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资料图)
国际在线专稿: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于9月4日-5日在杭州召开。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的合作平台,如何在世界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寻找新的增长源头,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今年峰会的关键词。对此,作为峰会主办方的中国提出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大会主题,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共鸣。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近日撰文表示,在中国召开的G20峰会可以极大地促进中美乃至全球的经济合作,通过各个地区与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和经济互补,人们将会重拾对于经济全球化的信心。以下为文章内容选编:
G20不应成为地缘政治的角斗场
部分国家过时的“零和博弈”战略不应再在G20峰会上干扰理性的经济思维,不要让G20成为地缘政治的角斗场,而是应让它成为国际社会探讨如何更好地发展经济的平台。
此前,G20成员国曾一致同意应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强投资,以便促进国际经济增长。然而,当中国发起组建亚投行(AIIB)时,美国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一位匿名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曾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加入亚投行是在“屈服于中国”,并称这不应该是“对待一个崛起大国的方式”。
这种言论充分体现了某些国家、某些官员仍然在用“零和博弈”的思维思考现在的国际形势。他们错误地认为,中国的崛起,对于美国,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思维已经完全不适应21世纪的世界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如果说全球经济复苏是当前各国的首要关注点,那么,一个欣欣向荣的美国经济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反之亦然。
在杭州G20峰会期间,二十个国家的领导人可以在履行全球性责任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美国总统奥巴马应该在峰会上做出榜样,向全世界展示,美国人民已经摆脱了过时的“零和博弈”思想。美国应该宣布主动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而不再是一味地对抗、拒绝,要让理性的经济思维在G20峰会上占据主导地位。
中美合作将树立经济一体化的榜样
中美在经济领域有着很多的互补性,中美合作本应是“天作之合”,而这种合作关系将会为全球其他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良好的表率作用。
中美在基础设施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美国急需新一代的基础设施: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预计,在2016-2025年间,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出现1.44万亿美元的缺口,这将极大地拖累美国经济增长。而中国则是全球唯一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与技术力量来与美国在此进行合作的国家。如果中美能基建领域达成合作,例如中国对美国输出高铁等,不仅将极大地提升中美关系,更能让中美两国都从中获得极大的经济收益。
同样,中美两国之间的良好合作将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示范榜样。比如,欧洲、日本、印度也可以学习中国,帮助非洲进行基础建设。这不仅将会盘活双方的经济,也可以帮助欧洲从根本上解决非洲非法难民的问题,最终让人们重拾对于经济全球化的信心。
G20将使人们重拾全球化信心
最近,人们正在对“全球化”这一观点失去信心。许多发达国家的人们开始将全球化视为威胁,而不是机会。英国主动“脱欧”、高喊建造“移民墙”的特朗普的支持率上升,都是明显的证据。
而G20将成为扭转这些消极观点的良好契机。通过G20,人们将见识到一砖一瓦的经济合作,看到近在眼前的工作岗位,领到实实在在的薪水。人们的生活将会因这些项目而彻底改变。以“一带一路”等为首的宏观战略,将彻底扭转人们对于全球化的消极观点,促进全球的经济合作,最终实现全球的经济回暖与重新增长。
(责任编辑:金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