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家不断出台各类政策重点解决融资难题,但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渠道、融资成本以及信贷支持等方面,仍处于劣势地位。”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国家在推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陆续出台政策和文件,然而,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因存在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普遍缺乏担保抵押、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信用观念不强等问题被各大商业银行拒之门外。
潘保春表示,由于不符合政策,商业银行有钱不敢贷、不能贷,形成巨大供需矛盾。实践证明,由于制度层面的合法性等问题,依靠民间借贷重点支持众多中小微企业实属杯水车薪。同时,由于现有商业银行的根本属性是市场化的企业属性,很难将国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意图落实到位。
“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服务的,主要还是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我国的金融实践中,也有组建如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等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实践,结果表明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要彻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是要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银行。”潘保春说。
“当前,随着国家创新创业氛围的不断高涨,每年新增企业近600万户,且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如何在金融政策上给予更多融资支持和政策倾斜,就迫切需要有专门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服务机构的诞生。”潘保春说。
具体建议上,潘保春说,一是成立中小微企业专属政策性银行。由人民银行牵头组织成立中小微企业专属政策性银行,或者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制为专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根据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求设定融资规模,贷款额由人民银行定向支持。
二是制定符合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专项支持政策。在专门政策性银行设定以后,围绕中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和融资需求,设定专属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政策、行业利率和融资流程等。
三是建立监管和容错机制。在充分肯定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激情的同时,要充分认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并积极应对。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专门政策性银行的体制机制、投融资流程等方面的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对中小微企业政策性银行的容错机制,充分考虑国家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试错成本,在彻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同时,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责任编辑: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