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坚持提质增量 争做城市发展新区“领头羊”

  • 发布时间:2016-01-18 09:32:12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报记者 蒋维胜通讯员 袁 艳张 鹏

  依托年产值达33亿元的富硒产业和一批品牌响亮的特色农产品跻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长寿老人数量多、区域人均预期寿命高等特点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连续13年进入重庆工业十强区县,拥有重庆范围内世界500强企业布局最密集的千亿级工业园,是“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崇德向善的品质传承和延续,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方联海等一批道德楷模……江津,正在用一个个闪亮的名片展示着一个富硒之地、长寿之乡、实力之区、和善之城的魅力。

  “抓发展靠质量、抓质量靠创新、抓创新靠品牌、抓品牌靠人才、抓人才靠管理、抓管理靠标准。”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合清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十二五”以来,江津区树立起以质取胜的发展理念,坚持扩增量与提质量并重,加快建成创新创业聚集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开放合作新高地,争做重庆城市发展新区“领头羊”。

  坚持提质增量并重 打造实力之区

  “争做城市发展新区‘领头羊’,要坚持增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江津区委书记陶长海提出的要求,是对江津以质取胜发展理念的最好诠释。

  “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注重‘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提升,坚持扩增量与提质量并重。”在2015年江津区质量大会上,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合清号召全区上下要坚持五业互动,工业为要,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打造江津经济升级版。

  “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没有一些‘干货’的措施,对于落实‘扩增量与提质量并重’的要求,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江津区委常委、副区长唐大军认为,全区为营造良好的质量发展环境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值得点赞:质量强区、标准化战略和品牌建设等工作连续三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强力推动质量工作落地落实;把以质取胜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加快打造千亿工业强区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江津造”品牌走向全国;出台政策对获得名牌和牵头起草国家标准的企业实施奖励,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农业、科技、旅游、环保等领域投入涉及质量工作的资金超过5000万元;邀请全国知名质量专家程虹教授作客《江津聚奎大讲堂》作质量发展战略专题报告,全区域、全行业引入先进的质量发展理念;召开全区质量大会,持续推广QC成果发布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引导标杆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作为承担全区质量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江津区质监局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围绕服务型质监建设要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调整思路、转变作风,扎实开展质监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增强企业质量意识,帮助企业提升质量水平,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369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达14家,培育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2个、重庆名牌产品9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品牌数量列渝西第一、全市前列;重齿公司、江津酒厂和飞洋活性炭等企业主导或参与完成了25个行业和国家标准,牵头制订的《江津米花糖》、《江津芝麻杆》、《保鲜花椒》等8个重庆市地方标准,有力地保护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品牌标杆带动着产业发展提质增量。江津区现培育出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配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五大产业集群,连续13年进入重庆工业十强区县,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绿色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如今的江津,一个“实力之区”正在加速崛起。

  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 建设富硒之地

  “富硒”是江津的一张重要名片,而“富硒江津·长寿之乡”已成为重庆新名片十强之一。

  打造“富硒之地”,江津区始终坚持走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在重庆市质监局等部门的支持下,江津区质监局联合区农委牵头制定了《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区政府成立了富硒农产品监督检验中心,设置了“富硒门槛”,注册了“富硒商标”,统一了“富硒标识”,建立完善了富硒产品生产登记制度、检验制度和追溯制度。

  该标准明确规定:含硒量达不到标准的不得标识“富硒农产品”…… “江津标准”有效避免了市场混乱、低效竞争,富硒产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富硒江津”上档升级的有效抓手。目前,全区已授权业近20个产品使用“富硒农产品”标志;培育了“江津硒”“江津硒茗”、“江津硒针”等公共品牌3个、富硒农产品特色品牌30余个。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32.68万亩、富硒畜禽年出栏超过557.5万头,建成富硒观光园30个、深加工园区1个,命名富硒特色产业示范场(园)32个。2015年,江津区富硒产业产值达到33亿元,同比增长32%。“富硒江津”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成为全国有名的“富硒之地”。

  富硒产业仅是江津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围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标,全区累计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9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50个、绿色食品75个、有机食品11个,江津花椒、柑橘、金银花、蔬菜等先后被列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

  突出环境质量抓生态 守护长寿之乡

  “建设‘长寿之乡’需要提升环境质量,强调的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生活质量,让江津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人民更长寿。”近年来,江津区将提升环境质量放到了突出的位置。

  一方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低能耗、高利用、少排放,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如:江津区质监局以推广QC小组活动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实现节能降耗,指导重庆禾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尿素蒸汽冷凝液的利用,减少了可再生资源天然气的消耗。

  另一方面,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碧水青山、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区。如:华能电厂投入8.8亿元安装脱硫、脱硝、除尘装备,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5万吨、氮氧化物3.8万吨、烟尘3600吨。

  另外,该区还积极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强技术创新和专利申报;鼎山长江大桥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该项目16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产生了25项应用技术、1项企业技术标准和4项新装备;赛迪重工二期联合厂房等10余个工程先后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巴渝杯”优质工程、“市政金杯示范奖”、“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合作项目二期示范工程”等荣誉。

  而在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四面山,“生态优先”支撑其成功打造重庆首批市级旅游度假区。同时,四面山还通过开展旅游综合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不断提升景区生态质量和服务质量。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江津区出现百岁老人多达百位、区域人均预期寿命达74.52岁、“寿星”分布均衡等现象,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同时也是我国迄今为止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国长寿之乡”。

  齐抓民生安全与服务质量 筑造和善之城

  “‘和善之城’是保障服务质量和民生安全的体现。”在江津区委、区政府看来,建设“和善之城”,强调的是守住民生安全,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全区上下和睦、和谐、和美。

  江津区始终坚持扎紧安全防线,守护民生幸福。自2014年起,区委、区政府每年都将住宅老旧电梯改造维修纳入全区重点民生实事,财政投入近200万元,改造维修老旧住宅电梯71台,惠及1万住户、4万群众;2015年又将乡村强检医疗器具免费检定纳入30件重点民生事项,作为重要考核事项督查督办,已全部完成589个机构、2488台件器具的免费检定,为乡村社区医疗机构节省开支30余万元,受益群众50余万人。同时,该区还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面推行网格化监管,始终保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高压态势,持续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3C认证、烟花爆竹等企业和机动车安检机构的监督管理。

  同时,江津区借助标准化,创新城乡结合型社区综合服务模式,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探索出社区管理和服务标准化的新路子。在鼎山街道琅山社区,自开展国家级社区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以来,开展了服务质量现状和居民需求调查,全面了解了社区服务质量状况,摸清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建立了社区事务和工作制度台账,梳理出了社区涉及的事务和相关规章制度162项(个),完成了社区管理、民主自治、社会救助、劳动保障、文体卫教、治安维稳等八个方面47个社区标准的制订;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了节日或艺术节等文体活动60余场次;与社区居民交流谈心300多人次,调解纠纷127起,帮助3500余名居民解决了实际问题和困难……如今的琅山社区,社区服务效率、居民满意度均得到大幅提高,成为社区管理科学化、民主自治规范化、社会救助程序化、劳动保障制度化、文体卫教功能化、治安维稳常态化的社区综合服务标准化国家级示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