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日前交出“增收不增利”的2017年年报后,山东华鹏(603021)17日发布的2018年一季报,再次上演“增收不增利”剧情。
今年一季度,山东华鹏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17.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11万元,同比下降72.97%;扣非后净利润仅为39.81万元,同比大降90.98%———这样一份季报成绩单,在其跨界重组屡屡遭遇坎坷的背景下,显得较为刺眼。
近几年成绩单难言理想
从一季度报表的主要财务数据来看,山东华鹏可谓延续了2017年年报的表现:营收微增,净利大降。
公司上月16日披露的2017年年报显示,其去年实现营收7.85亿元,同比增长12.66%;实现净利润2636.47万元,同比下滑48.67%,近乎腰斩,而扣非后净利润则亏损764.84万元。
对于今年一季度净利同比下降72.97%,山东华鹏称,主要为报告期内营业成本增长27.78%,去年第四季度部分主要原材料如纯碱、煤炭、包装物大幅涨价,本季度产品价格虽有所提升,但受下游客户合同没有到期影响,产品价格提高幅度未达预期要求。此外,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7.65%,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0.99%。“同时,公司立足高起点引进的器皿进口设备正处于消化、改造和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导致生产成本有所增加。”
山东华鹏总经理王正义不久前曾表示,“受原材料涨价和环保因素影响,企业成本2016年以来上涨,同时导致了企业业绩出现波动。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暂时的波动代表不了企业发展的趋势。”
事实上,2015年4月上市的山东华鹏,近几年交出的年报成绩单均难言理想。经济导报记者查询财务数据发现,2015年山东华鹏实现营收7.26亿元,同比增长2.95%;净利润5008.64万元,同比下降13.46%。2016年山东华鹏实现营收6.96亿元,同比下降4.08%,当年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则同比下降超两成。2017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及扣非后净利润更是直线下滑。
跨界重组屡落空
业绩承压之际,山东华鹏一直在谋求跨界并购,试图实现转型,但其重组之路可谓命运多舛。
上月底,山东华鹏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宜。这意味着,在筹划近3个月后,山东华鹏收购安徽沪宁智能的计划最终以失败收场。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这是在不足半年的时间内,山东华鹏经历的又一次失败的重组。
山东华鹏去年11月18日曾披露称,拟斥资6.5亿元收购达尔威旗下公司巨擘亿网51%股权。但不到一周,其便表示,鉴于达尔威与巨擘亿网之间资产存在重叠与交叉,难以有效区分,且巨擘亿网业务对达尔威存在重大依赖,经审慎研究,决定终止合作。
随后,在去年12月底,山东华鹏筹划收购沪宁智能,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就在众多投资者翘首企盼之际,山东华鹏却在上月底宣布终止重组事宜。对于终止的原因,山东华鹏给出的解释为“交易各方对标的资产的估值、交易方式等核心条款未能达成一致”。
至截稿时,经济导报记者未联系到山东华鹏相关负责人对此置评。但该公司日前在上证e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上述重组终止后,公司仍将以发展日用玻璃为主业,继续谋求转型升级。一方面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同时不排除通过并购重组吸收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优质资产,主动调整优化业务及资产结构,推动公司转型发展。
“但是,收购事项如涉及跨行业经营,即上市公司与标的资产主营业务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会引发交易所的关注。”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经理严鹏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相对于产业并购,跨界并购以及后续整合的难度更大。正如其所言,山东华鹏拟收购巨擘亿网之时,上交所便对该并购事宜下发问询函,要求山东华鹏对跨行业经营的相关风险做出充分分析和提示。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