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其中,“玉米调改”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也是广大农民的关注焦点。玉米“调改”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层面上逐渐明确: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减少5000万亩以上,涉及13个省区,其中西部省区共计8个,贵州也是“玉米调改”重点地区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天金融集团董事长罗玉平委员深耕贵州、扎根贵州,心系西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关注西部玉米调改问题。在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后,他发现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土地多、时间短,“玉米调改”任务重,农民调改配合度低;二是针对“玉米调改”,全国层面没有出台任何补贴和倾斜政策;三是财政缺位、金融错位,“玉米调改”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机制保障。
“玉米调改”有目标、有指标,但是没抓手、没招数,且缺乏必要的相关政策支持,故农民们多不愿配合调减、改种。财政输血、金融抽血,是造成农村贫困的根源。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产业错位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事项“玉米调改”工作推进困难。
因此,罗玉平委员建议以金融补位、长效造血,全力支持西部地区“玉米调改”。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建立“玉米调改”产业发展基金,定向支持龙头企业以“一乡多业”、“一业多乡”等方式实现规模种植、高效种植,带动“玉米改种”农户脱贫致富;二是建立农户基础信息大数据系统,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季节性生产资金支持,增加“玉米改种”农户的生产性收入;三是将精准脱贫与“玉米改种”相结合,打造与“玉米改种”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化解“玉米改种”农户的三大痛点:资金、技术、市场,着力解决“玉米改种”农户“种难、卖难”;四是以“玉米调改”产业发展基金为样板,推动实现扶贫产业基金的市场化、资本化,打造金融精准脱贫模式。
罗玉平委员认为,以金融之力来推动“玉米改种”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如成立“玉米调改”产业发展基金、推进普惠金融进村入户。同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平台+农产品基地直采方式建立与“玉米改种”农户的帮扶合作机制。最终打通“融、投、管、退”形成完整闭环,构建“金融企业+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结机制,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最终形成“农产品+农产品销售端+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连接,实现金融资源下沉,服务千万农户,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及村集体经济增收,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助力西部地区脱贫攻坚。
(责任编辑:张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