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项目难落地,他该走还是该留?

  • 发布时间:2016-05-05 07:31:04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调查

  四年前,在外闯荡20多年的曹信福怀揣创业梦想回到老家海安,准备在当地投资万头生态肉牛养殖项目,实施秸秆转换牛肉生态工程,加快当地秸秆消化利用,带动农民共同发展致富。

  然而,四年过去了,这一被当地齐声叫好的项目,却因用地瓶颈,一直停留在一纸规划上。“为了项目落户,从镇上到县里,从县里到镇上,腿都跑细了。”曹信富说。

  生态养殖,

  亿元产业“钱”程似锦

  4月中旬,记者来到曹信福的老家海安县大公镇群益村。这是与东台市唐洋镇交界的纯农业村,养蚕、养鸡、养羊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门路。曹信福却选择了养牛,目前牛舍里有35头肉牛。“这批肉牛都已长到五六百公斤,再过2个月就可以出栏了,每头牛净赚8000元没问题。”曹信福介绍说。

  当地拥有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为发展食草型养殖业提供了天然优势。回乡后,曹信福投资近300万元在当地和东台唐洋创办了两座秸秆加工点,专门销给上海、如皋、徐州等地奶牛场和大型养羊场,而今年生产秸秆青贮饲料2.5万吨,发展秸秆农户达3000多户,面积8500亩。“秸秆养牛是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曹信福测算过,一亩地按一年种两季玉米,秸秆产量约7吨,可养一头牛,一头牛的粪便又可施一亩地,饲养万头牛可改良土壤1万亩,按每亩节约化肥成本300元计算,每年仅此可减少化肥支出300万元。更为曹信福看重的,“靠吃玉米秸秆长大的肉牛,成本低、品质好,是真正不含任何添加剂的安全、放心的牛肉。”

  曹信福在当地先后组建了秸秆专业合作社和肉牛专业合作社,准备接纳50个农户,一起分享生态养牛成果。“农村一个劳力可种20亩秸秆饲养20头肉牛,如委托合作社销售,年获纯利不低于10万元。”曹信福充满信心地说。

  “肉牛规模生态养殖在海安乃至苏中地区都是空白。”海安县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万头生态肉牛养殖基地”若能实施,必将衍生秸秆种植收购、全价饲料加工,以及肉牛养殖、屠宰、牛肉产品加工、牛肉餐馆、牛粪利用等相关行业,带动种、养、加产业融合发展,整个产业链年收入预计不下3亿元。

  指标有限,

  项目落地难度太大

  按照每头牛占用10平方米测算,加上屠宰、加工、牛粪处理等配套设施,万头肉牛养殖项目所需用地不下200亩。然而,这么大的用地面积在当地政府看来,大大超出了预期和承受范围。

  “连找一块20亩的一般农用地都没有。” 大公镇政府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仲广桐说,近几年,镇上把一般农用地指标都调整到了集镇和农民集中居住点上去了,村里没有一般农用地指标。再说,大公行政区域地图呈东西条状,农户居住密集,按照项目环评要求,半径500米范围内不能有农户,在大公要么找不到这样的地,要么土地性质不允许,“基本农田是一条高压线,没人敢逾越。”仲广桐告诉记者,镇上曾开过几次协调会,跑现场,把土地规划图拿出来一块一块地帮着找,都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从镇上来讲,已经尽力了。”

  大公镇镇长刘成亮说,大公的主导产业是工业,农业上以高效养殖为主,在土地指标越来越紧,地方对项目投资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像曹信福以秸秆养牛铺地的粗放发展模式,镇上根本拿不出用地指标。他说,大公镇一年的建设用地指标仅200多亩,包括城建项目、工业项目,还有修路等,哪还有多少指标给农业项目啊?

  海安县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朱加纯表示,当地可以利用设施农用地发展养牛。只要符合国家政策,选址符合要求,国土部门积极提供服务责无旁贷。不过,当地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除了县里重点扶持的养蚕业可以通过提前申报置换农用地指标的方式兴建温室大棚外,像养牛这样占地比较大的养殖项目基本上没有可能。

  异地选址,

  成本增加让人纠结

  “四年前,我就带上海的投资者来考察,对方只等我拿到地就投资,让人急啊!”面对奔波多年仍拿不到地的窘况,曹信福颇感失落。

  说起曹信福的创业遭遇,群益村村委会主任何先龙深表惋惜。他坦言,尽管曹信福的养牛项目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养牛增收有好处,但拿不到用地指标也是事实。

  海安县农委副主任杜明军向记者表示,曹信福的秸秆转换牛肉工程,确实是符合生态循环利用和国家政策的好项目。他透露,今年2月份,曹信福曾就项目落不了地写信向县长反映,根据县长批示,县农委和国土部门派员实地调研协调项目用地,尽管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好项目,但纠结的是,群益村乃至大公镇均没有适合该项目发展的农用地。杜明军和当地镇村干部为此希望曹信福立足现实,转变观念,不能一根筋老盯着本村本地不放,与其坐等土地规划调整,不如到包括临近的东台唐洋和周边地方找找和看看,或许能发现有更适合项目发展的地方,“活人被尿憋死,不是笑话么?”

  其实,曹信福未尝没想到外面发展,但远离秸秆基地令其纠结。曹信福告诉记者,自己有1000多头肉牛委托如皋、常熟、徐州等地奶牛场代养。“拉到外地的秸秆饲料光运输成本每吨就要多出100多元,按每头牛消耗7吨秸秆饲料计算,摊在一头牛身上的秸秆运输成本就要多支出1000元左右。”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曹信福来说,项目要落地,异地发展仍不失为一种可行途径,届时可以把“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复制到外地,逐步实现秸秆饲料生产供应本地化,从而实现降本增效。本报记者 丁亚鹏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