秸秆固化能源化技术,并积极探索秸秆生物发电技术;引导鼓励秸秆机械打包、收储。今年上半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积极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今年上半年申报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万亩、“三品”20个,“三品”产量增加2万吨。

  此外,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完成成片造林2875亩,25个省级绿化示范村创建进展顺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3.9%。对河道绿化养护进行跟踪管理,推进实施锡澄运河、冬青河、青祝河等河道绿化工程,管好用好河道林业资源,并创建了月城双泾省级湿地公园1个,黄山湖湿地小区1个。

  时光静好,绿色发展增进人的和谐

  绿色发展的根本是为了人。在江阴,我们时刻能感受到人的安宁幸福。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周铁根强调:“江阴的绿色发展是促进所有市民的全面发展,我们把推进共同富裕作为目标,在近期努力让江阴中产阶层达人口的60%以上,实现社会稳定的纺锤形结构!”

  走在江阴新桥镇大街上,仿佛置身欧洲,这里有简洁明快的简欧式建筑、新颖别致的指路标牌以及独具匠心的商铺设计。以阳光商城、海澜商务楼和绿苑居商业步行街三大板块为主体的新桥镇陶新路商业景观一条街,洋溢着浓郁的欧式风情。放眼望去,绿园社区睦邻中心,凸显了现代景观建筑风格;海澜生态农庄融入马场、普鲁士音乐、鲜酿啤酒、以毛纺服装文化为主题的东方欧洲花园等元素,体现了江南水乡特色和欧洲小镇风情的完美结合。一个“欧洲小镇”正展露新颜。

  这个远近闻名的小镇,从地地道道的农村小镇演变而来。在新桥镇1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近6万人。面对土地少、人口多、企业散、农业弱、村容差的困局,该镇走上了后来定义为“三集中”的发展模式: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住宅向镇区集中。这是江阴对城镇和谐发展的一个重大探索与贡献。

  在新桥的绿园社区,无论是本地农户还是外地打工者,都真正融入了这样一个贴心暖心的社区。社区统一配建了公共服务设施,常年有各式各样文体活动。该社区竟然还有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定期使用,足见社区文明程度很高。据介绍,该社区每周会开设道德讲堂,在思想意识上真正将农民转变成市民。还请来专业的剧团定期演出,让居民们的社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校里70%的学生是外来工人的孩子。”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里外来流动人口在福利、薪酬、保障以及能得到的政府服务上,跟本地人没有区别了。”

  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解决一套安置房,统一配套服务中心大楼、社区广场、体艺场馆、商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目前集中居住率达80%以上;铺好一条致富路,形成以就业创业收入为主体,保障收入、土地收益、合作社分红、置业收入为辅的多元收入体系;系上一根保险带,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本地职工城保参保率达98%。新桥全镇80%以上的农民集体转业成为现代产业工人,全镇劳动力就业率超98%。江阴120万人口中,农民都在本地上班或创业,生活水平与城里人并无二致。

  绿色发展给人带来的幸福感高地,第一个直观感受就是身边环境好不好。古诗云:“柳下听虫鸣,荷花映落日。阡陌汇春水,风光最江南。”在江阴,它并不是记忆和怀旧,它就是现实。江阴从2011年启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打造了一批经济实力强、乡土特色浓、生态环境好的康居乡村,让农民切实享受到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环境。

  在月城,在璜土,在顾山,无论在江阴哪个角落,昔日泥泞不堪的石子小路变成了宽整平坦的水泥大道,荒芜杂乱的空地变成了村民聚集健身的活动场所,漏风漏雨的低矮平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高大楼房,杂草丛生的房前屋后变成了鲜花盛开的漂亮景观,又脏又臭的卫生死角变成了绿草成茵的休养场地,水草滋生的小河变成了清澈见底的美丽鱼塘。

  截至目前,江阴所有村庄已完成环境整治。其中,有323个村庄达到省三星级、563个村庄达到省二星级康居乡村标准,有5个村被评为江苏最美乡村,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的数量和江苏最美乡村数量均位列全省前列。江阴提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下一步,将把重点放在长效管理,市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以奖代补,作为长效管理专项资金。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