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2月22日讯(记者 张明江) 昨日,华润元大基金发布公告,基金经理石武斌因个人原因离职,石武斌离职后,华润元大基金旗下仅剩5位基金经理,共管理着11只基金(A/B/C类份额合并计算),其中2位基金经理跨领域同时管理偏股型基金和债券基金。
人才持续流失、规模增长缓慢,华润元大基金和众多中小基金公司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成立6年的华润元大基金规模仅27.51亿元,在132家基金公司中排在百名之外。
石武斌离职 华润元大基金仅剩5位基金经理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今年以来已有33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25家基金公司,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基金经理离职公告发出。有业内人士表示,去年股市行情不好,偏股基金产品普遍业绩不佳,这是基金经理密集离职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基金业绩差,很多基金经理对年终奖已不抱希望,很多基金经理索性在春节前后离职。
昨日,华润元大基金发布公告,基金经理石武斌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管理旗下华润元大富时A50指数、华润元大医疗保健量化混合、华润元大信息传媒科技混合三只基金,他也是华润元大基金成立6年来第9位离职的基金经理。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石武斌2016年4月起先后担任华润元大富时A50指数、华润元大医疗保健量化混合、华润元大信息传媒科技混合基金经理,去年股市出现单边下跌的极端行情,石武斌所管理的三只基金分别下跌17.69%、27.90%、34.79%,昨日,石武斌也加入到离职的大军中。
石武斌离职,华润元大基金旗下仅剩下李朴、袁华涛、陈剑波、李武群、刘宏毅这5位基金经理,管理着旗下11只基金(A/B/C类份额合并计算)。这7位基金经理中,李朴基金经理任职年限最长超7年,是华润元大基金旗下经验最丰富的基金经理,其他4位基金经理任职年轻均在4年以下,其中3位为华润元大基金自己培养的基金经理。
公开数据显示,华润元大基金旗下共有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6只固定收益类基金。5位基金经理不得不身兼多职,其中李朴一人管理着7只基金,包括1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和6只固收类基金。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仅1年的刘宏毅也管理着2只混合型基金和1只债券基金,其他三位基金经理也同时管理着多只基金。
基金经理一人肩扛多只基金在业内早已不在罕见,不过,基金经理跨界同时管理偏股型基金和固收基金在业内却并不多见,人才持续流失、投研团队青黄不接是绝大多数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
规模承压 华润元大基金难逃“长不大”困境
华润元大基金成立于2013年1月,至今已有6年,现任总经理孙晔伟为第三任总经理,前两任总经理林冠和、林瑞源在任均在2年左右,孙晔伟任总经理以来两年有余,上任后将规模增长的突破口放在了货币基金上。
数据显示,孙晔伟2017年上任之初,华润元大基金管理规模22.25亿元,旗下2只货币基金规模合计13.72亿元,2018年一季度末货币基金规模增至34.94亿元,总管理规模也增至44.81元的历年最高点。
近年来,公募基金公司为实现规模快速增长,均将目光投向包括货币基金和定期开放式基金在内的基金固定收益类基金,而此类基金无一例外多为机构委外资金,而机构资金往往频繁辗转腾挪,造成基金规模大起大落,华润元大基金也没能幸免。
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华润元大基金旗下货币基金规模从34.17亿元骤降至19.61亿元,一个季度规模缩水40%,近乎被腰斩,华润元大基金总管理规模再度降至27.51亿元,近两年的努力一朝付之东流。
有业内人士曾说,2015年之前,100亿是基金公司规模的一个分水岭,是一个基金公司的“温饱线”,但时至今日,这个“温饱线”应该提到300亿元甚至500亿元,低于这个“温饱线”真的不赚钱。
近几年来,依靠“流量明星”、强大的股东背景和“蹭市场热点”成为众多中小基金公司尤其是新基金公司快速做大规模的捷径,但不具备此类条件的中小基金公司想提升规模,只能精打细磨投研团队,但在股市低迷和人才流失的双重夹击之下难上加难。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愈加激烈的行业格局,华润元大基金想从130多家同业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