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9日,证监会发审委2018年以来共审核首发企业66家,比2017年同期(93家)减少29.03%。其中,审核通过的有29家,比2017年同期(80家)减少63.75%。IPO呈现审核从严的趋势。从券商的投行业务端来看,2018年以来券商承销的IPO项目个数、金额以及承销收入均同比下降明显。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审核制度和退市制度不断完善,优质企业的审核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而在A股积极拥抱“新经济”的背景下,优势明显的龙头券商或迎来新机遇。
IPO申请通过率下降
证监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466个IPO项目,其中审核通过380家,否决86家。数据显示,2017年1月—9月,发审委共审核拟首发公司395家,其中通过328家,通过率83.04%;而从2017年10月第十七届发审委上任到目前,发审委共审核首发公司153家,其中通过81家,通过率52.94%。2018年至今,过会企业66家,通过29家,通过率仅43.94%,从严审核趋势明显。
兴业证券金融分析师董天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严审核在现有模式下大概率会成为常态。因为从监管的出发点来考虑,现阶段为了控制风险,就要首先把好入口关,一方面完全阻止虚假上市,另一方面减少问题标的上市后对市场的扰动。
从券商投行端来看,按上市日期统计,截至3月19日,2018年以来券商作为主承销商承销的IPO项目有33家,相比2017年同期(116家)减少71.55%;2018年以来券商IPO项目募集资金379.48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581.43亿元相比减少34.73%;按发行日期统计,2018年以来券商的首发承销总收入为14.81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36.99亿元相比减少59.97%。
龙头券商或迎来新机遇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王政之认为,随着审核制度和退市制度不断修订完善,在目前审核从严的IPO新生态下,瑕疵企业将陆续退出,优质企业的审核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富士康的审核进程也在为“即报即审”通道下“独角兽”企业上市树立新标杆。
某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上市制度的改革首先对券商的投行及直投业务来说是直接利好,另一方面还能在提振市场活跃度的同时间接增加交易类收入。此外,“新经济”上市潮或使定价能力领先、项目储备丰富、经营稳健的大型综合券商首先受益。随着资本市场活力被进一步激发,龙头券商投行或迎来新机遇。
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剑辉表示:“对四大行业‘独角兽’企业给予IPO‘绿色通道’并不意味着审核标准的宽松,而‘独角兽’企业为节省时间成本并提高通过率,势必会选择实力雄厚、风控能力较强、上会通过率较高的大型券商,因此相关项目将进一步扩大大型券商在投行业务方面的优势。”
董天驰认为,对于券商而言,机遇的大小决定于券商对新技术、新经济的判断力和参与度。而新技术、新经济对券商投行的项目筛选和审查要求更高,同时IPO项目的质量、优选概念也会产生变化,券商应该改变思路,在结合国家政策大方向、解读监管新思路的基础上谨慎推进相关业务。
华菁证券投行部人士表示,新经济企业通常具备成长速度快、技术驱动、以创业者为主导、行业壁垒较高等特征,这类企业在成长期往往不盈利,并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以支持研发,一旦过了盈利能力的拐点,就可能进入高速成长期。从前期亏损到后期盈利,可能会是一个跳跃式的发展。同时,“新经济”领域往往存在马太效应,最终成功的企业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成长期的新经济企业通常具有一定投资风险,鉴别风险、发现真正能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就成为投资新经济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
(责任编辑:徐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