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更高幸福指数的“江阴追求”
- 发布时间:2015-03-28 08:31:41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沈建华
在全国“百强县市”中连续12年蝉联榜首的江苏省江阴市,群众的“幸福指数”显现性和感受性,都为各方称道。但江阴人并不满足。他们正开展新一轮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让“幸福指数”指向更重要的民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
在全国首强县江阴市,“幸福指数”2007年起就成为重要考核指标。但“幸福指数”也有平均数,也有幸福的阳光不能完全照耀到的层面和角落。“不能让一个群众在幸福指数中掉位,在一个角落掉队!”江阴市相关负责人说。
从江阴市区驱车不过10分钟,沿澄杨路转入福澄路,眼前一片郁郁葱葱。仅仅10个月前,这片绿色家园,还是一片巨大的垃圾场。45岁的黄全洪就生活在这里。
黄全洪说,以前家门口的绮山有很多宕口,几十年的石头开采下来,青山绿水变成了荒山野岭,后来宕口废弃,这里又成了偷倒城市建筑垃圾的重灾区。“我们这个地方离主干道特别近,就成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偷倒的目标地。”
久而久之垃圾堆积成山,一到大风天漫天灰尘,一到下雨天污水横流,熏天的臭气就更不用提了。趁着江阴市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东风,去年年初全村人下定决心开展环境整治,8个月后垃圾场终于成了赏心悦目的农村小型森林公园。
去年10月,江阴市委第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周铁根掷地有声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是发展的生命”;提出要“把江阴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家园。”决心,很快化为行动。
江阴花山垃圾填埋场,从1993年起到2010年填埋了200万立方米的各种垃圾,曾经是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对这里进行综合整治后,所有的生活垃圾全部用燃烧发电的方式销毁,层峦叠嶂的山坡上下,又恢复了久违的绿色生态环境。
为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江阴在全省率先推进热电整合工程。26家热电企业中,15家将全部按照最新的国家标准达标生产,另有10多家企业年内陆续关停。整合完成后江阴热电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分别削减87.6%、76.4%、70.9%。
去年,《江阴市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14-2017年)》出台,明确目标是:通过4年的努力,把江阴建设成为全省农村环保的示范区和生态文明的先导区。全市为此有38个行政村列入4年整治计划。
今年70岁的俞惠玉组织了江阴最具知名度的奶奶级“十二乐坊”。她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靠得不仅仅是老年人良好的心态。天蓝、地绿、水净,咱们江阴人的生活环境质量越来越好,我们民乐团吹拉弹唱的精神头也越来越足了!”
要生产农产品,还要生产生态环境
畜禽粪便一直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成因,困扰着许多养殖户。江阴市祝塘镇两家奶牛场,奶牛多达2000多头,牛粪的处理成了大问题,一度堆积成山脏臭不堪,还污染了附近的河流。周边农民群众意见很大,为此上访不断。
问题,倒逼着江阴人动脑筋。南京农业大学一项化废为宝的技术成果,利用畜禽粪便等固体有机废物,生产商品有机肥,每年不仅解决江阴市奶牛场污染问题,还解决了太湖周边100多万吨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农业部最近派专人前来考察推广。
“农业不仅要生产农产品,更要生产生态环境。”江阴市委常委、副市长吴芳说。江阴市农林局局长胡品洪介绍,农业企业通过使用畜禽粪等“废料”制作有机肥,全市有机肥年产20万吨,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形成了良性生态农业链。
目标,越来越清晰;举措,越来越有力;效果,越来越喜人。2015年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测土配方施肥22万亩,占播种面积100%。同时,农业领域还列入节能减排重点,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力争培育出更多的环保生态型农业企业。
近年来,江阴市每年都要制定实施10个左右的农产品地方标准,并分别创建1~2个无锡市级以及江苏省级标准,农业标准化已覆盖全市农业主导产业的90%;全市蔬菜、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璜土镇有个红豆杉绿色产业基地,是专事红豆杉人工培育、种植、生态、园艺、科技开发和利用为一体的高科技生态发展产业基地,拥有国家级红豆杉资深专家带队的科研团队,技术力量雄厚,培养和种植了数千万株曼地亚红豆杉。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对室内空气中的多项污染因子进行监测,发现5盆红豆杉一周能净化二氧化硫31.8%、二氧化氮49%、可吸入颗粒物39.9%,具有较强的空气净化作用。于是,以净化空气、优化环境为特征的新农业蓬勃兴起。
江阴九州果业有限公司在果品基地办起有机肥加工厂,有机肥经生物发酵技术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温室大棚供热,回收的二氧化碳气体供作物施肥和病虫处理等,整个公司成为一个现代环保生态农业园区。
走进新桥镇春晖生态组培中心,现代恒温室灯光下,一个个嫩芽从培育瓶的营养土中钻出来,鲜嫩活劲。
管理人员介绍:这一株小小的红叶石楠,最高价达70元,一亩地纯收入超10万元。
这家由全球最大的毛纺企业阳光集团投资4亿多元兴建的农业企业,以新品种绿化苗木、生物医药原料植物为重点,具有年产1800万株苗木花卉的产能。他们计算过,全部投资的新品种绿化苗木产生的生态效益,年超过数千万元。
吴芳介绍,全市“三品”产地占耕地面积比重从2010年的47%增加到2014年的90%,“三品”个数从2010年的不到300个增加到目前的380个,完成农村造林绿化面积3.58万亩,林木覆盖率由20.9%增加到23.3%。
农村的幸福指向重在生活环境
江阴,因“大江之阴”得名,它枕山负水,河网密布。农村生态环境也曾因水污染而让乡民忧心——乡镇企业处处点火冒烟的时代,河床如被,河道黑臭,河泥淤积。2011年开始的村庄环境整治,首先从“水”开始,由水清而村洁。
2014年,江阴以4条试点河道的健康评估为龙头,以中小河流治理、河网水系连通以及水利现代化示范镇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河长制”管理工作模式,使全市河道实现水工程、水景观与水生态的有机结合。
村庄环境整治,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全市3223个村庄全部完成整治,29个三星级康居乡村通过省级验收后,2014年江阴市下发《江阴市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得到农民支持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全市村庄环境整治面貌大变:荒芜杂乱的空地变成了村民聚集健身的活动场所,杂草丛生的房前屋后变成了鲜花盛开的漂亮景观,又脏又臭的卫生死角变成了绿草成茵的休养场地,水草滋生的小河变成了清澈见底的美丽鱼塘……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沥青小路,牌楼照壁……“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江南水乡气息重新归来。走进南闸街道曙光村,你很难想象这个江阴市曾经的贫困村,竟有这般洁净、优美。
在河边,记者见到一位满头白发的农妇正在清洗厨具。农妇告诉记者,这里的水很干净,没有污染,平时也会在这里洗洗菜。原来,河里的水都是经过处理的,加上附近的工业企业少,不存在污染源。
2012年,曙光村开始村庄环境整治,铺设3.7公里排污管道,完成绿化种植50多亩,立面改造2万多平方米,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并将原先臭气烘烘的垃圾场改造成了便民服务中心,全村在整治和改造中还保留了村里原有的乡韵。
周庄镇山泉村内有企业47家,其中有32家为印染企业。如何改变农村的生活环境,改善企业污染的现状?山泉村从技术改进、设备改造上下工夫,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日处理率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废水利用率为每天1万吨左右。
为了改善农村大气污染状况,山泉村还为32家企业统一安装了废气净化装置,总共投资了400多万元,企业1年内就能在节电、节水方面收回成本。同时,山泉村还对企业实施了雨污分流,实现了水环境治理向纵深推进。
夏港街道长江村先后投入3亿余元资金,建设幸福长江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四化工程”。建设了450亩生态林、荷花池、莲花池。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村还建立了一支80余人的物业管理队伍和35人的协管员队伍。
近年村里又投资1亿余元建设“三大民生工程”——千亩湿地生态园、中央花园和天然气进户工程。集健身、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村中央花园,分成生活印象、色彩印象、生态印象三个景区,让更多村民生活在幸福快乐的长久印象中。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