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随着监管趋严,委外业务的缩水已成趋势。对此,绩优大型私募表示受到影响有限,虽然没有新的增量资金,但已有委外资金并未出现撤回;而小私募则比较忧愁,借委外扩大规模的希望落空。
大私募不愁:
未出现大规模赎回现象
北京一家大型债券私募市场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委外撤出的主要是业绩表现差、收益率不达标的私募。“央行MPA考核,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确实有大规模赎回的情况,但主要撤出的是业绩表现差的私募。其实这种赎回很正常,因为私募与银行签署的合同一般有净值回撤要求,比如净值到 0.97、0.96,银行就会撤资。”与之相对的是,收益率和回撤控制较好的私募并未出现赎回,反而陆续有委外增资的情况。“我们的净值管理比较好,一直在创造超额收益,委外产品没有赎回。年初以来陆续成立了六七只委外产品,都是以债为主的。毕竟银行还要覆盖理财资金池和利息,委外即使收回去还是要重新投资的。”
上述私募市场人士介绍,委外收紧的情况,除了业绩差的被赎回,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到期不续。“目前还未出现巨额赎回的情况,监管层并不希望造成市场的恐慌,只是希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达标,同时银行也希望能选择相对表现比较好的投顾。”
沪上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其委外规模有十几个亿,主要做混合策略产品,而目前委外主要赎回的是债券、阿尔法策略的产品,对他们影响不大。“从我们接触到的情况来看,银行对私募策略的选择比较极端,如果银行决定舍弃某一策略的产品,就会把之前投的都赎回去。因此如果策略属于银行收紧的策略范围,那这家私募的委外可能就会消失。”据其介绍,目前阿尔法策略的委外资金收窄幅度最大。
不过,虽然该私募没有委外资金的赎回,但表示今年收到委外资金的速度明显减慢。“我们目前十几个亿的委外规模都是去年的存量,去年已经谈好的委外合作,由于银行收紧,资金没有进来。”小私募堪忧:
借委外扩规模无望
面对委外趋紧的态势,相对于大私募的从容,小私募就不那么淡定了。不少小私募向记者表示,原本想借委外资金扩规模的希望落空,只好另觅他路。
深圳一家小型债券私募表示,此前通过券商、FOF等渠道接了不少要求苛刻的委外资金,现在不赚钱,也没有增量的委外资金进来。“我们原本规模很小,因为业绩稳定回撤小,接到了不少委外资金,但条件苛刻:没有业绩提成,只有千2至千3的管理费。去年接了20亿规模的委外资金,一年只有400万左右的管理费,完全不赚钱。本想借委外资金做大规模,但即使我们回撤只有1%(主要做短债),也只能做到让委外资金不撤回,今年没有任何增量资金进来。”
北京一家小私募因为回撤3%而被银行赎回。“还给银行时业绩是0.97,有10%的安全垫,银行投了6000万,自己跟投了600万,亏了近300万。”他表示,委外不可靠,以后要扩规模得另寻他路。
(责任编辑:张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