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网络安全漏洞管理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
漏洞是网络安全的“命门”。软硬件系统漏洞使得攻击者可以利用漏洞窃取信息或者控制、破坏目标系统,从而引发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例如,2010年伊朗核设施遭受“震网病毒”攻击,2016年美国东海岸大面积断网事件,以及2017年肆虐全球的“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都是由于网络安全漏洞引发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系统存在漏洞,都会成为犯罪分子和敌对势力攻击的跳板,成为整个网络的薄弱环节。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360集团一年新发现的网络安全漏洞就超过8万个。从我国情况看,网络安全漏洞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对漏洞不重视、修复不及时现象普遍存在。据360补天漏洞响应平台统计,25.6%的漏洞未进行修复,一些行业漏洞平均修复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去年5月12日“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爆发,其实微软公司早在3月份就已发布了相应安全漏洞补丁,但我国很多单位却一直没有打补丁,导致近30万台主机和电脑被感染。直到今天,360公司还能监测到我国每天仍有近千台电脑感染此勒索病毒。
2、缺少具体的漏洞修复管理细则和处罚机制。《网络安全法》已经正式实施,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以及相应的追责。但对网络安全漏洞管理还没有执行细则。如,对于安全漏洞的修复时间等还缺少具体规定,导致很多单位修复周期过长,有时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给攻击者留下机会。此外,缺少严格的监督执行和处罚机制,对未及时修复安全漏洞的单位无法及时发现和予以处罚。
为强化网络安全漏洞管理,降低被攻击风险,提高我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议:
一、建立漏洞管理全流程监督处罚制度
尽快制定覆盖网络安全漏洞发现、审核、披露、通报、修复、追责等全流程的管理细则,强制要求漏洞必须及时修复,对漏洞修复时间以及违规处罚措施予以明确规定。此外,应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和力量,及时发现未及时修复漏洞的行为,并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责任。
二、强制执行重要信息系统上线前漏洞检测
对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大信息系统工程和项目,一方面在其上线运行或交付使用之前,应强制要求进行网络安全漏洞的自检和备案,尤其应加强源代码层面的安全缺陷和漏洞检测。另一方面,国家网络安全主管部门应对上线系统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应引导和鼓励软硬件系统开发企业加强安全开发规范和流程,尽量在源头避免网络安全漏洞的出现。
三、强制召回存在重大网络安全漏洞产品
对存在严重网络安全漏洞,可能导致大规模用户隐私泄露、人身伤害或者影响民生服务、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软硬件产品,尤其是物联网、智能汽车等产品,应借鉴汽车行业的做法,对存在重大网络安全漏洞产品的实施强制召回,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鼓励政企单位采用众测众包方式发现和收集漏洞
网络安全漏洞的挖掘和发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需要集合民间智慧。建议借鉴美国在安全漏洞收集和挖掘方面的做法。一方面,加强政企单位与专业网络安全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网络安全企业的漏洞挖掘能力和情报优势,帮助政企单位及早发现和修复漏洞。另一方面,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鼓励政企单位采用众测众包方式,充分发动民间安全研究力量发现和收集漏洞,提高网络安全整体防护能力。
(责任编辑:李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