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5日讯(记者 马常艳)“不真刀真枪、持之以恒地干,造几个典型干几年,就大功告成、收官交账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乡村振兴战略是喊不出来的,也是干不出名堂来的。”针对乡村振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1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说。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月华摄
韩俊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的抓手、新旗帜、大战略。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且《党章》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由此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现在还有5.8亿人生活在农村,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乡村的人口还要占到4亿人,比美国的人口还要多。“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说只抓城市不抓农村,农村最终要拖现代化的后腿,不能说乡村还没有现代化,整个国家就基本现代化了。”韩俊说。
针对乡村振兴的标志,韩俊认为,表现在:第一,农业实现绿色发展,乡村产业逐步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第二,乡村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的生态环境要显著改善,城乡生活条件的差距要逐渐缩小,乡村的吸引力要明显增强;第三,人口持续大规模由农村向城市流动,这种趋势逐步缓减,甚至有一部分人今后会选择留在乡村,甚至城市人也会向乡村倒流。
“乡村是不是振兴,关键是看人气。”韩俊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的目的还是要防止农村人口过度、持续流失,所以要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要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要让农村更有人气,这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标志。
韩俊指出,实现乡村的振兴面临着很重要的机遇,也具备很多很好的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强化钱、地、人等要素的供给,解决长期以来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的问题;二是强化制度性供给,通过改革创新要彻底打破城乡人才资源双向流动的制度障碍,解除要素下乡的制度限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乡村的各种资源要素活力。
(责任编辑: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