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列控业绩变脸 突击“接盘”谁在捡漏
受铁路投资增速放缓等原因影响,中国列车控制领域首家A股上市公司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维列控”,603508.SH)自2015年底上市后,2016年、2017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令业界震惊。
3月24日,思维列控发布2017年年报,2017年营业收入约4.6亿元,同比下降24.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31亿元,同比下降29.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0.94亿元,同比下降43.84%。2月28日公司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推动资产重组,目前尚处于停牌阶段。
截至思维列控停牌前一个交易日,面对已“破发”的股价,对于其上市两年业绩持续下滑的局面,公司在经营中又存在着哪些疑团?铁路行业投资增速下滑的问题还是自身的经营模式导致发展遭遇“瓶颈”?短时间快速接盘近期IPO被否的公司股权“谁在捡漏”,或存在巧合?
业绩下滑 “另有原因”?
作为券商等推崇的中国“轨交化信息龙头”,思维列控的主要产品包括LKJ2000、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下称“TAX”,属于LKJ系统的组成部分)、6A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下称“6A 终端”)、CMD系统车载子系统(下称“CMD系统”)等。
对于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问题,思维列控解释称,主要受铁路车辆投资下降和客户对机车安防产品招标延后等因素的影响,公司订单量不及预期,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对于全年净利润下滑的问题,思维列控解释称,由于增值税即征即退返还较上年同期下降导致。同时由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导致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
“LKJ系统和机务安防系统”作为思维列控的两大“拳头”产品,均未能幸免,营收集体出现大幅下滑。LKJ系统2017年度营业收入约3.93亿,同比下降22.72%,机务安防系统2017年度营业收入约0.64亿,同比下降36.21%。
对于两大“拳头”产品业绩的“双降”,思维列控解释称,一是受铁路车辆投资下降的影响,LKJ系统产品LKJ2000装置、TAX装置销售量同比下降;二是LKJ系统产品中毛利率较高的H型监控记录板销售占比下降。
对于“机务安防系统产品营收下降”则主要是:受铁路车辆投资下降和客户对机车安防产品招标延后等因素的影响,机务安防系统产品6A和CMD销售量均同比大幅下降造成的。
《华夏时报》记者通过深度调查对比发现,产品库存、销售变动之间,公司解释或存在些矛盾,颇让公众有些费解。
对于思维列控主要产品LKJ系统、机务安防系统的产销量问题,全年LKJ系统销售量同比下降10.08%、库存量上升5.29%。思维列控对此解释称,受“铁路车辆投资下降和客户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LKJ2000装置销售量大幅下降。
机务安防系统销售量则同比下降46.16%、库存量上升20.47%,思维列控对此解释称,6A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产品装车率较高,市场需求下降,导致销售量同比大幅下降;CMD车载子系统招标延后,导致销售量同比下降。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同样对于“报告期末发出商品占公司存货比例达到74.09%,发出商品金额同比上升35.36%引起主要产品库存量同比上升的异动”的问题。因其产品主要包含LKJ系统机务安防系统和机务安防系统,发出商品主要是公司发往客户或机车厂尚未验收结算的产品,待取得客户产品验收合格单据并取得收款权力时确认收入。
思维列控则解释称,主要由于受调试时间的长短、客户具体验收结算程序和时间安排、客户采购资金的使用安排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思维列控“库存增加,保持高额存货”是由于市场需求端变动导致还是“发出商品”时间确认的问题?
4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对思维列控年报事后审核问询该问题:“年报披露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公司存货期末余额分别为2.1亿元、2.0亿元和2.4亿元,均未计提跌价准备。”希望公司补充披露以销定产模式下,保有大额存货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大额存货连年未计提跌价准备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时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意见。
面对上述重重“迷雾”,公众有待思维列控的回应解释。
“老本行竞争白刃化”
中国目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主要有LKJ系统和ATP系统两种。截至2017年末,LKJ系统应用于全路约2万台机车和1273列时速250公里动车组上,ATP系统应用于全路2980列动车组。
LKJ系统当前竞争格局来看,目前LKJ系统供应商由思维列控和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时代电气”)两家竞争。思维列控2017年年报统计测算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思维列控LKJ系统占LKJ全系统的比例分别为40.7%、43.7%、45.6%、45.5%。
《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相关数据发现,2013年到2017年期间,LKJ系统占列控系统市场由最初的91.20%降至75%,呈逐步下降趋势,对于思维列控未来业绩增长或存在较大压力。
在机务安防系统方面,思维列控的机务安防系统主要包括6A终端和CMD系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思维列控在6A终端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中车时代电气、北京纵横,而作为6A终端仅有的客户北京纵横,其议价及商务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截至本年末,思维列控6A产品市场占有率约为30%。
思维列控目前行业地位虽依旧是行业内“轨交化信息龙头”,但其LKJ系统或已形成“天花板”。思维列控证券事务代表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因竞争对手有其独特优势,公司未来在LKJ系统市场有一定上升空间,但是将来要超过50%甚至更多存在一定难度。
对于未来“LKJ系统竞争方面”是否会对于公司未来业绩产生影响,思维列控证券事务代表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市场上投资者对于公司关注的重点在新型列控系统,而不是既有项目。
铁路行业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铁路行业“LKJ的使用寿命为6至8年”规定,LKJ列控系统换装升级能否为思维列控短期业绩带来增长仍需市场验证。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思维列控“LKJ15S系统”作为LKJ列控系统换装升级的“押宝”产品,2017年初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技术评审。LKJ15S系统的认证工作尚未完成,该公司表示争取年内具备推广条件并实现小批量销售。
思维列控证券事务代表解释称,未来LKJ15S系统一旦确定可以推广,将来业绩增量也有较高预期,目前存在一定政策性风险,未来新系统更新时间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如进展顺利,年内新系统或有小批量生产,对于公司业绩贡献可能需要等待明年或者后年才会有一定影响。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机械行业研究员助理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铁路行业内整车和后市场方面或存在一定的结构性机会,铁路投资量放缓对于行业内公司业绩贡献难有快速体现,需要时间验证释放。
突击接盘 谁在捡漏
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无论被动迎战还是主动出击,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或是一条出路。思维列控也称“要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围绕公司主业通过收购优质资产、参与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等手段,促进产融互动。”
3月7日,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重大事项停牌进展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方式购买蓝信科技部分股权。随后公司披露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蓝信科技49%的股权,经交易各方协商确定为不超过人民币约8.82亿元。
蓝信科技在2018年1月冲击IPO过程中,由于“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坏账损失等风险”被证监会否决,也引发公众对“蓝信科技发行人身份问题”的质疑。
如此短的时间“捡漏”,此前蓝信科技相关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令人担忧,据最新信息显示,截至3月20日,思维列控已与交易各方签订《股权购买协议》。
思维列控证券事务代表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于“近期重组时间”问题,公司对蓝信科技在2012年就已开始关注,只是因为思维列控自身上市考量,暂缓了投资,但期间一直有关注。对于市场担忧的发行人身份问题由于历史问题造成的确实存在,尽量通过相关企业及具体人事部门去证明核实;对于“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坏账损失等风险”问题,彼此同在一个行业可以解释的过去。对于上述相关问题明确结果进展,该证券事务代表表示需要等待公司相关重组公告集中确认回复。
对于与蓝信科技的“合作”,思维列控证券事务代表表示对于“双方合作”由于公司在地面数据分析、服务中心包括和中国铁路总局关系方面相对弱势些。蓝信科技具备一定优势,双方合作能够实现业务协同互补。
上市公司采取现金收购是否可以回避监管,现金收购标的49%股权相比51%股权收购或全资收购是否能够提高并购重组概率,对于上述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采取现金收购的好处有很多,不但可以规避监管的审核,而且还可以简化流程和提高收购效率,现金收购标的49%股权相比51%或者全资收购,更有利于提高并购重组的概率,同时还可以规避监管。
“虽然现金收购确实能提高并购重组的成功概率,但并不意味着现金收购就是监管盲点,从目前看,交易所依然会关注收购标的盈利情况、收购的资金来源等。”宋清辉表示,现金收购需要足够的资金。
思维列控在其2017年年报中称,全年度货币资金约1.73亿元,其他流动资产约15.17亿元,两者分别占本期末总资产的6.25%和54.87%,合计61.12%。
对于目前“不差钱”的思维列控,面对上市后业绩持续疲软的局面,如此短时间内接盘一家“近期被否的”公司股权,是不是在“捡漏”,到底是谁在“捡漏”,目前还不得而知。
(责任编辑:单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