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康县“就地城镇化”后的美丽乡村

  • 发布时间:2015-12-29 05:36:00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伏润之

  青瓦白墙、飞檐翘角,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康县阳坝小镇,不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一道风景。

  然而,就在两年前,这里虽然是风景旅游目的地,地域文化的气息却并不浓厚。2014年,省政府将康县列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康县阳坝镇从此走上了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康县选择的是一条全新的路子——农村“就地城镇化”,坚持把乡村作为城镇来建设,把绿色作为特色来打造,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高度融合,通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各项制度改革,加速推动农村生产力向非农产业就地转化。

  两年来,不仅各项城镇化指标均超额完成,更重要的是让来到康县阳坝的人们流连忘返。

  (一)

  云台古镇。

  清晨,推开窗户,明媚的阳光会洒在脸庞上,微风和着清香扑面而来。阳坝让人们享受到些许惬意,欣赏到几份美丽。

  对于康县阳坝而言,新型城镇不只是外观漂亮美丽,更是要“内外兼修”。从外在美到表里如一,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经历臻于至善的蜕变。

  正是看清了这一点,康县没有抱怨山大沟深、城镇建设用地稀缺,城域狭窄、承载能力不足,经济落后、财政收入有限和农村群众乡土观念浓厚等各种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劣势条件,而是坚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基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断探索完善贫困山区就地城镇化建设思路,确立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生态美丽康县”的目标定位和“做强县城、做美集镇、做靓乡村”的总体思路。

  按照这一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康县及时成立了全县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多规合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实施方案,抽调了能力强、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干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并将试点工作纳入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作为评价部门和个人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对工作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确保了全县新型城镇化试点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扎实高效、快速推进。

  (二)

  如何实现布局合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解惑突围,除了学习与借鉴,还需理性思考,大胆探索。

  康县摒弃了过去“摊大饼”的作法,选择以“蒸小笼”方式取而代之。

  多山坡、少平地的康县,没有地方做大面食,只能蒸小笼包子。一笼一笼地摆放,一笼一笼地蒸。不求大、不求洋,重在求特。

  没想到,这一大胆的尝试,成为了一次从最初困惑到实践探索的勇敢试航。

  很快,康县就编制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阳坝及其余20个乡镇总体规划和193个行政村村庄规划。

  将城镇的概念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融入大自然之后,就在康县发生了化学般的反应。

  按照规划指导,康县深入挖掘茶马古道、太平天国、红色古迹、地方农耕文化和康南民俗文化,将文化元素巧妙的融入到小城镇开发建设中,打造了阳坝生态旅游小城镇、云台古镇等一批彰显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对历史文化传承延续的特色小城镇。

  “守住了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金饭碗”。康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坚持彰显村庄特色和民居风貌,突出不砍一棵树、不埋一眼泉、不毁一株草、不挪一颗石的“四不”理念,不搞大拆大建,因村制宜、依村就势,统一规划、分户建设,顺其自然、天人合一,实现了资源禀赋、美丽乡村建设与就地城镇化的有机融合。

  (三)

  “新型城镇”的内涵,不是建筑新、面貌新,而是要全面彰显生态自然美、人文特色美、生活和谐美、功能布局美、经济活力美,既具有自身的特点,又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满足人的需求,才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康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围绕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加快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实施了城区集中供热、民用天然气等重点民生工程,完成了1200户农村危房改造,新建廉租住房144套,实施了长坝镇区和阳坝镇上坝、街道及阴坝社区房屋风貌改造工程,建成了福利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及146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启动了集文化站、图书馆、游乐集会、文艺、体育活动室等功能为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建设。一批城镇民生设施项目竣工投用,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康县依托富集的农业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核桃、蚕桑、茶叶、花椒、中药材、畜牧养殖、大鲵特种养殖、食用菌等增收致富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特色农业产业面积已达到103万亩,以大鲵、太平鸡等为重点的特色养殖大户826户,建成了兴源土特产、恒丰核桃、三黄制药等一批特色龙头加工企业,极大地增加了群众收入,夯实了群众就地城镇化的产业基础;不断加快独一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入园企业11户,培育规上企业5户,带动就业2300多人,2014年实现工业企业增加值4.8亿元,利税总额3.2亿元,促进了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推进;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依托阳坝梅园沟国家4A级景区和“中国最美村镇”两张靓丽名片,加快发展以农家乐、农家客栈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建成生态旅游专业村68个。旅游、商贸等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有力推动了康县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