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安基金大股东国泰君安证券即将清仓退出一事,新年伊始尘埃落定,日前国泰君安证券正式发布公告称,将持有的国联安51%的股权全部出售,意味国联安基金公司将与国泰君安分道扬镳。大股东的出走对国联安来说,难免会带来新的动荡,而在新股东到来前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国联安已经不似当年的发展盛况,规模增速迟缓,一直处于中游水平,在投研能力上近年来也并不起眼,加之去年接连踩雷违约债的风险事件,都给国联安基金拉响了警报。
大股东宣告分手
随着近两年公募基金牌照的放开,行业竞争也愈加激烈,保险、私募、证券、信托均积极涉足公募业务,甚至部分基金公司的股东也看准“公募牌照”这块大蛋糕,不惜退出股东席位选择自拿牌照披甲上阵,近日,国联安基金大股东国泰君安似乎也按捺不住,选择清仓退出。
1月7日,国泰君安证券发布公告称,将于上海联合产权产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国联安基金51%股权,此次公开挂牌转让价格为10.45亿元。国泰君安指出,本次交易的目的是为了整合公司业务资源、优化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布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易完成后,国泰君安将彻底撤出国联安基金,国联安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一切照常,一切以国泰君安公告为主”。
资料显示,国联安基金成立于2003年4月,是中国第一家获准筹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国联安基金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国泰君安与德国安联集团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权。眼下,国泰君安的退出使国联安基金长期以来“两两制衡”的股权格局被打破,业内人士猜测,国泰君安退出国联安控股股东此举意在为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让路。
事实上,根据《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管理办法》中“一参一控”规定要求,一家机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此次转让完成前,国泰君安旗下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不满足“一参一控”条件而无法申请公募牌照。国泰君安撤出国联安基金为其资管子公司进军公募市场扫清了政策障碍。
事实上,国泰君安清仓抛售国联安基金股权一事早有预期,三年前,国泰君安欲“分手”国联安的传闻甚嚣尘上。去年8月,国泰君安就发布公告,拟转让国联安基金控股股权转让计划已经董事会批准,但交易需取得国联安基金的合资方德国安联集团同意及中国证监会核准。如今,国泰君安与国联安基金正式宣告“分手”。
排名常年处中游
“一家基金公司大股东更迭,难免会带来新的动荡,如董事会、管理层的人事调整,而这一系列的变动,对基金公司治理来说也会构成间接影响。”沪上一位基金经理坦言。
大股东的挥手道别,是否会给国联安带来消极影响尚难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国联安自身发展滞后的问题早已摆在眼前。拥有得天独厚海外股东资源、发展资历不浅的国联安基金,长期以来规模却一直处于中游水平,规模增长乏力,甚至一度出现缩水现象。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三年来,国联安基金的资产规模排名不断出现下滑。2014年国联安基金以244亿元的资产规模排名第41位,2015年在牛市刺激下,国联安基金资产规模出现增长,年内规模上涨45%,至441.05亿元,但是较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而言,国联安还是掉队了,当年规模排名下滑4位至第45位。2016年国联安基金规模排名出现缩水,规模排名继续下滑,年末以411.49亿元的资产规模排名第53位。
有数据显示,与国联安基金同年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共有11家,包括广发、华宝兴业、兴全基金、诺安基金等,上述4家公司管理的公募资产规模已经在千亿元级别,而国联安仅有400亿元左右,被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远远甩在身后。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6年国联安旗下共有5只混合型基金净赎回超过10亿份,其中遭遇净赎回最大的是国联安通盈灵活配置A,2016年净赎回份额高达30.22亿份。另外,国联安添鑫灵活配置混合C、国联安安心成长混合、国联安鑫富混合A、国联安鑫安灵活配置混合,2016年度也分别遭遇26.99亿份、22.82亿份、19.86亿份和13.21亿份的净赎回。
“作为一家成立14年的基金公司,一直没能摆脱规模排名中游的位置,也间接显现出该公司投研实力的不足,缺乏行业竞争力。”北京一家资深基金分析师表示。
盈利能力有限
对于国泰君安来说,国联安基金为大股东带来的利润实属有限。据国泰君安此前发布的相关公告显示,2012-2014年,国联安基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2.23亿元和3.01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0.21亿元、0.52亿元和0.69亿元。在此期间,国联安实现的营业收入,占国泰君安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只有2%、2.25%和1.6%。
赚钱能力不足的背后,也反映了投研实力的下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去年初至今年1月10日,国联安权益类基金产品中,近66%的权益类基金产品业绩亏损。其中,国联安主题驱动混合基金去年以来业绩垫底,收益率亏损42.17%,此外,国联安优选行业混合基金去年业绩亏损幅度也超30%,为31.24%。
除了权益类基金收益不佳外,国联安基金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业绩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去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17%,略微跑输同类平均水平。其中,国联安信心增益债券业绩亏损高达16.59%。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就在国联安基金还没有走出被控股股东国泰君安抛弃的阴霾时,国泰君安增持了华安基金股份。如果此次受让完成,国泰君安所持华安基金股权将增至40%,成为华安基金最大的股东。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华安基金规模为1634亿元,排名第16位,由此也不难看出,国泰君安对规模排名较前、盈利能力较强的华安基金更看好。
不过, 国联安基金大股东出走,对国联安基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盈码基金研究员杨晓晴表示,基金公司需要经历新旧交替的适应阶段,旧股东的资源会逐渐被撤走,部分业务可能被耽置;尤其背景强大的旧股东离开时会带走公司高级人才及客户资源,直接影响公司发展。但同时,这又不失为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新股东的到来可能会给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注入新的血液,如带来新的管理模式、业务机会等,这些都将促进未来国联安基金公司的长远发展。
接连踩雷违约债
除了规模增长乏力、盈利能力有限外,国联安去年半年内接连踩雷违约债券的事件,也不免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
去年5月,市场曝出国联安基金踩雷中城建违约债券,作为惟一一只持有中城建债券的基金公司,国联安信心增益债券基金净值一度出现断崖式暴跌,拖垮全年基金累计的业绩收益。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国联安信心增益债券基金在去年初长期维持着1.25元以上稳定的基金净值,但不到两个月时间,基金净值出现滑坡式下降,去年5月13日基金净值下跌至1.03元,下降幅度近17%,目前国联安信心增益债券基金最新净值为1.026元。
踩雷中城建事件风波未止,国联安基金又因踩雷违约私募债“13圣达威债券”,将承销商华创证券告上法庭。据了解,国联安基金旗下国联安-辉石-债券一号特定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认购了厦门圣达威服饰有限公司发行的第二期私募债“13圣达威02”,后因圣达威无力偿还本息造成违约兑付,由此国联安基金起诉了“13圣达威债券”的担保方中海信达及主承销商华创证券,诉讼金额共计3015万元。
不过,也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债市违约风险加剧的背景下,通常小心谨慎的基金产品也无法避免“踩雷”的命运,去年不少信用债基金开始转型规避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王晗
(责任编辑:张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