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中国政府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的11项金融开放举措言犹在耳;一年后,李克强总理在博鳌再度推出了一系列的持续对外开放新举措,其中金融方面的对外开放对市场来说仍然是强信号。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李克强总理在演讲时再度释放对外开放的重磅信号,包括抓紧制定外商投资法的配套法规,细化外商投资法确定的主要法律制度,形成可操作的具体规则;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对外开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领域;明显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一年前的博鳌亚洲论坛,习近平主席在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要加大开放力度,政策落实“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随后,央行行长易纲宣布了11项金融开放措施,并给出了具体时间表。
对照去年和今年我国宣布的对外开放新举措,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开放措施是有延续性的,且力度在适度加大。
易纲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目前,(这11项金融开放的)绝大部分措施已经落地,极少数尚未落地开放措施的修法程序已到最后阶段,相关申请的受理工作也已经开始。
去年以来,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取得明显进展:瑞士银行对瑞银证券的持股比例提升至51%;安联(中国)保险获准筹建,系我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美国标普公司获准进入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美国运通公司在我国境内发起设立合资公司,筹备银行卡清算机构的申请已经审查通过。
我国今年持续扩大金融开放的层面包括:加快推进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对外资全面放开市场准入;大幅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对外资证券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业务范围不再单独设限,征信、信用评级服务、银行卡清算和非银行支付的准入限制大幅放宽。
去年以来,在资本市场层面,落实了完善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措施,即从2018年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A股入摩、入富;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大幅扩容。
今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要求是,完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境内企业的相关规定。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完善相关政策,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和交易中国债券创造更便利的条件。
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今年的金融市场开放要进一步联通境内外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完善“沪港通”、“深港通”。
从以上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金融方面更是如此。今年的资本市场,强化互联互通、便利境外投资者仍是重要看点,同时国际指数公司吸纳A股、债市仍会稳步前行,在新的QFII、RQFII规则下,境外投资者对国内资本市场的热情会持续升温。这些开放新举措将与“中国经济稳定运行并出现一些积极变化”进行发酵,推升境内外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的预期。
笔者在今年初曾根据去年的数据计算过,QFII与RQFII新增规模、全球指数公司吸纳A股、沪股通和深股通的净流入资金,这三部分资金今年的增量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在今年金融开放新举措的推动下,A股市场的吸金能力有望再度升级。
(责任编辑:李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