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李晓喻)史上规模最大贸易战已经打响。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从中长期来看,美国在贸易战中的损失大于中国。
从3月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到4月公布涉及中国500亿美元出口商品的301调查征税建议产品清单,再到威胁制定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整个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一直是美国出招、中国接招。
郑永年称,在应对中美贸易争端的过程中,中国一直表现出理性和克制,为避免贸易战“尽了相当大的努力”。
但因美国一再对华极限施压和讹诈,贸易战最终还是爆发了。在郑永年看来,考虑到美国现为中国最大出口市场,短期内美国可能在贸易战中获益相对较多。但从中长期来看,由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做法不得人心,美国发动贸易战会影响其国际地位和国家信誉,在贸易战中的损失大于中国。
目前,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税之举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抵制。欧盟、加拿大的对等反制措施业已落地;俄罗斯回击力度更大,对美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最高达40%。日本、韩国也在世贸组织(WTO)中就美国的单边贸易保护举措提起了申诉。
谈及贸易战的未来走向,郑永年认为,中美双方都会寻找新的贸易替代伙伴,彼此的经济依存度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下降,甚至会形成相对独立的两个市场。世界经济和贸易会形成新格局,甚至可能引起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动。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将对外开放定位为“战略机遇期”。有观点认为,在贸易战已经打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情况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可能大于机遇。
但在郑永年看来,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已经能够自己创造机遇”。
“中国不需要恐慌。”郑永年说,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开放,保护产权,推动技术创新。
中国官方对此亦有清醒认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6日重申,中方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护企业家精神,强化产权保护,为世界各国在华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郑永年并表示,美国政界和商界、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矛盾重重,并非“铁板一块”。“冷战派”发动贸易战,意在打压、遏制中国发展;而部分工商界支持打贸易战,是希望以此让中国更大幅度开放市场。这两种目的有本质区别,应对策略也应有差异。
“从历史上看,最终是白宫听华尔街的,而不是华尔街听白宫的。”郑永年提醒说,要应对贸易战,中国需要善于利用美国的内部矛盾,实施分化策略,同时利用好广阔市场这一筹码。(完)
(责任编辑: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