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发基金旗下3只基金:广发行业领先混合、广发新动力混合、广发多策略混合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基金经理刘晓龙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转任公司其他职务,而新接任的基金经理分别是马文文和邱璟旻。
邱璟旻,7.5年证券从业经验,2016年4月才在广发基金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一职;马文文,2013年起加入广发基金,先后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研究员、研究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一部研究员,如今接替刘晓龙担任广发新动力混合基金经理。
80后“全能型”选手
刘晓龙,被业内标签为80后全能型选手,擅长多策略作战,既重视股票的成长性,又重视股票的安全边际,强调价值和价格的匹配,因此也成为机构投资者青睐的基金经理之一。
1980年出生的刘晓龙,本科和研究生都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硕士毕业后就进入广发基金,走过一条典型的基金经理晋升路径:2007年进入广发基金做机械、军工行业研究员,随后担任中上游行业的研究主管;2010年3月担任广发聚丰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2010年11月开始独挑大梁,担任广发行业领先混合基金经理,2014年旗下再管辖广发新动力混合基金,2015年1月14日起任广发基金权益投资一部总经理。2015年11月,广发基金为其量身定制一只基金——广发多策略混合基金。
从其管理的3只基金过往业绩来看,刘晓龙不是激进、顶层拔尖的选手,但却是可以兼顾收益和风险,收益非常稳健增长型的选手。这也是众多机构投资者青睐他的主要因素。
广发行业领先混合基金,在刘晓龙接手之际,就赶上熊市,而且还是熊冠全球的2011年。该基金2011年的业绩在同类偏股型基金中排名中下。担任基金经理第一年就遇到熊市,这让刘晓龙更加重视公司基本面研究,重视个股挖掘。
2012年,刘晓龙以逆向策略为主,配置房地产、医药、白酒等传统成长股,并在当年11月底股市波动时果断加仓强周期行业,踏准了市场节奏。2012年广发行业领先混合基金以12.77%的年收益率在全部427只同类偏股型混合基金中排名第44位。
此后,刘晓龙开始尝试不断丰富自己的投资策略。在2013年,他以主题投资策略为主,广发行业领先混合基金该年获得20.5%的年收益率,在488只同类基金中排名159位。
2014年,他又以价值投资策略为主,该基金当年就取得46.98%的收益率并在555只同类基金中排名53位。
2015年,刘晓龙则以行业配置策略为主,配置航空及畜牧业板块,成功把握了行业上涨周期带来的上涨,虽然下半年市场出现了系统性风险,但广发行业领先混合基金全年的收益率仍保持在60%上,在674只同类基金中排名171位。
2016年,刘晓龙以成长股策略为主,因在熔断过程中股票下跌较多,又因规模较大,调整难以到位,全年广发行业领先混合基金的收益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后。
2014年3月成立的广发新动力混合基金3年以来回报率为117.11%,在582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54位。
从每年的收益来看,刘晓龙的表现虽不是业内数一数二,但他几乎每年都能让基金维持稳定的收益。拉长了投资年限来看,刘晓龙5年期业绩和3年期的业绩都在行业前列,广发行业领先混合5年(2012年-2016年)回报率为147.28%,排名前1/6;广发新动力混合基金的3年(2014-2017)回报率为117.1%,排名前1/10。
离职或转做私募
据广发基金公3月28日公告称,刘晓龙从广发基金辞职,卸任肩上管理的3只公募基金经理一职。
而对于刘晓龙辞职后的动向,广发基金并未披露,也未向媒体透露。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从刘晓龙处采访获悉,刘晓龙从广发基金离职,打算自己组建公司做私募。
刘晓龙曾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投资这件事上,他会坚持做到六十岁。
刘晓龙在其管理的三只基金2016年年报中分析到,其所管理的基金在2015年底对行情过于乐观,导致组合中较多弹性比较大的成长股,在2016年1月份的熔断过程中下跌较多;由于规模较大,在后续的组合调整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成本,而且由于市场交投变得比较清淡,组合调整也花了较长的时间。总体上,在熔断之后就逐渐撤出高估值成长股,开始增加价值股和周期股配置比例。但是并没有抓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脉冲式投资机会,所以错失弥补损失的最好机会。2季度开始,市场逐渐演变成一个窄幅震荡市,多是交易性机会,少趋势性机会,对于规模化资金操作难度较大。
公转私后,在策略调整上或许更灵活。
而对于2017年股票投资方向,刘晓龙在基金年报中分析表示,竞争环境良好的周期股,在上半年机会较大,周期上行的延续性会持续发酵,导致行业的基本面持续上行,带来趋势性投资机会,比如化工、电解铝、钢铁等行业都体现出这种态势。下半年,内生增长稳定、估值合理的成长股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流机会,一带一路可能成为2季度的主题性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毛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