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决定,易纲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对于当选央行行长,易纲在进行宪法宣誓前对媒体表示:“心情是平静和庄重的,使命是神圣而光荣的,我一定按照宣誓的誓词来做好工作。”对于当下的主要任务,他表示,主要任务是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推动金融的改革和开放,保持整个金融业的稳定。
已在央行工作20多年的易纲,新征程将面临哪些新挑战,又将带来哪些新气象?
一颗学者的心
在业界和学界,易纲被普遍认为学术功底深厚、业务能力强。有媒体报道称,时任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王健曾表示,易纲具有国际视野,又深刻了解中国国情。
作为央行总行的第一位“海归”,易纲给大家的印象更多的是“学者”而非“官员”。
有报道称,与易纲相识多年的美国康奈尔大学一位经济学家曾说,易纲行事手法很专业,有方法,善分析,能接受不同观点。他认为易纲“有一颗学者的心”。
这颗“学者的心”始终伴随着易纲。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20岁的易纲考上北京大学经济系。在北大学习期间,易纲被选派出国留学,分别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4年,36岁的易纲回国,与林毅夫、朱民、海闻、张维迎等共同发起成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此后三年间,易纲全身心投入中国金融理论和政策研究,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经济、金融的论文,并教授计量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金融等课程。
从1997年起,易纲开始了央行工作生涯,历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秘书长,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司长,行长助理,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等。在此期间,易纲在学术上的探索并未停止,出版了《货币银行学》《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等著作。
迎接新挑战
作为周小川的继任者,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易纲无疑将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货币政策调控。易纲此前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指出,2018年货币政策调控面临一些挑战。从国际上看,美联储的进一步加息动作为各界所关注,全球利率中枢可能会有所上行。
美国减税措施和外贸政策仍会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变化也会对我国的政策空间形成一定挤压,增大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从国内看,经济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强化,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债务和杠杆水平还处在高位,资产泡沫“堰塞湖”的警报尚未完全解除,金融乱象仍然存在,金融监管构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人民币国际化。易纲此前表示,人民币距离真正一流的储备货币还存在差距,在信用卡、第三方支付、支付清算系统、托管系统以及市场的开放程度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三是防范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有效控制金融风险。近年来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混业金融产品累积的风险不容忽视,如何实施无缝对接的全面监管、治理金融乱象、金融去杠杆、实施穿透式监管、更好地发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作用,都是央行新行长面临的挑战。
带来新期待
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推进,作为新任央行行长,易纲将带来哪些新期待?
此前易纲在央行分管货币政策业务期间,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取得一系列创新,包括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等。这些创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金融运行的新形势,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除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外,对于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易纲曾指出,让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作为双支柱相互配合,目的一是保持币值的稳定,二是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在金融改革方面,易纲3月19日对媒体表态,“推动金融的改革和开放,保持整个金融业的稳定”。
易纲此前表示,继续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将探索和完善利率走廊机制,增强利率调控能力,进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的传导。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易纲表示,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易纲在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国内市场现在也在变大,不管是股市、债市还是其他的市场,将来也都要做双向的开放。”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在中国步入新时代、国际反全球化浪潮兴起的背景下,中国是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央行行长的国际视野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有利于全球经济金融的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张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