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交速递易股权出售议案到股东大会的这一天,*ST三泰(002312.SZ)董事长补建感叹道:“资本是血腥的。我有选择吗?没有选择!”
拿到了50%股权的中邮资本一度还很担心股东大会通过不了上述议案。董事长补建最终下达决定:卖掉速递易大部分股权,来拯救上市公司。对已经连续两年亏损的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三泰控股,2017年4月28日变更为*ST三泰)而言,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让物流巨头们,来推动速递易吧!”补建所指的“巨头”,是指中国邮政和阿里的菜鸟网络。
行业第一
速递易成立于2012年,是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我来啦公司”)研制的一种24小时智能包裹自助收取柜。而我来啦公司是*ST三泰的全资子公司,也是此次股权出售的标的公司。
速递易旨在解决快递行业与送达客户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以帮助快递公司自助收件和派件,根据速递易的官网介绍,目前该公司已经进驻了全国79个城市,实现包裹收发超过10亿件。
在智能快递柜领域,速递易比丰巢快递柜要早,全国覆盖面积也大。丰巢快递柜是由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五大物流行业股东,于2015年6月6日设立,2017年1月获得了A轮25亿元的融资。
因为要进驻各类小区,智能快递柜是重资产模式,先把快递柜铺设进小区,然后再寻求盈利模式。三泰控股正是因为把速递易作为了公司的核心发展战略,最终陷入亏损泥潭无法自拔。
2012年12月12日,三泰控股出资6000万元,在成都设立我来啦公司,开始研制生产销售智能快递柜——“速递易”。
两年间,伴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商经济的飞速迈进,速递易的包裹收取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突破了一亿个,并且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始布点。
2014年11月,速递易的注册资本金由6000万扩张至7.7亿元,在互联网热潮、创业热潮的驱动下,三泰控股的股票价格,也从2012年底的9元每股,上涨至2014年的39元每股,股价翻了四倍有余。
此时,公司上下笼罩在一片希望之中:速递易造就了三泰控股的暴涨神话,并成功的将其市值推向百亿元。
2015年,三泰控股为速递易来了一个更大的手笔:定增募集资金29亿元,用于以速递易业务为载体的“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网格及平台项目”第三期的建设与运营及偿还公司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速递易29亿元募资时候,三泰控股乐观估计: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网格及平台项目总投资21.4亿元,项目计划在一期、二期原30余个城市增加网点布放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新增70余个城市,预计2016年7月底前完成第三期3.3万个网点的速递易设备布放、后台平台开发及项目运营工作。
据三泰控股自己测算,此项目预计投产后年均可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年均税后净利润3.17亿元。
最终,29亿元募资成功施行,速递易的资本金也增加至28.9亿元。2015年5月,三泰控股市值到达顶峰,突破600亿元,股价接近百元(每股99.83元)。
所有的迹象似乎预示着,三泰控股凭借速递易项目已成为中国物流行业一颗冉冉升起之星。
亏损13个亿
2013年,三泰控股通过我来啦公司已在国内十余个城市设立分、子公司,加快速递易业务在全国重要大中城市的战略布局,继续提高速递易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公司管理层认为,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解决快递最后100米的难题。
2014年,已经在速递易项目上砸入重金的三泰控股,其亏损态势开始显现:该年度三泰控股的净利润增幅减缓,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了18%,公司现金流为负值,金额超过亿元。
与此同时,三泰控股开始提示速递易项目的风险。公司在年报中提示,速递易项目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定时间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市场本身具有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在前期投入阶段,在形成规模效益之前,该项目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从而对公司全年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急剧的扩张,全国城市铺设快递柜,以及进驻不同的物业小区,还要向物业支付金额不等的进场费,亏损随之而来。
2015年,三泰控股首次报亏。由于用户增量达不到预期,受速递易项目拖累,年报显示,三泰控股录得亏损3700余万元。
但是在公司市值突破600亿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坚持:新的商业模式与创新业务都存在教育用户、引导用户的时间和过程。
这一年,速递易“大跃进”,我来啦公司注册资本金从7亿元增至28.9亿元;资本市场上,三泰控股倾尽全力,为速递易项目募集资金29.4亿元。
用户增量不及预期,对于速递易这个新业态来源,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速递易向快递员收费,快递员不乐意;向用户收取包裹保管费,用户也不乐意。于是速递易就那么尴尬的立足在城市的小区里,怎么赚钱,怎么建立一套商业模式,成为了头等难题。
一些负面消息也伴随速递易而来,比如有些消费者因为取不出来包裹,狂砸速递易快递柜;一些消费者拒绝支付保管费,要求快递员将包裹取出来送上门而不是放进柜子里。
速递易脆弱的商业模式不断受到质疑,在一片质疑声中,三泰控股的股价不断跌落,这颗冉冉升起的物流之星,陨落的速度更快。
到了2016年,三泰控股因为速递易项目曝出13亿元巨亏。营业收入也下降了27%。按照深圳交易所的规则,连续三年亏损企业将被退市,三泰控股已经两年连续亏损,最严重的问题是——速递易项目的盈利,仍然遥之无期。
尽管曝出巨亏,但速递易仍然占据着智能快递柜这个行业的龙头地位——保持着市场占有率最高、覆盖小区和城市最多、累计处理快件量最大。
在全国约15万个快递柜中,其中速递易已在全国79个城市布放运营智能快递柜5.6万个,丰巢运营智能快递柜3.5万个,邮政易邮柜、中集e栈等快递柜公司等合计约6万个。
亏损严重,却行业第一,这或许也是接下来速递易被中国邮政等物流行业巨头看上的原因。
巨头瓜分
董事长补建意识到,只有寻求盟友,速递易项目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只有出售速递易项目的股权,三泰控股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一旦退市,就什么都没有了。”补建说,“退市了,你们小股东怎么想?能接受吗?”
继而他又开始懊悔,“一开始我就考虑过,是不是不要把速递易项目放进上市公司体系中来?”
2017年3月31日,三泰控股开始停牌,出售速递易项目股权来拯救上市公司,被提上日程。4月28日,三泰控股被实施ST处理,变更为*ST三泰。经历了近四个月的停牌之后的2017年7月24日,*ST三泰复牌。
拯救的方式分三步。
首先,我来啦公司先减资,把多余的募集资金,归还给上市公司*ST三泰。
其次,我来啦公司50%的股权转让给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邮资本”),10%的股权转让给浙江驿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驿宝网络”);6%的股权转让给亚东北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亚东北辰”)。
最后,三家公司分别对速递易项目(我来啦公司)进行增资。
2017年7月26日下午,补建在股东大会上介绍:中邮资本背后是中国邮政集团,网点众多,并且中邮资本要求拿50%的股权和财务并表;驿宝网络背后是马云的阿里;亚东北辰背后是郭广昌的复星。
*ST三泰自己保留速递易34%的股权,同时,速递易也将更名为“中邮速递易”。
在最新的资产出售方案中,我来啦公司100%股权估值为26亿元,先从29亿元减资至17亿元,然后再分别出售给中邮资本、驿宝网络和亚东北辰;最后,三家新股东完成对我来啦公司的增资。
经济观察报记者向董事长补建提问:速递易项目是否贱卖?
补建回答:“我们曾经找过拥有丰巢的竞争对手顺丰,但顺丰把自己的丰巢估值80亿元,却把我们速递易估价很低,最终商谈未果。”
“我们希望能够借助物流巨头,特别是中国邮政这样的巨头,借助自己的网络,加速速递易的发展。这对于我们而言,是最好的选择。”补建补充道。
最终,中邮资本以7.5亿元受让我来啦公司50%股权;驿宝网络以1.5亿元受让我来啦公司10%的股权;亚东北辰以9000余万元拿下我来啦公司6%的股权。
*ST三泰拿到这笔股权出让金之后,今年扭亏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复牌之后,*ST三泰连续跌停,至7月28日,其股价收于5.77元,市值只有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
(责任编辑:毛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