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基金即将迎来六周年生日之际,公司面临着换帅的尴尬。近期,长安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总经理黄陈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目前由公司副总经理王健代任总经理一职。 回顾长安基金成立以来公募业务发展轨迹,公司资产规模停滞不前、产品布局结构单一等问题凸显,如今将公募FOF产品作为公司未来新的战略部署重点,能否为长安基金带来规模、利润效益仍有待观察。
规模滞后一把手黯然离职
日前,长安基金“一把手”原总经理黄陈宣布离职引发业内关注。资料显示,黄陈担任长安基金总经理一职已近五年,2012年10月,黄陈“接棒”长安基金首任总经理曹阳成为新任“掌门人”。长安基金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总经理黄陈是打算去北京地区发展,目前已经在办理交接手续,公司业务目前由副总经理王健管理。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原总经理黄陈经营管理的近五年时间里,长安基金公募规模虽曾有过突破,但并未持续太久,总体来看增长乏力,在公募基金公司扩容不断的白热化竞赛中,公司规模排名不进反退。
事实上,成立于2011年9月的长安基金在公司发展初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期,直到2014年末,长安基金公募业务初具雏形,以24.54亿元的资产规模排名第73位,而2013年末,长安基金资产规模仅为5.78亿元。
2015年借牛市“东风”,长安基金抓住股市暴涨的时间节点,实现规模上的“大跃进”,数据显示,2015年年中,长安基金规模突破百亿元,达到187.11亿元。不过随着市场行情急转直下,长安基金公司规模也出现大幅缩水,截至2015年末,长安基金资产规模为65.21亿元,规模排名下滑4位至第77名。
此后,长安基金公募业务规模一蹶不振,甚至回归到2014年的规模水平。数据显示,2016年长安基金公司资产规模惨遭腰斩,短短一年时间,规模缩水64.39%,2016年末,以23.22亿元的资产规模排名第99位。今年以来,长安基金公募业务规模依然没能扭转增长乏力的颓靡态势,一季度末长安基金规模小幅增长至28.2亿元,年中资产规模再度缩水至23.62亿元,规模排名随即回落到第99名。
对于公募业务规模迟迟没能突围的原因,长安基金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道,公司发展前期主要是发力在专户业务上,目前专户业务规模、产品业绩数据都有良好表现,未来将加大对公募基金业务上的资金、投研人才等方面的投入。
济安金信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一些在传统公募业务增长上遭遇瓶颈的中小规模基金公司或次新基金公司,往往将投入较少、见效更快的非公募业务视为短期盈利的捷径,这种现象在目前公募行业还是很常见的,不过拿到公募基金牌照却不首先做好主业而是寻求短期利益增长的做法并不鼓励也并不可取。
产品线单一机构化特征凸显
发展了近六年,长安基金早已不属于次新基金公司行列,然而,其公募业务却远被“同班生”甚至后辈赶超,如与长安基金同年成立的方正富邦、财通基金、国金基金等早已跻身百亿元规模梯队,平安大华基金已经步入千亿元规模行列。2011年之后成立的诸多基金公司中也有大批佼佼者将长安基金赶超,如前海开源、国寿安保、鑫元基金等。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长安基金多年来规模增速乏力,与该公司产品线布局单一,产品数量较少不无关系。
截至8月9日,长安基金旗下仅有10只公募基金产品。具体来看,混合型基金颇受公司青睐,共有7只混合型基金,如长安产业精选混合、长安鑫利优选混合、长安鑫富领先混合、长安鑫恒回报混合、长安宏观策略混合、长安鑫益增强混合、长安鑫垚主题混合。此外,指数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各一只,分别是长安沪深300非周期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长安货币市场基金和长安泓泽纯债债券基金。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10只基金产品中多数疑似为机构委外定制基金。二季报数据显示,长安宏观策略机构持有基金份额占比达75.19%,长安鑫益增强混合单一机构投资者占比也超70%,占比为73.83%。此外,长安鑫利优选、长安鑫富领先二季度机构持有基金份额,占比分别为60.78%、62.82%。
“机构的委外资金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可谓是优质资产,可以提供大额资金,能够有效地帮助基金公司规模扩张,此外,机构投资者通常投资较为理性,不会因为市场的短暂波动就追涨杀跌,也有利于基金经理的投资操作。不过不少小型基金公司为了解决展业难的问题,将机构客户视为救命稻草,由此也造成公司为散户服务的属性逐渐变弱,沦为特定机构服务工具。”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分析人士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长安基金在公募业务上也有积极展业。2016年11月,长安基金成立长安泓泽纯债,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该基金认购户数为284户,首募规模仅为2亿元,募集当天即宣告成立,与长安泓泽纯债基金相类似,今年成立的长安鑫恒回报混合、长安鑫富领先混合也均为到点成立新基金。根据机构募集时间短、募资金额、认购户数刚刚跨过成立门槛的标准,上述3只基金产品也疑似委外定制基金产品。
根据二季度报告数据显示,长安泓泽纯债基金共有两位单一机构投资者报告期末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超过20%,分别为50.24%和41.34%。长安鑫富领先混合在二季度报告期内,单一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62.82%。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3·17”委外定制基金新规“已成立的基金产品一旦单一持有人持有份额占比超过50%,管理人后续不应接受该持有人申购”的要求,因此长安基金旗下的一批疑似委外定制产品恐也遭规模增长掣肘的尴尬。
未来主打FOF能否突围待考
国内公募FOF的开闸为中小型基金公司带来新希望,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各家基金公司对公募FOF都处于学习探讨阶段,无关乎规模体量,公募FOF产品又被誉为2017年中小型基金公司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公募基金规模突围乏力之时,长安基金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了新型产品公募FOF的身上。
长安基金原总经理黄陈曾公开表示,资产管理行业正迈入配置时代,长安基金在继续开拓现有私募MOM业务的同时,已经明确将公募FOF业务作为战略重点之一。长安基金组合管理中心总经理王学磊也表示,与业内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相比,长安基金自身管理的公募产品规模相对偏小,而这恰恰可以“转劣势为优势”,在开展FOF业务时掣肘更少,更能从全市场范围内优选基金。
王学磊进一步解释,大型基金公司虽然旗下产品线丰富,但从涉及资源配置、扩大自身产品规模等多方面考虑,因此更乐意发行内部FOF。中小基金公司则由于自主管理的公募产品不多,传统包袱不大,恰好可以顺势而为,发挥后发优势,相对客观地从全市场范围内选择投资标的。盈码基金研究员杨晓晴认为,公募产品较少的基金公司,发展内部FOF的备选子基金方面选择余地较小,不利于大类资产配置的实施,限制了FOF管理人的操作空间;一般它们的投研团队和营销渠道也无法与大公司相媲美,起步阶段的吸引力较低。
发展外部FOF,则可以突破基金公司的限制,在全市场范围内优选基金,可投标的种类也更加丰富,这利好于产品匮乏的中小型基金公司,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只投资内部基金的道德风险问题。基金公司也可根据客户需求,发展特色定制FOF产品,更直接地服务客户,故有中小基金公司寄望于FOF弯道超车。但基金公司同质化严重,为了保密,相互之间不太愿意接受调研,这是发展外部FOF的一个担忧。
不过也有人表示,目前调研不是难题,真正的难题在于没有数据积累工作量较为繁重,而且对于产品业绩也表现出担忧。 “其实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出乎意料地发现基金公司对其他公司的产品调研还是持支持态度的,调研过程并没有受到太大阻碍,不过发行的FOF产品能够为投资者持续盈利才是问题的关键,这要求公司在前期调研、人才投入等方面提供大量的支持工作,无论公司规模大小,能够将产品做出业绩的公司才能站稳脚跟。”北京一家银行系基金经理如是说。
(责任编辑:金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