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胡萍
人工智能已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除了“互联网+”,今年第一次提出“智能+”,这些科技运用正深入各行各业并得到政府的肯定与支持。
针对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合理运用,在3月10日的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回答金融科技相关问题时曾表示,金融科技必将迎来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人民银行将加快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持续健全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推动金融科技行稳致远。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相关议题发现,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主要集中于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助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刘尚希表示,“通过调研发现,有些机构主动用金融科技去解决风险控制问题,自动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能够做到零人工干预实现小微企业贷款,风控能力的提升源于金融科技。而这种科技力量,传统金融机构也是可以多做尝试的。”全国政协委员、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也表示,金融机构从事普惠金融业务,需做好产品创新,其中要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来识别、分析企业风险,增强各类风险管控能力。
“如今大型银行纷纷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建立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布局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何防范信息安全风险,建立新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是银行风控和监管机构要面临的挑战。”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陈百灵说。
对于如何推动金融科技行稳致远,代表委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刘尚希建议,大力发展金融科技,要依赖于金融市场化,这是根本的出路。此外,还需提升监管者的能力。
陈百灵建议,完善金融科技领域监管,提高识别潜在风险的科技手段,尽早识别信用风险、合规风险和技术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实现更加有效的监管,引导金融科技行业健康发展。另外,在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的同时,完善现有金融法律体系,特别是对于新型基于互联网发展的金融进行深入研究,用严格的法律手段予以监管和规范。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建议,对合规运营的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金融科技企业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加大集成创新力度,探索并合理开展新金融服务模式;推进现代金融科技型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形成与传统金融机构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健康生态圈。
(责任编辑: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