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创新与监管
- 发布时间:2015-11-25 20:23:3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信用卡业务是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不断创新的集中体现,其立足于支付融资服务一体化、线上线下渠道多元化的优势,为广大居民带来了安全便利的消费体验,也为众多企业创造了丰富的商业机会,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交易效率、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发挥了积极作用。银监会致力于通过有效监管切实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促进信用卡业务稳健有序发展。
自1985年中国银行在珠海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以来,我国信用卡产业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仅有2家银行提供发卡业务,到现在已有333家发卡银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各类银行机构共发行信用卡4.5亿张,信用卡全年交易金额19.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消费金额13.2万亿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3%上升至2014年的49%,在GDP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1%上升至2014年的21%。信用卡业务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交易效率、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用卡业务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信用卡业务立足于支付融资服务一体化、线上线下渠道多元化的优势,为广大居民带来了安全便利的消费体验,也为众多企业创造了丰富的商业机会。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成为促进消费需求升级、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一是信用卡业务发展促进了居民消费。信用卡具有申请便捷、应用广泛、使用方便、循环信贷和免息还款等特点,是重要的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发卡银行通过信用卡业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日益丰富的金融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活力。在服务渠道方面,银行为消费者搭建了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等在内的多层级、立体化的服务网络;在服务范围方面,信用卡业务已广泛覆盖商品销售、餐饮娱乐、教育培训、出行旅游等众多消费领域;在服务方式方面,信用卡业务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群提供专业高效的支付和信贷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二是信用卡业务发展带动了产业发展。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形成了涉及发卡银行、收单银行、收单服务机构、银行卡清算机构、特约商户、信用卡业务外包服务商、征信机构、持卡人等多个主体的产业链。特别是与上下游的服务业、制造业等多个产业紧密联系,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制卡企业、POS/ATM机具生产厂商、第三方支付企业、数据公司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信用卡业务经营者基于各类新技术应用,为商业企业提供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支持了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
三是信用卡业务发展推动了社会诚信建设。信用卡业务完整记录了持卡人的消费和还款信息,有效促进了市场透明度的提升。一方面,信用卡交易记录直接反映了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和违约情况,2006年至2014年,信用卡行业累计向征信系统提供了8亿条信用信息,成为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主要来源,对推动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每笔信用卡业务都会在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商户机具中形成统一的电子记录,既能协助商户提高记账管理效率,也能避免账外经营和偷税漏税行为。特别是信用卡中的公务卡和商务卡业务,能够使财务管理部门完整记录和有效监督采购、差旅等活动的支出情况,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反腐成本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信用卡业务为银行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持续活力
信用卡业务是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不断创新的集中体现,在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基础上的持续创新,使信用卡业务能更多地运用科技进步的成果,以适应不断升级的金融消费和服务需求。
一是对传统银行服务模式的创新。小小一张信用卡的背后,实际上是集成银行各类服务的大平台。信用卡借助日益丰富的电子银行服务渠道,与柜台服务紧密结合,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快捷、简便和多样化的服务,赋予了客户办理银行业务的自主性,扩大了客户在时间、空间和业务品种上的选择权,也明显简化了银行的业务手续。这种服务模式的创新,在大量节约客户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各项经营成本。
二是对传统银行产品模式的创新。信用卡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最集中的领域之一,银行通过不断开发契合市场需求的信用卡产品,持续加深居民日常生活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度。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信用卡产品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了与公共查询类、基本功能类、网上交易类、系统联通类和直接业务类等5大类金融服务紧密结合的发展态势,为持卡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综合化金融产品。
三是对传统银行发展模式的创新。信用卡缩短了客户与银行的距离,加快了客户需求的传导和响应,使银行更加了解客户的消费需求、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进一步贴近市场,细分客户群体,业务创新的目标更加明晰,能够提高研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为客户量身定制更具针对性和人性化的服务。信用卡业务基于电子化的“一篮子”处理方式,可以快速完成新产品向市场的投放,提高客户接纳各类金融服务的效率,扩大银行服务的覆盖范围,并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市场透明度和跨地区、跨境业务处理的更高要求。
四是对传统银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在起步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均采用内设部门模式管理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业务规划、营销管理、运营管理、资金核算、风险管理等职能需要在不同部门间协调。在银监会引导下,自2011年开始,部分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以信用卡业务为“试验田”,积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信用卡中心。与传统部门制的经营管理模式相比,信用卡中心显示出了独立性强、结构扁平、经营效率高等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境内信用卡发卡量100万张以上、信用卡贷款规模3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14家商业银行均已设立全国性信用卡中心。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商业银行内设部门经营、信用卡中心相对独立经营以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联合经营等多样化的管理模式。
?有效监管是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坚实基础
伴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30年的发展历程,信用卡业务的监管也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依靠市场自律管理,到目前逐渐形成一整套系统化、科学化监管体系的发展过程。银监会高度重视信用卡业务的监管,致力于通过有效监管切实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促进信用卡业务稳健有序发展。
一是积极加强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银监会成立以来,陆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服务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信用卡业务的各个环节提出了规范性要求。2011年,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从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对业务准入、发卡管理、收单管理、风险管理、监督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推动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信用卡业务经营和风险管控体系。
同时,银监会还与相关部委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完善信用卡业务的会计、统计、征信、税收、核销等配套制度,努力为信用卡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持续加强日常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针对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和高科技化等特点,银监会建立了有针对性的风险监测体系,对信用卡业务实施持续的日常监管,及时进行风险提示。督促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科学论证风险管理策略和制度,不断完善产品定价机制和风险管理措施,确保信用卡业务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信息得到充分披露,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良好保障。
三是努力加强创新监管,促进信用卡业务稳健发展。银监会注重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创新的监管指导。在制定监管政策时,认真研究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势,充分听取业界意见,为业务创新预留空间。在日常监管中,督促银行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本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按照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开展业务创新。银监会还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以适应信用卡业务创新监管的要求。
经过银监会和各发卡银行的共同努力,我国信用卡业务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了风险,为进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2014年底,我国信用卡逾期应收账款905亿元,占应收账款的3.8%,呆账率为0.98%,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的信用卡市场在市场主体和业务专业化方面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发达国家信用卡市场中,通常是商业银行和专业信用卡公司并存。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信用卡贷款规模排名前300家机构中,有236家商业银行和64家信用卡公司;在美国信用卡贷款规模排名前100家机构中,有48家商业银行、52家信用卡公司。二是业务种类更加丰富。发达国家的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了信用卡、签账卡、预付卡、旅行支票业务、小企业融资、消费贷款、学生贷款、持卡人紧急救援、信用卡客户财务规划咨询服务等更加丰富的业务品种。三是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发达国家的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更加关注通过深度数据挖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持续记录持卡人的家庭财务状况、消费行为和经济活动,动态评估持卡人风险承受能力,以专业化精细化的经营管理服务于更广泛的人群。
从国内需求看,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是满足普惠金融需求。信用卡业务与电子渠道和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在提升金融覆盖面、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可以向更广泛的人群和地域便捷地提供金融服务。二是满足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信用卡业务直接对接消费金融,为客户提供丰富多样的融资服务,能够有效满足我国经济转型、消费升级时期巨大的现实需求。三是满足银行业改革发展需求。深耕信用卡市场,进一步推进信用卡业务产品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有助于持续推动我国银行业改革转型,并促进银行业实现差异化发展。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信用卡业务的经营者、信用卡产业的参与者以及信用卡行业的监管者都应当积极思考,紧紧抓住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技术升级,积极探索管理创新,努力实现信用卡业务稳健发展。
一是逐步强化金融服务的分层供给,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信用卡业务已成为现代金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银行传统服务、消费金融和小额贷款等,共同组成了服务分层、业务互补、风险分担的金融服务体系。信用卡业务应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既提供标准化产品,也提供个性化服务;既服务高端客户,也服务普罗大众。与其他金融服务提供者有机互补,完善竞争合作关系,共同充分发掘市场机会,扩展覆盖客户类型,提高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填补服务空白领域,更好地契合金融消费者在消费行为、用卡体验和支付安全方面的新需求,有效对接居民消费、小微企业和“三农”服务需求,加强普惠金融服务。
二是精耕细作信用卡业务的场景服务,深化服务升级。“场景服务”是很多行业最近几年提出的新发展方向,但从信用卡行业发展历程看,早在60多年前信用卡业务就已开始探索“场景服务”。当前,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又为信用卡业务提供了更丰富的场景服务需求,也为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国银行业应强化资金实力、业务数据、技术应用和服务网络的结合,使信用卡业务的资金和信息同步流动,整合形成不同的智能服务方案,整合关联刷卡交易的地理位置、交易时间、成交内容等信息,实现资金沉淀和生产消费的高效连接,并带动信用卡相关的各类产业升级。
三是加强监管与创新引导并重,促进信用卡业务稳健发展。银监会将持续引导商业银行借鉴成熟的国际经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积极探索和推进信用卡服务模式、产品模式、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指导条件成熟的银行对信用卡业务进行子公司改革试点,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服务。同时,银监会也将进一步加强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促进商业银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信用卡业务面临的各类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我国信用卡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作者曹宇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10期。)